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学设计优秀7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教学设计优秀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作者分享了7篇绘本教学设计,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绘本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大班阅读绘本教案篇一
设计思路
《数学魔法故事屋——超级擂台赛》是一本很有趣的幼儿启蒙读物,故事讲述了山羊公公为了保护羊群,决定要聘请守卫来对付大灰狼。

他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淘汰了一批又一批的动物,经过一关关的挑战,较后猎狗当选。

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把题目改成《守卫》,更易被幼儿理解和挖掘故事的内涵。

本次活动我意在借助绘本,在仔细阅读绘本和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明白做合格的守卫不仅要强壮、勇敢、机智,较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

同时挑战幼儿的知识经验,培养幼儿迎难而上的精神。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并理解,掌握故事内容。

2、挑战幼儿的知识经验,培养幼儿迎难而上的精神。

3、乐于参加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统计图两本,选票与幼儿人数相当
活动过程
一、开门见山,故事引题
(一)教师:“山羊公公发现,山上的狼大灰狼越来越多,而家族的成员越来越少,山羊公公决定请一名守卫来保护孩子们。


提问:
1、什么叫守卫?
2、哪些动物适合做守卫,保护羊群?
(二)教师小结。

二、根据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消息一传出,来了很多的动物,可山羊公公只需要一名守卫,怎么办呢?”
(一)一关:用木棍比身高。

提问:
1、怎么比?
2、现场用尺子量一量,几个动物过关了?
(二)第二关:举木墩比力量。

提问:
1、这一关谁被淘汰了?什么叫淘汰?
2、剩下几个动物?
(三)第三关:接盘子比灵活性。

提问:
1、守卫为什么要灵活?
2、用什么办法比灵活性?
3、这一关谁胜出了,谁又被淘汰了?
(四)幼儿现场参与选票。

教师:“剩下三个,老虎很凶猛,大猩猩很机智,猎狗很忠厚,他们三个都很好,可到底选谁呢?”
(五)较后一关:临时守卫。

提问:
1、一天,老虎上山了,看看山羊怎们样了?狼又怎们样了?
2、第二天,大猩猩上山干嘛?羊群发生什么事情?
3、第三天,猎狗上山以后是怎么做的?他是怎么帮助羊的?狼有没有抓住羊?
(六)改选选票并说明理由。

三、回顾故事,组织幼儿讨论。

(一)再次改选选票并说明理由。

(二)教师小结:原来做一名守卫不仅要强壮、勇敢、机智,较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谢谢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

小班绘本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2.知道咬指甲是一种不卫生的行为,会影响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头饰(妞妞)活动过程实录
一、歌曲《敲门》导入
伴随音乐开门出示妞妞图片,今天来了一位新小朋友,她的名字叫妞妞,妞妞以前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不过后来她改正了,让我们一起听听故事里说了些什么吧!
二、多媒体课件阅读
1.介绍故事题目,故事的题目叫《咯吱咯吱》,出示字卡“咯吱咯吱”,是形容一种声音的词。

2.教师和幼儿一起看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看一幅图,小朋友在干什么?(听老师讲故事)妞妞的表情是怎样的(高兴)
2)看第二幅图,请小朋友猜测“咯吱咯吱”是什么声音呢?(老鼠叫的声音、开门的声音、吹树叶的声音)幼儿猜测。

让我们听听那些小朋友以为是什么声音了?(是小老鼠的声音吧?是小精灵的声音吧?)“咯吱咯吱”到底是什么声音呢?(是妞妞咬指甲的声音)3)当小伙伴发现了妞妞咬指甲后,妞妞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不高兴、不好意思)你想对妞妞说什么话吗?(咬指甲不卫生,咬指甲会肚子疼的。

)猜一猜老师会对妞妞说什么?妞妞以后还会咬指甲吗?
教师小结:个故事讲了妞妞喜欢咬指甲,被大家发现了,妞妞很不好意思,老师教育了妞妞,妞妞就改正了,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

