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教学设计:爷爷(奶奶)的童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范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教学设计:爷爷(奶奶)的童年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爷爷(奶奶)童年时期的生活情况和经历;
•激发幼儿对祖辈的尊敬和敬畏心理;
•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和历史意识。

二、教学内容
爷爷(奶奶)的童年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制作课程海报
老照片上的爷爷或奶奶,引出“爷爷(奶奶)的童年”话题。

2.启发性问题
老师发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童年吗?童年是怎么度过的?你们喜欢听家里人讲
故事吗?
(二)学习过程
1.故事引入
爷爷(奶奶)是我们的祖辈,他们的童年生活跟我们的不一样。

爷爷(奶奶)
小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玩具,没有电视、电脑,甚至没有手机。

但是他们的生活也很有意思,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

2.看图片
老师给幼儿展示一些老照片,让幼儿自由发言:这是什么?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3.阅读故事书
故事书选材应该跟幼儿本身经历相关,幼儿比较容易产生共鸣和好奇心。

老师
讲述、阅读儿童读物《我的爷爷》,并引导孩子关注爷爷(奶奶)的童年生活。

4.复述故事
让孩子把自己理解的爷爷(奶奶)童年的生活情况和经历,复述给周围的同伴。

(三)活动实践
1.手工活动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手工材料,指导孩子们制作和描绘自己对爷爷(奶奶)童年时期的认识。

2.游戏
根据爷爷(奶奶)童年生活的场景和情境,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让实践中学会更好地理解和体悟。

(四)总结
情境还原,让幼儿复述故事的重点,让幼儿总结对祖辈的认识、感受。

四、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

幼儿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2.成果评价。

手工作品的完成度,是否能够体现出幼儿对爷爷(奶奶)童年的生活情况和经历的认知。

五、教学反思
1.故事选材更应该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和好奇。

2.手工作品的材料和制作方式,还可以更加贴近家庭现状,使幼儿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加准确地渗透到教学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