耳穴贴压药丸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穴贴压药丸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云南省耳针研究所管遵信李惠芳
从本世纪初Janeway和Fishberg提出原发性高血压这个概念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名称以来,几十年,对此病用药物治疗作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对药物和用药治疗高血压的深入研究,发现各种降压药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有些药物副作用所导致的(或诱发的)疾病,甚至比高血压病本身还要严重。
这就需要寻找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我们从1986年4月到1988年11月,用耳穴贴压药丸治疗高血压8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83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55例。
年龄<40岁6例,40~50岁22例,51~60岁33例,>60岁22例。
病程:1~4年21例,5~9年22例,10~15年13例,16~20年9例,20年以上18例。
临床分期,其中Ⅰ期高血压41例,Ⅱ期高血压36例,Ⅲ期高血压5例,急进型高血压(恶性高血压)1例。
中医临床分型:肝火亢盛型28例,阴虚阳亢型32例,阴阳两虚型21例,痰湿壅盛型2例。
治疗次数超过10次(一疗程)者62例。
有21例未治满一疗程而中断治疗,不列入疗效统计。
全部患者均经药物治疗,并仍在用药物治疗。
部份患者对多种降压药均已无效。
临床分期标准;
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血压持续升高(成人):舒张压持续≥12.66kpa(95mmHg)。
收缩压≥21.33kpa(160mmHg)而排除症状性高血压,临床无心、肝、肾并发症者。
二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
1. 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检查见有左室肥大。
2. 眼底检查见有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
3.蛋白尿或(和)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
三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
1.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
2.左心衰竭。
3.肾功衰竭。
4.眼底出血和渗血,视神经乳头水肿或有或无。
急进型高血压(恶性高血压):病程迅速发展,舒张压正常持续超过17.33kpa(130mmHg),并有眼底出血、渗血或乳头水肿。
中医临床分型标准:
(一)肝火亢盛型:眩晕、头痛、面赤、目赤口苦、惊悸、烦躁、便秘、尿赤、舌红、苔黄干糙,脉弦或弦劲。
(二)阴虚阳亢型:眩晕、头痛、头重脚轻、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苔薄白,脉弦细而数。
(三)阴阳两虚型:眩晕、头痛、耳鸣、心悸、行动气急,腰酸腿软,失眠多梦,夜间多尿,筋惕肉瞤,舌淡或红,苔白,脉弦细。
(四)痰湿壅盛型:眩晕、头痛、头重、胸闷、心悸、食少、呕噁痰诞,苔白脉数。
全部病例均按统一表格
观察和记录体征、症状及各项检查指标。
表格内容按高血压临床分期和中医临床分型中的指标列表,每次就诊,逐项填写。
二、治疗方法
根据中医临床分型辨证选取耳穴。
肝火亢盛取穴:肝、肾、角窝上、肝阳,耳背的心、肝、肾。
阴虚阳亢型取穴:肾、交感、皮质下,耳背的心、肝、肾。
阴阳两虚型取穴:心、肾、耳背的心、肝、肾。
痰湿壅盛型取穴:脾、三焦、耳背的心、肝、肾。
血压较高或经治疗数次疗效不显者,可加耳尖、肝阳轮流点刺放血。
药丸用中药制过的草决明,药丸制作另文报道。
把胶布剪成0.8cm²,放一粒药丸。
耳廓用75%酒精棉球擦净后,贴压在所选的耳穴上由轻到重按压数十下,使患者有发胀、热、痛的感觉。
每次贴压一侧耳穴,两耳交替。
瞩患者每日自己按压各耳穴3~5次,每穴按压数十下。
每周贴压3次,10次一疗程。
休息10~15
天,再作下一疗程治疗。
凡还在服用降压药者,治疗初期嘱患者不要停药。
治疗数次后,待血压近正常或降至正常血压水平,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再逐渐减药量。
切不可骤然停药或减药太快,以免引起“降压药骤停综合征”而影响耳穴压丸的疗效。
三、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
痊愈:血压降至正常[舒张压<12.66kpa(95mmHg)收缩压<21.33kpa(160nmHg)],
自觉症状消失。
显效:舒张压下降>1.33kpa(10mmHg),自觉症状大部份消失或明显减轻。
有效:舒张压下降>0.667kpa(5mmHg),自觉症状有所减轻。
无效:血压及症状与治疗前无差异或恶化。
治疗满一疗程者62例,其中痊愈12例,占19.4%;显效15例,占24.2%;显效痊愈率为43.6%。
有效26例,占41.9%;无效 9例,占14.5%,总有效率为85.5%。
四、讨论
应用耳穴贴压或耳针治疗高血压,近来已有不少报道。
这些研究指出,耳穴压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复方降压片的疗效。
耳压疗法对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与改善作用,能治疗血液的高粘度、高滞度及高血脂的病理状态,能缓解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肌缺血乏氧状态,增强心肌的收缩力。
对左心肥厚还有逆转改善作用。
本组病例全部经过药物治疗,许多患者服用过多种降压药均无明显效果。
我们治疗这组病例的目的在于观察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改用或加用耳穴贴药后是否有效?
