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高一版.ppt上课
合集下载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授课课件(共29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授课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31156034afe04a1b171de48.png)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仍将持续……
读图与分析
反馈训练
1 .在图中A、B、C、D四处中,属于背斜的是__D__ 判断的依据是_中__心_岩__层_较__老_,__两_翼__岩_层__较_新___________。
2 .C地地质构造的名称是 _向_斜___,判断的依据是 ___中__心_岩__层_较__新_,__两_翼__岩_层__较_老_______________。
(三)内力作用---变质作用
地下深处岩石
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变质岩
石灰岩 受热 大理岩
页岩
受挤压
板岩
一、地质作用 二、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课 堂
(一)岩浆活动
小
(二)地壳运动
结
水平运动 1 .运动形式 垂直运动
褶皱 类 型
2 .地质构造
断层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研究意义
(三)变质作用
我们往往用“海誓山盟”,“坚如 磐石”,“稳如泰山”来形容稳定和 不变,然而通过对地壳运动的了解, 我们认识到了我们脚下的大地正处在 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今天我们所见 到的地壳表面面貌,仅仅是地壳漫长 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镜头!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62021/8/6August 6,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62021/8/62021/8/62021/8/6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背斜
褶
岩层受
皱
向斜
挤压弯 曲变形
岩层上拱 岩层下弯
常形成 山岭
谷地或 盆地
读图与分析
反馈训练
1 .在图中A、B、C、D四处中,属于背斜的是__D__ 判断的依据是_中__心_岩__层_较__老_,__两_翼__岩_层__较_新___________。
2 .C地地质构造的名称是 _向_斜___,判断的依据是 ___中__心_岩__层_较__新_,__两_翼__岩_层__较_老_______________。
(三)内力作用---变质作用
地下深处岩石
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变质岩
石灰岩 受热 大理岩
页岩
受挤压
板岩
一、地质作用 二、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课 堂
(一)岩浆活动
小
(二)地壳运动
结
水平运动 1 .运动形式 垂直运动
褶皱 类 型
2 .地质构造
断层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研究意义
(三)变质作用
我们往往用“海誓山盟”,“坚如 磐石”,“稳如泰山”来形容稳定和 不变,然而通过对地壳运动的了解, 我们认识到了我们脚下的大地正处在 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今天我们所见 到的地壳表面面貌,仅仅是地壳漫长 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镜头!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62021/8/6August 6,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62021/8/62021/8/62021/8/6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背斜
褶
岩层受
皱
向斜
挤压弯 曲变形
岩层上拱 岩层下弯
常形成 山岭
谷地或 盆地
最新中图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共28张PPT)精讲(1)PPT课件
![最新中图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共28张PPT)精讲(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b13c74f524ccbff021847e.png)
从图中可以看出,多层是市场交易 量的主力,占全市二手房总成交量 的69%,而小高层和高层分别占到 全市总成交量的15%和16%。2季度 二手房成交房源中,多层所占比例 有所下降,而小高层和高层所占比 例均上升。 这说明随着西安市二手房市场的逐 渐发展成熟,老房龄的多层建筑逐 渐被消化,从而市场占有量减少, 而更多的小高层、高层流入二手房 交易市场,这也是西安二手房市场 发展的客观趋势。
中图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 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共
28张PPT)精讲(1)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 相互关 的影响 系
内 来自地球 地壳运动, 形成高 力 内部,主 岩浆活动, 山或低
作 用
要是地球 变质作用, 地,使
内部的热 地震 地表高
能
低不平
同时进 行,以 内力作
外 力 作 用
来自地 球外部, 主要是 太阳能
2、地壳运动:
3、变质作用
变质岩
1)概念:
改变岩石的原有结构以及形成其他类型 的岩石的作用
2)影响因素:温度、压力等
二、造成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1、岩浆活动: 2、地壳运动: 3、变质作用 4、地震:
1)概念:
2)成因类型: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
冲击地震、诱发地震
三、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二手房业务简介
西安雁塔路支行
• 一、西安二手房市场现状(西安房地产信息网数据研究中心)
2010 年2 季度西安二手房市场较2010 年1 季度总体呈现出“量涨价
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态势。2010 年2 季度西安二手房市场成交面积为457495 平方米,环
比增长56.57%,成交均价为3665 元/ 平方米,较2010 年1 季度下降 297
中图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 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共
28张PPT)精讲(1)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 相互关 的影响 系
内 来自地球 地壳运动, 形成高 力 内部,主 岩浆活动, 山或低
作 用
要是地球 变质作用, 地,使
内部的热 地震 地表高
能
低不平
同时进 行,以 内力作
外 力 作 用
