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与酒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酒文化与酒具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

杜康是古代高粱酒的创始人,后世将杜康作为酒的代称。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

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实粮食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才出酒的。

无论是吴姬压酒劝客尝,还是武松大碗豪饮景阳岗,喝的就是果酒或米酒,随着人类的进一步发展,酿酒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进,由原来的蒸煮、曲酵、压榨、改而为蒸煮、曲酵、馏。

最大的突破就是对酒精的提纯。

据考古发掘,发现龙山文化遗址中,已有许多陶制酒器,在甲骨文中也有记载。

我们目前见到的最早的酒具是陶质酒器,大约在距今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就已有了用途明显为酒具的陶器,到了五千年前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已在制造和使用一些较为精美的酒器了。

酒器不仅种类繁多,功用各异,质料也多种多样。

就其用途而言大体可分为酿酒器、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温酒器等等。

如果按照质料来分类,则主要包括:陶器、瓷器、漆器、玉器、青铜器、金银器、玻璃器、象牙器、兽角器、蚌贝及天然植物制成的竹木器等。

这些精美绝伦、质地不同而用途各异的酒器异彩纷呈,在中国酒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酒器与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相伴随,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化,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况,成为中国酒文化的一大奇观。

1979年4月中旬,罗山蟒张乡天湖商代墓地,发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古酒,它装在一件青铜所制的容器内,密封良好。

至今还能测出成份,并有果香气味,说明这是一种浓郁型香酒,与甲骨文所记载的相吻合。

周代,酿酒已发展成独立的且具相当规模的手工业作坊,并设置有专门管理酿酒的“酒正”、“酒人”、“郁人”、“浆人”、“大酋”等管职。

酒,是人类各民族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大饮料。

世界上最古老的实物酒是伊朗撒玛利出土的葡萄酒,距今三千多年。

中国最古老的实物酒是西安出土的汉代御酒,据专家
考证系粮食酒,至今仍香醇可饮。

中国酒文化与酒具(组图)
中国五千年酒具发展概览
点击图片可放大,并查看酒器影集及说明
中国人从古代到当代,对酒的嗜爱无与伦比,因而对酒的别称也不胜枚举:杜康、欢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堕、冻醪、壶觞、壶中物、酌、酤、醑、醍醐、黄封、清酌、昔酒、缥酒、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蘖、春、茅柴、香蚁、浮蚁、绿蚁、碧蚁、天禄、椒浆、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酒兵、般若汤、清圣、浊贤等旷世罕见。

酒的种类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米酒,药酒等。

不同的酒它的主体香型不同,不同地方的人对酒香型的偏好也不一样,在国家级评酒中,往往以香型对酒进行归类。

好酒一定是果香、酒精、单宁、橡木,所有元素之间的平衡。

还有就是感受香气和口感的复杂度和浓郁度、回味度都很重要。

中国上下五千年酒文化占有重要的部分。

酒具,是酒文化最原始的载体。

酒具包括盛酒的容器和饮酒的饮具,甚至包括早期制酒的工具。

有了酒具,酒在进入我们的胃肠之前,才有了诗意的停泊,才有
了量定的情谊。

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而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胸怀,欧阳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

酒有黄酒和烧酒之分,酒具有金、石、玉、瓷、犀角与奇木等材质上的区别,又有樽、壶、杯、盏、觞与斗等器型上的分类。

酒具的优劣,可以体现饮酒人不同的身份;酒具的演变,可以观照时代的变迁。

远古时期的人们,茹毛饮血。

火的使用,使人们结束了原始的生活方式,农业的兴起,使人们有了赖以生存的粮食,多余的谷物则被用来酿酒。

陶器的出现,使人们有了炊具。

从炊具开始,又分化出专门的饮酒器具。

最早的专用酒具究竟起源于何时,很难定论。

在商代,由于酿酒业的发达,锡器和青铜器制作技术的提高,使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

青铜器起于夏,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铜制酒器为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

