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八上半期物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级八年级上半期物理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2.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
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
约为()
A. 1.65m B. 1.75m C. 1.85m D. 1.95m
3.据报道:某国际科研小组以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介质”,成功地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低到17m/s.下列哪项运动速度比这速度快?()
A.苍蝇的飞行速度可达每11m/s。

B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22km/h
C.乌龟每小时爬行40m。

D.奥运冠军刘翔用12s91跑完110m栏。

4.图是通过频闪照相机拍摄的小汽车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图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5s闪拍一次,小汽车的车身长约3m,则此段时间内小汽车的运动速度约为()
A.8m/s B.18m/s C.48km/h D.68km/h
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B.“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

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我们能够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它们的音调不同。

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

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不但美化了城市而且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

D.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是利用了大地传声比空气快。

7.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真空不能传声。

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

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8.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

9.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纸锅能将水烧开,是因为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低。

B.将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里水会凝固,是因为水的凝固点为0℃。

C.夏天在地上洒水能降温,是利用了水的升华吸热。

D.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能防止菜被冻坏,是利用了水的凝固放热。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C.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

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

11下列现象不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 小孔成像B平静湖面上的倒影 C 烈日下行走的人,出现了人影相随
D 日食与月食的形成
12.下列是光源的是()
A.天空飞逝的流星B.钻石C.正在播放电影的电影幕布D.天上圆圆的月亮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1.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_______ (A/B)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其熔化特点是_________ .
12.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 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_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读数为___________,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__ _ .
13题图14题图14.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_________ ;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_ .
15.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搅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
_________ 减弱噪声的.调小音量也减小了声音的_______ __ .
16.在我市“双创─巩固”活动中,许多学校开展了“小手牵大手”的活动,同学和家长们利用周末在人行横道处争当“文明监督员”.若行人闯红灯就吹哨笛提醒,那么哨笛声传到闯红灯的行人耳中的传声介质是_________ ;某人行横道宽25m,亮绿灯的时间为25s,则行人至少要以_________ m/s的速度才能安全穿过该人行横道.
17. 小红在池塘边观察水中月亮的视线与水面的夹角是30°,如图,此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的度数是
_________
18小明周末和爸爸一起开车从简阳到资阳,先以60km/h的速度,走了18km,剩下的路程用65km/h的速度,走了12min,他们前段走了h,他们后段走了km,从简阳到资阳的
平均速度为km/h
三.实验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9.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
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
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s”)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 ___ .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_________ (填“缩短”或“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
度偏_________ .(填“大”或“小”)
= _________ 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
(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_________ m/s.
20.如图是探究正在发声的音叉实验装置.
(1)乒乓球被弹开说明了_____ ____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____ _____ .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 _________ .
18题图19题图21.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 图.(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有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 ℃.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温度_________ (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2光线L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要求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四.综合题(共2小题,20题8分,21题8分,共16分)
23.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 (m•s﹣1)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2)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有声呐.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s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
24.小刚上午9点出发骑车前往相距12km的外婆家,动身前他打电话告诉外婆他到达的时间,他先以15km/h的正常速度骑了12min,因在路边书摊买书用了6min,为了不迟到,他随后以18km/h的速度骑行,最终按时到达外婆家.求:(1)小刚在全程的平均速度;(2)小刚在电话里约定的到达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