来自地 球外部, 主要是 太阳能
2、地壳运动:
3、变质作用
变质岩
1)概念:
改变岩石的原有结构以及形成其他类型 的岩石的作用
2)影响因素:温度、压力等
二、造成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1、岩浆活动: 2、地壳运动: 3、变质作用 4、地震:
1)概念:
2)成因类型: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
冲击地震、诱发地震
三、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二手房业务简介
西安雁塔路支行
• 一、西安二手房市场现状(西安房地产信息网数据研究中心)
2010 年2 季度西安二手房市场较2010 年1 季度总体呈现出“量涨价
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态势。2010 年2 季度西安二手房市场成交面积为457495 平方米,环
比增长56.57%,成交均价为3665 元/ 平方米,较2010 年1 季度下降 297
【高中地理】探讨地壳的运动、变化及其成因: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ppt
![【高中地理】探讨地壳的运动、变化及其成因: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bd7b5027284b73f24250c4.png)
10、下列地貌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崇明岛 B、东非大裂谷 C、黄土高原 D、黄河三角洲
二、双项选择题 11.下列地貌中,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A.冲积扇 B.风蚀洼地 C.华山 D.黄土高原黄土的形成 12.下列词语中,从地质学观点看正确的是…( A.稳如泰山 B.坚如磐石 C.沧海桑田 D.水滴石穿 ) )
图A
图B
试解释怎么回事?
石柱上横线部分 代表曾被火山灰覆盖 的部分,小点部分代 表被海生动物钻孔部 分
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石柱
试分析东非大裂谷、庐山、渭河谷地、 华山分别属于下列哪种地质构造
外力作用
海陆变迁 内力作用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课件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db369f2b160b4e777fcf52.png)
地堑
图示
岩层变化 地形及举例 向上拱起 高大山地:阿
尔卑斯山
向下凹陷 谷地
相对上升 块状山地:华
山、庐山
相对下降 狭长凹陷地带:
渭河平原
12
构造地貌实践意义
地壳运动和变化
构造 名称
实践意义
原因及依据
修建工程隧道
结构稳定,利于防止水渗漏
背斜 石油、天然气储藏区
岩层封闭,不易挥发,利于储藏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05江苏文综卷) 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 发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1分)
(3)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还有
、
等。
-
3.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5区)为
A.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
C.27日12时9分 D.28日11时9分
4.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
A东西向
B.东北—西南向
C南北向
D.西北—东南向
5.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
5
36.(36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2)简述图中滦河 三角洲的成因。(6分
在滦河河口附近, 流速减缓,泥沙 堆积,形成三 角洲。
-
6
-
课标要求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 、外力因素。
图示
岩层变化 地形及举例 向上拱起 高大山地:阿
尔卑斯山
向下凹陷 谷地
相对上升 块状山地:华
山、庐山
相对下降 狭长凹陷地带:
渭河平原
12
构造地貌实践意义
地壳运动和变化
构造 名称
实践意义
原因及依据
修建工程隧道
结构稳定,利于防止水渗漏
背斜 石油、天然气储藏区
岩层封闭,不易挥发,利于储藏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05江苏文综卷) 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 发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1分)
(3)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还有
、
等。
-
3.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5区)为
A.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
C.27日12时9分 D.28日11时9分
4.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
A东西向
B.东北—西南向
C南北向
D.西北—东南向
5.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
5
36.(36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2)简述图中滦河 三角洲的成因。(6分
在滦河河口附近, 流速减缓,泥沙 堆积,形成三 角洲。
-
6
-
课标要求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 、外力因素。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课件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c98c26f90f76c661371af4.png)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Beijing
Lhasa
Shanghai Taipei
Hong Kong
5.0-5.9 6.0-6.9 7.0-7.9
> 8.0
(3)六大板块:P55
火山地震带 生长边界
六大板块
名称 位置
边界类型
消 亡 边 界
环太平洋带
地中海—喜 马拉雅带
3、变质作用
三、外力作用
机械风化示意
流水侵蚀
海蚀
2、地壳运动
(1)结果 背斜
褶皱 向斜
褶皱山脉
昆仑山脉 喜马拉雅 秦岭 ……
地质构造
断层
地垒 地堑
华山、庐山、泰山等 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
(2)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石油、天然气:背斜 ➢地下水:向斜、断层 ➢修建地下隧道:背斜
(3)六大板块:P55
Seismicity in China (1900-2008) Mongolia
侵入岩:花岗岩
岩浆
二、内力作用
1、岩浆活动———岩浆岩
P55
思考:当地壳物质作相向运动,会使
地表发生什么变化?作相反运动呢?