青铜器在商周达到鼎盛,春秋没落,商周的酒器用途基本上是专一的。

据《殷周青铜器通论》,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

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

此外还有礼器。

形制丰富,变化多样。

但也有基本组合,其基本组合主要是爵与觚,同一形制,其外形、风格也带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

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

其类型很多,主要有: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

每一种酒器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有取动物造型的。

以尊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

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杯、舟。

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礼记·礼器》篇明文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温酒器是饮酒前用于将酒加热,配以杓,便于取酒。

温酒器有的称为樽,汉代流行。

湖北随州曾候乙墓中的铜鉴,可置冰贮酒,故又称为冰鉴。

商周以后,青铜酒器逐渐衰落,秦汉之际,在中国的南方,漆制酒具流行。

汉代时人们饮酒一般席地而坐,酒樽入在席地中间,里面放着挹酒的勺,饮酒器具也置于地上,故形体较矮胖。

魏晋时期开始
流行坐床,酒具变得较为瘦长。

瓷器大致出现于东汉前后,与陶器相比,不管是酿造酒具还是盛酒或饮酒器具,瓷器的性能都超越陶器。

唐代的酒杯形体比过去的要小得多,故有人认为唐代出现了蒸馏酒。

唐代出现了桌子,也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

宋代是陶瓷生产鼎盛时期,有不少精美的酒器。

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用。

故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

明代的瓷制品酒器以青花、斗彩、祭红酒器最有特色,清代瓷制酒器具有清代特色的有法琅彩、素三彩、青花玲珑瓷及各种仿古瓷。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瓷酒器发展的鼎盛时期。

明代中叶景泰年间创世的“景泰蓝”新工艺制品,多为帝王将相、高贵显达用做餐具和酒器,成为中国古代酒器发展史上新的奇葩。

明成化年间,制瓷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所烧各式酒杯更是技高一筹,被人称为“成窑酒杯”。

此时的青花瓷也引人注目,如各类青花梅瓶、青花高足杯和青花压手杯等青花酒器,均为艺术珍品。

清王朝时期,由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对瓷器的喜好,中国制瓷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瓷器除青花、斗彩、冬青外,又新创制了“粉彩”、“珐琅彩”和“古铜彩”等品种,真可谓五光十色,耀眼夺目。

清代流传在世的精美瓷酒器屡见不鲜,最常见的器形主要有梅瓶、执壶、高脚杯、压手杯和小盅等,如景德镇珐琅彩带托爵杯、康熙斗彩贺知章醉酒图酒杯、青花山水人物盖杯、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以及各种五彩人物压手杯等,均为清代瓷酒器精品,饮誉海内外。

明清的帝王显贵们对金银酒器和玉酒器也情有独钟。

明定陵中出土的万历御用金托玉爵、金托金爵杯、金箭壶、传世的陆子刚玉卮和合卺玉杯,以及山东邹县明鲁王墓出土的莲花白玉杯等,均为明代酒器佳品,就连万历帝孝靖皇后棺内也随葬金温酒锅一只,可见当时人对饮酒的养生之道颇为重视。

清代的瓷、金、银和玉等质地的酒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多仿古器。

如清宫御用的双耳玉杯、龙纹玉觥、珐琅彩带托爵杯、铜彩兽耳尊、各类瓷尊、双贯耳瓷壶和天蓝釉双龙耳大瓶等,皆为清代仿古酒器。

进入二十世纪后,由于酿酒工业发展迅速,留传数千年的自酿自用的方式正逐淅淘汰。

现代酿酒工厂,白酒和黄酒的包装方式主要是:瓶装、坛装。

对于啤酒而言,有瓶装、桶装、听装等。

八十年代后,啤酒的产量飞跃发展,一跃而成为酒类产量最大的品种。

当下,小型酒杯较为普及,这种酒杯主要用于饮用白酒。

酒杯制作材料主要是玻璃、瓷器等,也有用玉,不锈钢、金银等材料制成。

中型酒杯既可作为茶具,也可以作为酒具,如啤酒、葡萄酒的饮用器具,材质主要是以透明的玻璃为主。

如今,随着生活的提高,酒文化的发扬光大,酒具更加齐全和规范化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