结果表明,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改用或加用耳穴贴压药丸后,仍可获得85.5%的有效率,并且有19.4%的患者获得痊愈。
尤其对改善自觉症状,减少降压药的副作用,耳穴疗法更有其独特的优
越性。
此法即可作为一种单独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又可作为药物治疗高血压的辅助疗法,减轻药物的副作用,增加药物的疗效。
本文的结果,再次验证了以前文献的论点,用耳穴(耳针或耳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优于复方降压片等部分降压药的疗效,并且安全、简便、经济、无副作用。
为治疗高血压病增添了一种新的有效疗法。
五、小结
本文对62例经药物治疗效果不显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改用(或加用)耳穴贴压药丸治疗,结果获得了85.5%的有效率,并且有19.4%的患者获得痊愈。
本文是按中医辨证分型选配耳穴,用中药制过的草决明进行贴压。
本文的结果再次验证了耳压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管遵信
1938年4月出生,山东省高密市人。
主任医师,教授。
1963年毕业于昆明农林学院。
1983年毕业于卫生部全国针灸研究班。
现任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耳针研究室主任,云南省耳针研究所所长,兼任加拿大中医药针灸学院副院长,终身客座教授,中华耳针函授部部长,中华耳针学友会会长,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诊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实验研究组组长,加拿大中医药针灸学会名誉顾问,加拿大安大略省专业医师公会荣誉顾问,美国“中国头皮针国际研究总会”顾问,新加坡新华中医药协会针灸学术顾问,云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特种针法研究会副会长。
贡献与著作
擅长耳针研究、用针灸和耳针治疗疑难杂症和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的科研临床实践经验和写作能力。
1973年研制成功“玉卫22型袖珍穴位探测仪”,1975年创办主编《玉溪医药资料》杂志,1985年发明的“耳穴染色进行疾病诊断”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乙级奖,香港国际中医学院一等奖。
1992年“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研究”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加拿大中医药针灸学院一等奖。
主编了《中国耳针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常见病耳针疗法》(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年),和《实用医学科研方法学》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年)等专著10本。
在学术会议和杂志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译文三篇(英,日,俄各一篇),在报纸上发表科普文章27篇。
主持并起草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和中国针灸学会委托的《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草案)》。
1988年创办“中华耳针函授部”。
在国内办过44期耳针、针灸、科研方法培训班,在加拿大主进过4期耳针班。
给加拿大中医药针灸学院讲学6年,每年一学期。
为国内外培养针灸、耳针人才3000余人。
1996年评为云南省名中医。
1997年被遴选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国家级中医药专家)。
耳廓腧穴学
耳廓诊断学
管老发表的部分耳穴论文
1 、耳穴探测法诊断矽肺的研究
云南中医杂志 1980-10-27
2、研究耳针学的一种新方法——耳穴染色——附用耳穴染色诊断矽肺40例报告
云南中医杂志 1981-10-28
3、论提高耳针疗效的基本因素
云南中医杂志 1981-12-27
4、耳穴压丸法消除运动员疲劳的实验观察
云南中医杂志 1986-03-02
5、论耳穴压丸手法
云南中医杂志 1987-05-01
6、耳针治愈白癜风一例
云南中医杂志1987-10-28
7、耳穴诊治疾病的组织学基础
云南中医杂志 1988-03-01
8、耳针耳压对胆囊炎胆石症止痛效果观察
针刺研究 1989-07-02
9、耳穴贴压药丸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云南中医杂志 1989-08-29
10、耳针治疗及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报告云南中医杂志1992-08-28
11、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
中国针灸 1993-02-12
12、耳穴治疗脑震荡后遗症28例疗效观察云南中医杂志 1994-02-28
13、耳穴压丸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
针灸临床杂志 1995-07-20
14、耳针治疗心律失常
中国针灸 1997-10-12
15、小儿常见病耳穴基础方
针灸临床杂志 1999-06-20
16耳穴放血治疗针眼的体会
中国针灸 2000-07-12
17、耳穴肺的临床应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4-08-30
18、管遵信耳郭视诊诊断特点
中国针灸 2000-11-12
19、耳穴压丸法改善衰老症状的临床研究
西南片区针灸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4-10-01
20、管遵信教授耳穴处方特点
姜云武; 汤晓云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8-12-20
21、管遵信老师常用耳穴十大基本方
汤晓云,姜云武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8-02-28
22、《中国耳针学》读后感
程莘农
针灸临床杂志
199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