背斜 新
老 向斜 褶皱
地垒
地堑
东非大裂谷形成原因示意图
使地表岩层在有些地方发生弯曲隆起,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有些地方则断裂张 开,形成万年后被海洋取代
风力堆积
风
流水堆积地貌
1、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关系
Beijing
Lhasa
Shanghai Taipei
Hong Kong
5.0-5.9 6.0-6.9 7.0-7.9
> 8.0
(3)六大板块:P55
火山地震带 生长边界
六大板块
名称 位置
边界类型
消 亡 边 界
环太平洋带
地中海—喜 马拉雅带
3、变质作用
三、外力作用
机械风化示意
流水侵蚀
海蚀
2、地壳运动
(1)结果 背斜
褶皱 向斜
褶皱山脉
昆仑山脉 喜马拉雅 秦岭 ……
地质构造
断层
地垒 地堑
华山、庐山、泰山等 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
(2)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石油、天然气:背斜 ➢地下水:向斜、断层 ➢修建地下隧道:背斜
(3)六大板块:P55
Seismicity in China (1900-2008) Mongolia
侵入岩:花岗岩
岩浆
二、内力作用
1、岩浆活动———岩浆岩
P55
思考:当地壳物质作相向运动,会使
地表发生什么变化?作相反运动呢?
背斜 新
老 向斜 褶皱
地垒
地堑
东非大裂谷形成原因示意图
使地表岩层在有些地方发生弯曲隆起,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有些地方则断裂张 开,形成万年后被海洋取代
风力堆积
风
流水堆积地貌
1、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关系
优选教育中图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课件.ppt
![优选教育中图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3b88a7bbe1e650e52ea99f3.png)
3.地壳运动 (1)分类 水平运动:平行于__地_球__表__面___方向的运动 垂直运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_上__升__或__下__降__运动
(2)地震
震分级类和:烈_构_度_造_:__地地震震释、放__火能__山量__的地大震小等用_震__级___表示; 地表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用_烈__度___表示
(3)找油气应在图中的________处,找地下水应 在图中的________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______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形态上看,背斜岩层向上拱起,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但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影
响,易被侵蚀成谷地(如图中D处),向斜槽部因 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如图中C处),这种情况称为地形倒置。这种解 释比较抽象,大家不妨做一个小演示:用一块 长条橡皮,挤压两侧使之向上弯曲,其顶部会 出现许多小裂纹(相当于背斜顶部);若向下弯
4.变质作用: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由于经受 __构__造__运__动__、___岩__浆__活__动__或地壳内的热流变 化等内动力的影响,使其___矿__物__成__分__、
__结__构___和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形成的 岩石称为___变__质__岩___。
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2-3-1 岩浆岩的形成示意, 据图分析: (1)岩浆活动的方式有哪两种?所形成的岩石 中常见的各是什么? (2)火山喷发也会带来好处,请加以说明。
图表解读
2.读教材图2-3-5 断层形成示意图2-3 -6地垒、地堑形成示意,据图分析: (1)断层形成需具备什么条件? (2)地垒、地堑形成怎样的地貌? 提示:(1)①岩层断裂;②断裂两侧岩块有明 显的相对位移。(2)地垒形成块状山地,地堑 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 : 由 地 球 以 外 的太__阳__辐__射_____ 能 和 重力能等引起的。
高一地理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优质课件
![高一地理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3edece6bd97f192379e908.png)
归纳表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3、下列属于休眠火山的是( C )
A、富士山 B、七星山 C、白头山 D、乞力马扎罗山
4、处在强地震震中区的人们会感到( C )
A、只有左右摇晃 B、只有上下颠簸 C、先颠簸后摇晃 D、先摇晃后颠簸
5、火山喷发强度大的岩浆特点是( பைடு நூலகம்BC )
A、含SiO2多 B、含气体多 C、粘稠 D、含Fe、Mg多
壳比较活动的地带总是在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红海位于__板块与__板块的张裂地带。 (4)阿拉伯半岛属于__板块,日本群岛属于__板块。
第五节 地球内能的释放-地热、火山、地震
[知识要点]
地球内部巨大的热能,是火山、地震和地壳运动的主要 能源。巨大热能主要来自岩石中所含的铀、钍等放射性元 素在衰变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
高中地理 (专题复习四)
世界板块示意图
比较表
1、读“大洋板块府冲示意图”回答
(1)大洋板块因_密_度_较_大__、_位_置_较_低__,府冲到
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海沟在图的__B_处,海岸山脉在 __C_处。
(2)_A_处为海岭,这里是_新_的_大_洋_地壳诞生处,岩
石的年龄_最_轻__。
2、读全球板块示意图回答: (1)图中A是_板块,B是_板块,C是_板块,D是_板块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是在地球内部__层上运动的,地
(2)地热增温率:30C/100m 地热的来源:
地热资源(概念、表现形式、分布、利用)
地热图
火山的有关知识点:
火山爆发:(成因) 火山喷发物:气体、熔岩和固体喷发物
{酸性岩浆(含SiO2成分多)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3、下列属于休眠火山的是( C )
A、富士山 B、七星山 C、白头山 D、乞力马扎罗山
4、处在强地震震中区的人们会感到( C )
A、只有左右摇晃 B、只有上下颠簸 C、先颠簸后摇晃 D、先摇晃后颠簸
5、火山喷发强度大的岩浆特点是( பைடு நூலகம்BC )
A、含SiO2多 B、含气体多 C、粘稠 D、含Fe、Mg多
壳比较活动的地带总是在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红海位于__板块与__板块的张裂地带。 (4)阿拉伯半岛属于__板块,日本群岛属于__板块。
第五节 地球内能的释放-地热、火山、地震
[知识要点]
地球内部巨大的热能,是火山、地震和地壳运动的主要 能源。巨大热能主要来自岩石中所含的铀、钍等放射性元 素在衰变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
高中地理 (专题复习四)
世界板块示意图
比较表
1、读“大洋板块府冲示意图”回答
(1)大洋板块因_密_度_较_大__、_位_置_较_低__,府冲到
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海沟在图的__B_处,海岸山脉在 __C_处。
(2)_A_处为海岭,这里是_新_的_大_洋_地壳诞生处,岩
石的年龄_最_轻__。
2、读全球板块示意图回答: (1)图中A是_板块,B是_板块,C是_板块,D是_板块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是在地球内部__层上运动的,地
(2)地热增温率:30C/100m 地热的来源:
地热资源(概念、表现形式、分布、利用)
地热图
火山的有关知识点:
火山爆发:(成因) 火山喷发物:气体、熔岩和固体喷发物
{酸性岩浆(含SiO2成分多)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课件1 中图版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课件1 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cd31f5b8f67c1cfad6b846.png)
(4)C、E
首页
上一页
Hale Waihona Puke 下一页末页地理
(中图版 ·必修1)
第 二 章 自 然 地 理 环 境 中 的 物 质 运 动 和 能 量 变 换
1.下面是关于“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请你
把缺少的部分补充完整。 (1)研究方法:模拟实验法。 (2)研究目的: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通过 模拟实验感悟地质变化过程。 (3)实验材料:4厘米×30厘米的“竹片”(或者是__________) (4)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内力作用过程,是一个受力的过程:竹片与岩石 都具有“刚性”和“塑性”,竹片的受力变形过程与岩石的受力变形过程 比较接近。 (5)实验过程和现象(在方框内画上相对应的示意图)
一、地质作用
1.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 地表形态 发生
变化的各种作用。 2.分类
(1)内力作用:由地球内能引起。
(2)外力作用:由地球以外的太阳辐射能和 重力能 等引起的。
二、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1.岩浆活动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地理
(中图版 ·必修1)
2.地壳运动 第 二 章 自 然 地 理 环 境 中 的 物 质 运 动 和 能 量 变 换 (2)地震 ①概念:地球内部能量急剧释放的表现,是地球内部变动引起的地壳震动。 构造地震:由构造运动特别是 断裂构造运动 所产生的. 火山地震:由火山活动引起的. ②分类 冲击地震:因山崩、滑坡、地面塌陷 、陨石坠落等原因引起
地理
(中图版 ·必修1)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第 二 章 自 然 地 理 环 境 中 的 物 质 运 动 和 能 量 变 换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课件 课件1 中图版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课件 课件1 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89924edf55270722182ef765.png)
章
把缺少的部分补充完整。
自
然
(1)研究方法:模拟实验法。
地 理
(2)研究目的: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通过
环 境
模拟实验感悟地质变化过程。
中 的
(3)实验材料:4厘米×30厘米的“竹片”(或者是__________)
物
(4)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内力作用过程,是一个受力的过程:竹片与岩石
侵蚀而成为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
能 量
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变
换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地 理 (中图版 ·必修1)
第 二
章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
然
地
理
环 境
中
的
物
质
(1)图中A、B、C、D、E五处,属背斜的是
。
运
动 (2)从地形上看,C处是
,形成原因是
。
和
能
(3)泰山的成因类型与图中
地 理 (中图版 ·必修1)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第 二 章
自
在沂蒙山区,随处可见一些姿态奇特的山峰——崮。
然
呈圆形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
地 理
下坡度由陡到缓。崮的荟萃簇集之地,首推临沂市
环
蒙阴县岱崮镇,在这方圆不足百平方千米的地方,
境
居然有南、北岱崮,大、小崮,水泉崮,龙须崮等
中 的
质 运
诱发地震:由人类活动所导致
动
和
3.变质作用
能 量
