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心得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导致60岁以上
老年人死亡的杀手。

本文将结合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特征,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
的护理谈谈自己的见解。

掌握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特点和护理要求,使患者能够
更好更快地恢复,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关键词:老年人;心血管病;护理心得
由于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早在2000年我国就进人了老年性社会。

而与
人口老龄化相伴随的是老年人口高龄化。

据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
人口将以每年4.5%的速度递增,2020年达2780万,2040年达7400多万,到2050年,高达1.14亿,占65岁及以上人口总量的比例将由2000年的近14%增加到2050年的34.6%,届时,每3个老年人中就有一名高龄老年人。

事实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势不可挡,其增长速度快
于社会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人也越来越多,护理工作的重
要性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将会使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的水平提高
到一个新阶段。

本文下面就具体展开谈谈自身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体会。

1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
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有很多种,应该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针对性护理。

其主要的症状
表现有以下几种。

1.1心悸
心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患者主观感觉及客观表现的综合症状。

心血管疾
病患者会感觉自己的心跳加快、不规律。

在临床上的表现通常是心律过快或过慢,或者表现
为心律不齐。

这个症状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1.2呼吸困难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通常还会表现出呼吸困难、吃力、急促的症状。

临床症状为呼吸频
率加快,或者呼吸深度加大。

导致呼吸困难的因素很多,临床上需对症下药。

1.3眩晕
眩晕是指人体对于空间上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使得患者感觉周围的物体在
旋转,或者自己在原地打圈或摇摆,这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

眩晕的客观表现
是患者平衡失调、站立不稳、面部苍白、血压下降等综合症状。

2 老年心血管病人的特点
2.1老年人知识结构特点
由于历史问题,我国老年人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偏低,获取知识及接受外界信息方法有限,导致老年人知识结构普遍老化,缺乏横向知识,思想保守、固执,部分病人尚存在失落感或
心态不平衡等现象。

2.2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特点
老年人由于组织器官老化造成心肌细胞缩小,心脏排血量下降。

一旦因体力或精神疲劳
而使血液需求量增加时,心血管功能可受到严重影响;老年人常伴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影
响血供量而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律失常及瓣膜病变可影响血流动力学或加重左心室负
荷而引起左心功能不全。

2.3易患因素及病变特点
高血压病、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几种心血管疾病,几种心血管病可
并存,相互影响,如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等,这些病变特点使临
床治疗和护理更加复杂化。

同时老年病人常存在高血脂、血糖高及肥胖等易患因素,部分病
人更有吸烟、饮酒及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等。

3 护理
3.1病情观察护理
心血管疾病常由某些因素诱发而加重,因此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护理。

首先应严密关注
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血糖等生命体征变化,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制订基础护理的方案。

同时,及时了解患者不适主诉,如胸闷、胸痛、气短,并观察其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及
时通知医生并采取措施。

其次,要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掌握专科常用药的作用、注意事项。

心血管疾病药物对老年患者与中年患者在剂量上有很多不同,因此,应根据老年人的排泄能
力差,肾功能减退的特点,严格掌握剂量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血压、尿量及胃肠道反应,
做好三查七对,加强巡视,输液时控制滴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保护好患者血管。

3.2一般护理
护理工作伴随着患者的整个治疗周期,从患者进入医院的那一刻起,直到患者病愈出院
才结束。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而言,护理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给
患者和家属留下良好的形象。

做好病房的卫生工作,保持舒适整洁,让患者能够在一种轻松
的环境中接受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治疗一段时间以后,护理人员应经常询问患
者的病情,了解其身体状况和生活需要,并且要尽可能地满足其需要。

这样不仅有利于患者
的治疗和康复,而且可以树立医院良好的形象。

3.3用药指导
老年患者应激能力减退,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时间及免疫功能和耐受能
力均有下降,易发生药物反应。

临床用药应特别注意,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应严防洋地黄
药物中毒,对长期服用扩冠、降脂类药物的,应严防药物蓄积中毒,服降压类药物应根据药
物的性能,选择有效的时间给药。

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几种慢性疾病,在用药过程中应根据
药物的依丛性以及药物对人体的损害程度、生化检验结果及一些辅助检查结果选择用药,以
求最小剂量而获得最佳疗效,指导患者定时定后服用药物,条件允许可指导家人配合。

3.4心理护理
患者从进医院的那一刻起,对医院的陌生环境容易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形成一种负面情绪。

所以,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该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向患者介绍病情,
传达一些治疗的情况以及告知患者治疗的时间安排,消除其恐惧心理,对其顺利康复可产生
积极的作用。

3.5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可减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转归,特别是老年患者。

老年心血管病
患者消化吸收机能降低,应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忌暴饮暴食,提倡少食多餐,禁用动物脂肪
和内脏,限制热量、胆固醇、糖、盐的摄入量,避免刺激性食物,选用家禽瘦肉、新鲜蔬菜、水果、水产品、菌藻类、豆类、蛋白质类及含钾钙的食物,强调多样化调配以促进食欲,对
于有烟酒嗜好的老人,让其戒烟,控制饮酒量。

3.6改善住院环境
对于刚入院的患者,由于对医院的环境赶到陌生以及对自身病情的过分担心,导致心理
上的不安和恐惧。

应该尽可能地安排安静舒适的病房,让患者感到放松,从而安心地接受治疗。

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通常伴有失眠症,需要充分安静的环境,以促进病情的好转。

3.7运动指导
根据心血管病老年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个人爱好和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其选择适
合自身的活动和运动方式。

如在走廊内散步、慢走、做体操、打太极拳、放松按摩等运动,
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

鼓励他们安心养病,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生理方面看,各个脏器的功能已经开始衰退;从心理方面看,发病后精神异常、焦虑不安、恐惧心情突出,这些特点使他们较其他人群更需要医疗保
健和看护服务。

他们作为曾经的劳动者,他们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
国家社会理应在他们丧失劳动能力,陷入困境时给他们以支持,这不仅是社会公平、公正的
需要,而且体现了人文关怀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周丽霞等,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09,8(27):185-186.
[2]叶华妹,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意义和作用.中国医药指南,2010,8(33):171-172.
[3]孙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护理效果观察.临床军医杂志,2004,32(4):91-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