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和”定义为人及人群的观念、行为在组 织中的“合意”的“嵌入”,主要关注人的主观 性、主动性;由和的概念直接派生出“和则”, 并应对组织中“人的永恒的不确定性”所显现的 规律的概念,以协调人际间的共处,人与组织的 共处,乃至组织间、组织与环境间的共处,如制 度、规则、契约、文化、舆论、社会观念等均是 和则所考察的内容
主要假设为:环境(自然、社会、文化、政治、技术)因素 是一切管理理论的约束条件; (2)人是管理活动中不确定性的终极源泉(在管理的意义上, 物要素的不确定性是可以认知和适度控制的); (3)非人管理要素的目标实现方式可在人的认知范围内被 无限优化(虽为强假设,但具有管理意义)。 和谐理论基于上述前提,将放弃“计划、组织、领导和控 制”的基本框架,而成为紧密依赖于环境的“围绕和谐主 题的问题解决学”。它是基于“此时、此地、此行业下的 和谐主题”的辨析和应对。按“人”与“物”的划分,以 及管理活动常常面临的“人的不确定性”、“物要素的匹 配、互动和组合优化性”和“环境的复杂多变性”,相应 地分化出“和”与“和则”,“谐”与“谐则”等两类概 念。
和谐理论
和谐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如何在各个子系统中形成 一种和谐状态,从而达到整体和谐的目的。和谐 管理的要旨是组织为了达到其目标,在变动的环 境中,围绕和谐主题的分辨,以优化和不确定性 消减为手段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实践活动。其中 和谐主题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在人与物要 素的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核心组织问题。”
2020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 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 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 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 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 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 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 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 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 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内在价值
对于一个系统而言,和谐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这是和谐理论的立足点。系统和谐性是描述系统 是否形成了充分发挥系统成员和子系统能动性、 创造性的条件及环境,及系统成员和子系统活动 的总体协调性。从这一定义中,可以提取出“和 谐”的两种体现了“谐”的精神。“和谐”首 先定义的是系统在要素上、组织上、结构上的总体协调.它反映了系 统在一定输人下输出极大化(或在一定输出下的输人极小化)的一种技 术要求。在这里,系统输出指的是狭义的系统产出,并不包含系统本 身精神状态的改变。“和谐的这种价值含义体现了效率的原则。 这种效率是在系统目的的意义下进行定义的。效率这一概念可以适用 于各种组织,包括盈利性组织与非盈利性组织政府组织等。如福利院, 它的目的是为生活无依靠的老人提供生活帮助。用最少的资源去提供 最大的服务,这就是它的效率的定义。虽然福利院不直接考虑效益, 但如果它的运行是高技的,那么它达到了自身的和谐,并且与外部社 会和谐共存。因此它就可以不断获得外部资源而生存下去。即便是盈 利性组织,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并不一定以效益最大化为目 的(当然,从长远来看,效益是盈利性组织的根本目的,那么,此时 效率的定义变成:使企业的长期效益最大化)。
“谐”是指一切物要素在组织中的“合理”的“投 入”,是一种客观、被动的状态;“谐则”作为 “谐”的派生概念,是指任何可以被最终要素化 的管理问题,是可以通过数学或量化处理模式根 据目标需求得以解决的。它可以是质量技术标准, 也可以是结构;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因此,和谐理论的终极目标是:对复杂多变环境 下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一系列管理问题提出一种较 为全面的解决方法,其理论能对已发生、正在发 生以及将发生的管理现象有广泛且良好的解释力 与预见力,同时具有紧贴管理实践的精确性,并 能更加简捷、易操作。
第二,和谐的价值包含一种系统成员的精神利得的意义, 它体现了“和”的思想,对于一个企业成员而言,企业不 但为他提供一种物质的生存手段,同时也是他实现自身价 值,寻求集体归属感的最理想的场所。大量的社会学、心 理学和管理学研究表明,人除了生理上的需求外,还存在 许多社会需求,并且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精神需求的 重要性就会益发突出。 因此,精神和谐的追求,不仅是出于效率的考虑,也是系 统成员的一个直接目标之一。实际上,这两方面价值是相 互依存的,忽视了哪一方面的因素都不可能达到整体的系 统和谐,效率与精神价值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对于 一个企业是这样,对于其它类型的组织则更是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