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由于经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的热流变化等
变 换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优质课件(共39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优质课件(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52b2a4a417866fb94a8e54.png)
汾河谷地
华山 庐山
3、地震
地球内部变动,引起的地壳震动 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烈度—地表受地震影响破坏程度
分类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冲击地震 诱发地震
3、变质作用
岩石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使其矿物 成分、构造和结构发生变化。
石灰岩
大理岩
板块构造运动
1、六大板块 2、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处 较活跃
2、垂直升降运动为主——断层
岩层受到强大的挤压力或拉力超过岩石 的强度,岩层断裂,形成断裂构造
断裂面两侧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断层
2、断层
断层组合
地垒:两条断层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为地垒 形成块状山地(如华山、庐山等)
地堑:两条断层之间相对下降的岩块,为地堑 形成凹陷地带(如渭河谷地、汾河谷底等)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主要内容
地质作用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做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地质作用
定义: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 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分类: 内力作用:地球内能
外力作用:太阳辐射能、重力能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1、岩浆活动
2、地壳活动 3、变质活动
2、地壳运动
褶曲的两种基本形态: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背斜
向斜
老
新
新
老
新
老
✓正地形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山
谷
✓倒置地形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背斜构造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被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反而成为山岭
褶曲的基 岩层形 岩层新 地形(只受 地形倒置(内
板块构造运动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共66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共6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9e3095231b765ce04081418.png)
海浪作用
和地貌名称
流水沉积
三角洲
风力侵蚀
风蚀蘑菇
流水侵蚀
千沟万壑
例5. 读下图,回答:
1)①②③三岩层按由老到新的关系排列应
是
( C)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2)如果在③ 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珊瑚化石,
则③ 岩层可能是
( )C
A、玄武岩
B、大理岩
C、石灰岩
D、石英岩
3)若Q点发生地震,且甲、乙两地的A房屋
风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海
浪等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叫做搬运作用。
4、沉积作用
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
运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
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导致物质的
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
沉积作用
流水沉积 风力堆积
沉积地貌
冰川堆积
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河流三角洲地形
什么是断层?
断层受水平方向上 的挤压力或拉张力, 岩层错位而形成的地 质构造
此图有几条断层?
什么是地堑? 什么是地垒?
各反映出的 地貌是什么?
地垒 地堑
EA
BC
F
华 山 之 险
地块 状 山
华山北坡
东非大裂谷
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 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 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 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 部,南起赞比西河口一 带,向北由红海向西北 方向延伸抵约旦谷地, 长近6000千米。这里的 裂谷带宽度较大,谷底 大多比较平坦,有呈串 珠状的湖泊约30多个,如 坦噶尼喀湖;裂谷两侧 是陡峭的断崖,两侧的 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
青藏高原 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共55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共5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9255a78482fb4daa58d4bde.png)
华山的成因?
自
地壳断裂
古 华
抬升形成
山
断块山
一
条
路
咸 阳西
安
渭河平原(八百里秦川)
岩石层
宁黄
银川 夏
河
平 原
宁夏平原的成因?