3.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老师讲得时候,请小朋友仔细听老师和小朋友说得话。

4.讨论:
1)你认为还有什么事不好的习惯?你有不好的习惯吗?
2)看到小伙伴有不好的习惯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三、游戏:
送笑脸和哭脸教师逐图出示多媒体课件图片,请幼儿先判断图上的行为好与否,并说出理由,为好习惯的行为总笑脸,坏习惯的行为送哭脸。

一幅图:抠鼻子(哭脸)
幼儿:这种行为不正确,抠鼻子容易引起鼻子流鼻血。

指甲里还有好多细菌,会引起其他疾病。

第二幅图:刷牙(笑脸)
幼儿:这种行为很正确,我们要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保持牙齿的清洁。

第三幅图:洗手(笑脸)
幼儿:这种行为很正确,我们要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知道手脏了要洗手,户外活动后要洗手。

第四幅图:乱扔西瓜皮(哭脸)
幼儿: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乱扔瓜皮纸屑会影响环境卫生,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我们要养成废物入箱的好习惯。

四、散性思维练习
1、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解决问题
讨论:
(1)假如我们在马路上遇到了坏人,应该怎么办?
(2)爸爸妈妈不在家,有陌生人来敲门,我们应该怎么办?
2、教师小结
幼儿园绘本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 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大胆尝试,剪出自己所喜欢的鱼的形状。

活动准备:
剪刀、各种各样颜色的彩纸、胶水、
活动重难点:
认识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用彩纸大胆剪出各种各样鱼的形状。

解决方法:
运用谜语导入,图片欣赏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掌握并运用剪纸的手法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在上课前我来出个谜语考考你们,请你们猜猜看是什么动物,好吗?(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

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

小朋友,喜爱它,看得笑哈哈,小花猫更爱它,见了伸手抓。

)(小鱼)
师:你们可真聪明,今天我们就和小鱼来做朋友咯。

(设计意图: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以谜语的形式,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
二、鱼儿游进来
1.欣赏各种形状的小鱼图片。

师:哇,海底的景色多美啊!这儿有许许多多既漂亮又可爱的小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瞧!那边还有一条小鱼儿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师:(教师扮演小鱼儿的角色):嗨!大家好!我是海底小导游!欢迎到我们家来做客,认识我们的家族成员!
2.出示多张鱼的图片
师:“这些都是我的小伙伴们,我们每一条都是不一样的呢,你们先来看看我长的什么
样子呀?”我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呀?我的尾巴呢?(身体像树叶,尾巴像扇子) 师:那我的小伙伴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呢?你喜欢和我们中的谁交朋友呢?说说喜欢我们的理由。

三、动手剪小鱼
师:“你们认识了这么多各种各样形状的小鱼,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做小鱼呀?那我们该怎么来做呢?”
1. 师榜样操作
师:有的小朋友说到用画的方法,我们来试试,我们就请小剪刀来帮忙先来做条海带鱼吧:先画上一个大的三角形,再画上一个小的三角形,把它们剪下来,大的三角形在前,把小的三角形黏贴在后面,再剪一个圆圆的眼睛贴上去就做成了。

师:还有人有别的方法做出可爱的小鱼的身体和尾巴吗?(引导幼儿尝试用对折的方法剪出身体)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们想到了这么多好的办法,接下来就请你们自己动手去试试吧!
四、鱼儿游游(讲评与展示)
1.说说你的小鱼儿是什么样子的?
2.你是用了什么方法剪出来的?
大班幼儿绘本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理解绘本中宝贝的涵义。

2、能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故事情节,愿意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3、迁移经验,体验绘本所蕴含的情感。

(一)出示画面,引出课题
1、小朋友,看,他们是谁?(獾和狐狸)
2、獾和狐狸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叫彩虹的尽头。

(1)小朋友,什么叫彩虹的尽头?
(哦,彩虹的尽头就是从彩虹的这一头走走走,走到它较后的地方,就是彩虹的尽头)(2)獾和狐狸听说彩虹的尽头是有宝贝的,你们知道什么是宝贝呢?
(二)分段讲述故事,提问松鼠的宝贝
1、你们有这么多的宝贝,那彩虹的尽头到底有什么宝贝呢,我们一起听听獾和狐狸是怎么说的?他们认为彩虹的尽头有什么宝贝啊?
2、獾和狐狸带着他们的问题出发了。