地壳断裂下 陷形成洼地
黄河携带大 量泥沙沉积在 洼地中形成肥 沃的平原
地质构造在实际中的应用
背斜: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可利用背斜找油、找汽。 适合修建隧道工程(穹窿构造结构稳定、地下水渗漏少) 向斜:良好的储水构造,利用向斜可以找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向 斜
背斜山
背斜山
褶皱
背斜 地貌 背斜成山
差异侵蚀
向斜 地貌 向斜成谷
背斜成谷 褶皱山
向斜成山 (世界上绝大部分山脉都
是褶皱山)
背斜
向斜
背斜成谷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 向斜成山的原因: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受外力侵蚀,形成山岭
背斜
向斜
向斜山
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石灰岩
岩浆活动 高温
大理岩
石灰岩 大理岩
石灰岩 变质作用
大理岩
内力作用中直接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是: 地壳运动(构造运动)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练一练
泰山以“雄伟”著称,华山以“险峻”闻名,能正确示意它们形成原
因的是( C )
A
B
C
D
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构造运动) c.变质作用
2/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岩浆活动 侵入活动 侵入岩: 花岗岩
喷出活动
花岗岩:最常用的建筑石材
高一地理必修1《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中图版课件
![高一地理必修1《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中图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3d1949f46527d3250ce008.png)
思考:岩石表面为什么 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 种变化称为什么?
思考:这是什么 原因形成的“蘑 菇”形状地貌景 观?
思考:为什 么在河口会 形成“三角 洲”?
思考:沙尘 暴是由什么 引起的?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外力地质作用
风化作用: 岩石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 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 的破坏作用。 其分为: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1) 在 图 中 标 出 箭 头 , 表 示 三 大类岩石循环转化过程。
(2) 图 中 各 箭 头 所 表 示 的 含 义 分 别 是 : A________ , B高__温__熔__化__,C_外__力__作__用_,D_变__质__作__用_。 冷却凝固 (3)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___岩__浆___到形成 各__类__岩__石__,又到新的___岩__浆___形成。
沉积作用: 是指被流水、风、冰川等搬运的物质在一 定条件下沉积、堆积的过程。
其包括: 冰川沉积 流水沉积 风力沉积 海流沉积
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岩石圈物质循环
已形成的岩
石,经过风
化、侵蚀、 搬运、沉积
风 化 侵
作用之后, 蚀
岩岩浆浆岩岩
冷重 却熔 凝再 固生
已地形下成深的处岩熔 石融,状在态地的下岩 深浆处在高强温大、压 高力压作条用件下下喷,来自(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
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思考:这是什么 原因形成的“蘑 菇”形状地貌景 观?
思考:为什 么在河口会 形成“三角 洲”?
思考:沙尘 暴是由什么 引起的?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外力地质作用
风化作用: 岩石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 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 的破坏作用。 其分为: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1) 在 图 中 标 出 箭 头 , 表 示 三 大类岩石循环转化过程。
(2) 图 中 各 箭 头 所 表 示 的 含 义 分 别 是 : A________ , B高__温__熔__化__,C_外__力__作__用_,D_变__质__作__用_。 冷却凝固 (3)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___岩__浆___到形成 各__类__岩__石__,又到新的___岩__浆___形成。
沉积作用: 是指被流水、风、冰川等搬运的物质在一 定条件下沉积、堆积的过程。
其包括: 冰川沉积 流水沉积 风力沉积 海流沉积
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岩石圈物质循环
已形成的岩
石,经过风
化、侵蚀、 搬运、沉积
风 化 侵
作用之后, 蚀
岩岩浆浆岩岩
冷重 却熔 凝再 固生
已地形下成深的处岩熔 石融,状在态地的下岩 深浆处在高强温大、压 高力压作条用件下下喷,来自(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
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造地表的原始 形态,影响着海 陆分布轮廓和海 路变迁,形成高 山或低地,使地 表高低不平
相互关系
1、对立统 一关系;
来自地球内部 (本身),主 要是地球内部 的热能(放射 性元素衰变)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震
2、内力主 导作用;
3、一定的 地点或某 个时期某 一作用占 优势。
外 力 作 用
红海、大西洋
(生长边界) 陆地上形成裂谷或断层 东非裂谷带
板块相对移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板 块 运 动 对 地 表 影 响 举 例
板块张裂
(板块 碰撞 挤压 Nhomakorabea常形成裂谷或 ) 海洋
东非大裂谷 大西洋
马里亚纳海沟 东亚岛弧链; 美洲西部的科迪 勒拉山系,等等
大洋板块俯冲带附 大洋板块与 近常形成海沟 大陆板块受挤向上 大陆板块 隆起成岛弧或海岸 山脉
板块运动 板块 陆陆 碰撞 碰撞
(消 亡边 界) 陆海 碰撞
对地貌的影响
举例
形成高大山脉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陆地边界形成海岸山 南美安第斯山脉、北美落基山脉 脉 海洋边界形成海沟 海陆交界形成岛弧
太平洋西岸岛屿(如日本群岛、 台湾岛) 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
板块分离(张 海洋上形成海洋或 裂) 海岭
板块边界类型
板块边界分两类 两板块张裂分离叫生长边界(分离型板块边界);
两板块相撞挤压叫消亡边界(汇聚型板块边界);
褶皱山脉
断裂带
褶皱山脉
岩层水平运动在地表产生的地貌
板块张裂
大陆板 块张裂 大洋块 张裂
裂谷
海洋、 洋脊
板块碰撞
陆陆 碰撞
高大山脉 海沟、岛弧 海岸山脉
陆洋 碰撞
基本观点:
※板块相互碰撞
华北平原
渤海
9米
泥沙层
渤海海底的地 壳同时也在不断下 降,并且下沉的速 度与泥沙堆填的速 度相当。 黄河每年将16亿吨左右的泥沙输往下游 ,其中大 部分注入渤海,用2000多年时间即可填满渤海。为什 么渤海的形状基本未变,始终保持9米的平均深度?
试解释下列现象: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床,在台湾海峡地 层中也发现有森林植物化石,反映了该海域 过去是什么状况?
说明了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 曾经为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也就是说 陆地可以变成海洋.
沧海桑田
从地球形成至现在,地球海陆轮廓和 海陆分布一直是这样吗?为什么?
五种基本的陆地地表形态
山地 盆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岭、洋盆
洋盆
地球上的地形类型
• 从地球形成至现在,地表形态始终就这样 吗?地球现今的地貌形态是怎么样形成?
板块运动与地貌形态
板 块 交 界 处
张裂区(生 长边界)
海上—— 海洋、海岭 陆上—— 裂谷、断层
相撞挤压 区(消亡 边界)
海上—海沟 大洋板块与 交界处—岛弧 大陆板块 陆上—海岸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 陆板块—— 高大山脉
板块运动与地貌形态
岛弧 喜马拉亚山脉 海岸山脉
红海
马里亚那海沟 东非大裂谷
思考: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区考察时, 发现山中的岩石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 的化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
鱼
喜马拉雅山
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鱼类的化石
喜马拉雅地区的发现
喜马拉雅地区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
由于水土流失,黄河已成为了世 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每 年输入海洋的泥沙达16亿吨。 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1米 的长堤坝,相当于月地距离的3 倍。可是奇怪的是渤海的面积 却一直没有减小。
大陆板块与 常形成巨大的 大陆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洋板块和亚 欧板块相碰撞)
褶皱山脉
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 从地震分布图上看,地震主要分布在 哪些地方?为什么这样分布?我国的地震 多吗? •世界上大部分地震与地质构造有关,在板 块边缘地带,地壳不稳定,容易出现地震, 从图上可以看出,地震带正是处在板块交 界处,尤其是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最主要 的地震带。我国由于靠近板块交界处,所 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三)变质作用
• 岩石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壳内的热流变化 等内动力条件下,使物质内部结构、矿物成分、 构造发生变化,称为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变成 变质岩。 例如 石灰岩—大理岩 (石灰岩在高温条件下) 例如 片岩-板岩 (片岩在高压条件下)
(三)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岩浆活动
岩浆活动和地表形态
地表
火山构造示意图
火山锥
火山口
火山通道
花岗岩 玄武岩
结构致密,结晶度 好,硬度好,是很 好的建筑材料
岩浆岩
阅读与探究
依据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水平运动
1:分类
类别
垂直运动 1: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概念? 2: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在地壳运动中,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关系?