3、他们遇到了谁?松鼠对着一堆松果说:宝贝,我的宝贝。

4、小朋友,松果怎么会是松鼠的宝贝呢?(喜欢吃,是它的食物)
5、我们来听听松鼠是怎么说的(听录音)
,6、谁来学学刚才松鼠说的话。

小结:是呀,松果是松鼠冬天先进的食物啊,当然对松鼠来说就是宝贝了。

鸭宝宝的宝贝
1、我们接着往下看,他们是谁呢?大的是谁呢?小的可能是?它们在一起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2、我们来听听鸭妈妈是怎么说的?
3、为什么小鸭子是鸭妈妈的宝贝呢?(因为是他的孩子,因为是鸭妈妈养大的……)
4、那现在,我来做妈妈,你愿意来做我的宝宝吗?谁愿意来?
(请一幼儿上来,老师做拥抱动作,并说我亲爱的宝贝,我好爱你哦!宝贝,妈妈永远都会喜欢你!孩子,我爱你,你就是我的宝贝哦!)
5、如果你是鸭妈妈,你会对你的宝宝做什么?现在你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做妈妈一个做宝宝,看看妈妈和宝宝之间会怎样呢?
(温馨音乐)教师点评瞧他们抱在一起多么亲密呀,瞧他们在一起还说着悄悄话呢!
小结:原来孩子就是妈妈的宝贝,他们在一起多么温馨多么快乐呀!
兔爷爷的宝贝1、獾和狐狸继续往前走,他们遇到了兔爷爷,刚才小松鼠的宝贝是冬天里先进的松果,鸭妈妈的宝贝是较爱的孩子,那兔爷爷的宝贝会是什么呢?(说、猜)
2、什么是回忆?(想起过去的事情)
3、兔爷爷可能会回忆些什么呢?
4、我们一起来听听兔爷爷是怎么说的?
(是啊,年纪大的人都喜欢回忆,回忆这些过去的事情可以让兔爷爷很幸福,所以兔爷爷的宝贝就是回忆)
5、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张照片,他们也能唤起你们的回忆哦。

(孩子说说共同的回忆)
6、小结:回忆真是样奇特的东西,它也是我们的宝贝,看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松鼠把自己较喜欢吃的'松果当成自己的宝贝;鸭妈妈则把自己较心爱的小鸭子当成自己的宝贝,兔子爷爷年纪大了,经历过许多事情,懂得了很多道理,所以他的宝贝就是回忆。

你们想知道我的宝贝是谁吗?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我的宝贝啊就是和我在一起工作的好朋友陈老师,她可是我的宝贝哦。

7、瞧,獾和狐狸高兴的唱呀跳呀,也找到了自己的宝贝,它们的宝贝会是什么呢?
小结:,原来彩虹的尽头是没有宝贝的,真正的宝贝就在他们的身边,是他们的好朋友,是他们一起去寻找宝贝的快乐时光,小朋友,让我们也学一学獾和狐狸的样子和好朋友去玩一玩吧!
小班绘本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绘本,感受和理解小刺猬摘果子时遇到的困难,并想出摘果子的办法。

2、学习有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感知“ 1”和“许多”。

3、学着仔细观察图片,愿意说说小刺猬和小猴的对话,体验同伴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活动重点:
感受和理解小刺猬摘果子时遇到的困难,并想出摘果子的办法。

活动难点:
愿意学说小刺猬和小猴的对话,体验全体同伴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摘果子课件、小猴头饰、录有小刺猬声音磁带、录音机、果子若干,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苹果歌》
二、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故事内容
1、演示图一
(1)看看这是一棵怎么样的苹果树?(高大)
(2)树上有多少苹果?(许多)
2、演示图二
看看,谁出来了?(课件出现小刺猬图片)
(1)小刺猬看到大大的红红的苹果想干什么?这么多大大的红红的苹果小刺猬可真想
吃呀。

3、演示图三
(1)它是怎么摘果子的?(模仿小刺猬踮脚动作)
(2)它摘到果子了吗?小刺猬为什么摘不到果子,(引导幼儿说出苹果树很高,小刺猬很矮。


(小刺猬使劲踮起脚尖、满头大汗,就是够不着,怎么办呢?小朋友帮小刺猬想个办法吧?(幼儿讨论)小刺猬到底想出了什么办法呢?让我们一起从书上找找吧
三、幼儿亲自阅读第三页至较后
1、小刺猬到底请了谁帮忙呢?
2、小刺猬想请好朋友猴子帮忙,他会怎么跟小猴子说呢?(模仿小刺猬对小猴说:小猴你来帮帮我吧)
5、演示图五,小猴是怎样帮助小刺猬摘果子的?(倒挂着,一个一个摘下来,抛给小刺猬)师幼一起学小猴子摘一个果子扔给你。

6、演示图六
(1)小猴和小刺猬在干什么?开心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2)小刺猬请到了小猴帮它摘苹果很开心,小猴帮助了小刺猬摘苹果很开心。

四、幼儿品尝果子,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瞧,谁来了?(小猴、小刺猬带着苹果出场)小猴和小刺猬要请我们吃苹果了,我们应该要怎么样?(谢谢小猴、小刺猬)现在我们就和小猴小刺猬一起去分享苹果吧。

大班幼儿绘本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整本书,培养把握整个故事脉络的能力。

2、通过看图和猜测阅读,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3、初步体会故事里蕴含的道理,并尝试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比如,学坏一点也不好玩;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新奇的事物,总想试试,这很正常;适合自己的,才是较好的;有些时候,限制是一种爱;并不是什么事情和什么人都可以模仿的……)活动准备:
1、电子绘本知识储备:
1、狼在夜里嚎叫,完全是出于实际的需要--狼在夜晚嚎叫,是通过相互嚎叫而集群,如母狼常发出叫声来呼唤小狼,公狼又唤母狼,集合成群后再外出觅食。

在繁殖期,狼也往往发出嚎叫声来寻找配偶。

在抚幼期,母狼会发出叫声。

幼狼在饥饿时则会发出尖细的叫声。

有时为了把陌生的狼从自己的领地里赶走。

2、电子书说白了就是不用纸张用电子设备(电脑、手机、电视等)看的文件(书)。

活动过程:
一、从谈话引入故事:
我给大家带来一本很有意思的电子书。

什么是电子书,你们知道吗?出示封面:
问题:这本书是一位日本的庆子阿姨写的。

你们猜,这会是关于谁的故事?你怎么知道的?在这里,你觉得莫卡有点像哪一种动物?他在做什么?什么时间?你觉得他是在哪里嚎叫?
二、逐页阅读:
1、(1)出示一页:
问题1:她们在做什么?
问题2:他们在看一本关于谁的书?你在哪里看出来的?
问题3:你猜,米雪儿正在对莫卡说些什么呢?
(2)讲述一页问题1:谁能说一说,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生活在哪里?是温顺的动物,还是凶残的动物(连老虎都敢攻击:群狼不怕猛虎)?他们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它们怎样叫?)
小结:狼是一种生活在野外非常凶残、可怕的食肉动物。

问题2:你猜,莫卡听到米雪儿说它有点像狼的时候,它会想些什么呢或者做些什么呢?
2、(1)出示第二页、第三页:
问题1:这是什么动物?
问题2:他们都在做什么?
(2)讲述第二页、第三页:
哇!我是有点像狼。

可是狼多神气呀!他们可以跑来跑去自由自在,它们捉猎物;它们可以待到半夜,对着月亮嗷嗷叫。

问题3: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莫卡平时能不能跑来跑去自由自在?谁不让它跑来跑去自由自在?为什么?
莫卡平时能不能捉野兽?谁不让它捉?为什么?
莫卡平时能不能待到半夜,对着月亮嗷嗷叫?谁不让它嗷嗷叫?为什么?
(通过猜想,梳理出莫卡和米雪儿之间的矛盾。

为逐步建立有时候限制≠不爱或者限制=爱这个观点做一次的铺垫)问题4:从这段话里,还可以看出,莫卡对狼的生活充满了……?(请孩子用一个合适的词----羡慕、向往)
3、出示并讲述第四、五页:
到底莫卡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套问题方案:
你看到了什么?
接下来的问题,跟进追问,如:它能捉到吗?为什么?
第二套问题方案:
问题1:莫卡想做什么?米雪儿怎样做的?
问题2:莫卡不想做什么?米雪儿是怎样做的?
问题3:莫卡想做什么?米雪儿是怎样做的?
问题4:米雪儿在做什么?莫卡的表情是怎样的?
小结:莫卡想跑来跑去自由自在,米雪儿不允许;莫卡想捉蝴蝶,米雪儿不允许;莫卡没有胃口,不想吃饭,米雪儿不允许;莫卡想在半夜里对着月亮嗷嗷叫,米雪儿不允许。

莫卡不想装上衣服参加米雪儿的茶会,米雪儿不允许。

米雪儿处处限制莫卡的行为,莫卡觉得自己很不自由,他心里很不高兴。

(进一步突出米雪儿和莫卡的矛盾---为建立有时候限制≠不爱或者限制=爱这个观点做进一步的渗透)
问题5:你们猜,接下来,莫卡会怎样做呢?(猜测)
4、出示第六、七页并讲述:
5、猜测:
(1)莫卡跑出家以后,它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它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2)它还会回来吗?
6、讲述8---30页(1)8-9页,问题:它自由自在地玩了很久以后,会感觉到怎样呢?饿了,它会怎样做呢?
(2)10-11页,问题:它会成功吗?
(3)12-13页;
(4)14页;
(5)15页;
(6)16-17页:莫卡想尝试的会是什么事情呢?
(7)18-19页:莫卡叫完以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8)20-21页:听到狼的叫声以后,莫卡会怎么样呢?谁能表演一下莫卡当时的样子?
(9)22-23页
(10)24-25页问题:
你们猜,米雪儿有没有发现莫卡离家出走?她会表现得怎么样呢?为什么?她会做些怎样的事情呢?
(11)26-27页:莫卡回到米雪儿的怀抱以后,它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感觉?这时候,它会怎样想?(移情能力)它会后悔自己离家出走吗?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感受夜晚的美,观察讨论画面,了解天黑时的一些事物和生活情景。

2、根据提问推理故事情节,并能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达和讲述。

3、欣赏散文,并学说“晚上,是……的时候”的句式。

活动准备
绘本PPT、星星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出示一张幻灯片,感受夜晚的美。

问: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仔细看这幅图,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什么时候了?
2、看图讲述。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青蛙)(开灯)晚上还是看见什么的时候?(月亮)晚上还是干什么的时候?(吃饭)
3、比较句子,学说句式。

我这里还有一句说这个晚上更美好的话,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你觉得哪一句更美?你们发现没有?第二句(红色的那句)和一句(白色的那句)有什么不一样?
师小结:是的,孩子们,说晚上这件美好的事情如果说得长一点,如果多一些字,可能会把这个夜晚说得更美好一点。

提问:谁能够说一句比它更长的话?(晚上是一起吃饭的时候)
(看,我这里有一个星空,上面有很多的星星,谁要是能说一句比上面白色字更长、更美好的话,我的魔法星星棒一挥,就会有星星落到你的身上,不信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谁能把这句说得更长一点,这次我们比比谁说得较长!(晚上是月亮出来的时候)
4、猜一猜,说一说。

(学用“晚上,是……的'时候”的句式说一句话。


小陈哥哥想请一个小朋友来做动作(吃饭、睡觉等),让小朋友猜,并用“晚上,是……的时候”的句式讲出来。

师做一个动作(看报纸、看书等)让小朋友猜,并用“晚上,是……的时候”的句式讲出来。

5、完整欣赏绘本。

师小结:原来只要我们把句子说得长一点、好听一点,那么晚上的事情也就会变得更加美好一点。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本有关于晚上美好的事情的书《晚上》。

活动结束
孩子们,书看完了。

我们来说一说,晚上有美好的事情,那么,请你们想一想白天又会有些什么美好的事情呢?我们改天再一起来说一说有关于白天美好的事情!
中班美术《我爱向日葵》公开课视频+课件PPT+教案+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