垂直 运动
*更为狭义的水平运动还仅仅表现为地壳上 层岩层受到水平挤压而产生的变形变位或错位
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 地壳为什么会运动,地壳运动的 能量怎么来的?长期以来,科学 家们一直在探索有关地壳运动的 奥秘。并对地壳运动的机制提出 了几种不同的理论。目前比较盛 行的有以下几种。
1)大陆漂移学说
水 平 运 动
垂 直 运 动
地壳 运动
运动方向 对地表形态 两者的关系 的影响
水平位移, 形成褶皱 ①两者相伴发生二者 水平 包括挤压 山系或裂 相伴发生,不一定沿 运动 或张裂 谷、海洋 单纯的水平运动或垂 上升或 下沉
直运动(派生现象) ②某地某段时间内可 引起地表高 以以某种运动为主 低起伏或海 ③总体是以水平运动 陆变迁。 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地壳是变动的,地球上沧海桑 田的变化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 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 • 第1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
SINOMAPS PRESS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地质作用和含义 2、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 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知道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 同作用的结果。 4、理解三大类演示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 质循环的过程。
B D
内力作用(来源于地球内能)
地质作用
(能量来源)
外力作用(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思考
(1)内力作用有哪些表现形式? (2)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
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1、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比较
项目 分类 内 力 作 用
有些内力作用进行 慢 有些则瞬间改变地 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的影响
受热
石灰岩
受挤压
大理岩
页岩
板岩
返回
地震
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 巨大褶皱山脉
陆与陆相撞——
亚欧板块和非 洲板块板块
亚欧板块和印 度洋板块
基本观点:
※板块相互碰撞
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
海沟
海沟、岛弧链 、海岸山脉
※板块张裂
裂谷、海洋
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
洋与陆相撞——
阿留申群岛
日本群岛
台湾岛
菲律宾群岛
洋与陆相撞——
太平洋板块 和美洲板块
南板洲板块和 美洲板块
来自地球外部, 主要是太阳能, 其次是重力能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
削高填低,使 地表趋于平坦
4同时进行, 共同作用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1.岩浆活动 2.变质作用
3.地壳运动
4.地震
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岩浆活动:
(1)岩浆活动与火山喷发是一回事吗? (2)岩浆活动的结果形成了哪种岩石? (3)根据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以及我们 的经验,岩浆活动对地表形态有什么 样的影响? (火山湖、火山岛、火山锥地形)
地壳为什么会变动?引起 地壳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地质作用
地壳物质变化 自然力
内部结构变化 地表形态变化
地壳变动
一、地质作用
温馨提示:
1 发生的空间---地球上(其他天体上不是) 2 发生的原因---自然原因(人类活动不是) 3 发生的结果---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 构和地表形态发生了变化
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中,不属于地质作用的是: 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B、大寨梯田 C、岩石的断裂、错位 D、荷兰的围海造田 E、珠江三角洲的形成
2)海底扩张学说
海沟
海岭 海沟
3)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1)全球岩石圈分成多少个板块?具 体是那些?哪个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2)板块边界类型有几种?边界两侧 板块的运动方向如何?与什么不同? (3)板块碰撞挤压地区和板块张裂地 区分别形成什么地形? (4)推断喜马拉雅山、大西洋和红海 的成因?并推断它们将来的“命运”?
板块构造学说基本理论
1. 地球岩石圈被断裂带(海岭、海沟造山带 等)分割成六大板块(大板块内又分为若干 小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并处在 相对运动之中. 2.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多火山地震. 3.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形 成地表基本面貌.
相互关系
1、对立统 一关系;
来自地球内部 (本身),主 要是地球内部 的热能(放射 性元素衰变)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震
2、内力主 导作用;
3、一定的 地点或某 个时期某 一作用占 优势。
外 力 作 用
红海、大西洋
(生长边界) 陆地上形成裂谷或断层 东非裂谷带
板块相对移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板 块 运 动 对 地 表 影 响 举 例
板块张裂
(板块 碰撞 挤压 Nhomakorabea常形成裂谷或 ) 海洋
东非大裂谷 大西洋
马里亚纳海沟 东亚岛弧链; 美洲西部的科迪 勒拉山系,等等
大洋板块俯冲带附 大洋板块与 近常形成海沟 大陆板块受挤向上 大陆板块 隆起成岛弧或海岸 山脉
板块运动 板块 陆陆 碰撞 碰撞
(消 亡边 界) 陆海 碰撞
对地貌的影响
举例
形成高大山脉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陆地边界形成海岸山 南美安第斯山脉、北美落基山脉 脉 海洋边界形成海沟 海陆交界形成岛弧
太平洋西岸岛屿(如日本群岛、 台湾岛) 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
板块分离(张 海洋上形成海洋或 裂) 海岭
板块边界类型
板块边界分两类 两板块张裂分离叫生长边界(分离型板块边界);
两板块相撞挤压叫消亡边界(汇聚型板块边界);
褶皱山脉
断裂带
褶皱山脉
岩层水平运动在地表产生的地貌
板块张裂
大陆板 块张裂 大洋块 张裂
裂谷
海洋、 洋脊
板块碰撞
陆陆 碰撞
高大山脉 海沟、岛弧 海岸山脉
陆洋 碰撞
基本观点:
※板块相互碰撞
华北平原
渤海
9米
泥沙层
渤海海底的地 壳同时也在不断下 降,并且下沉的速 度与泥沙堆填的速 度相当。 黄河每年将16亿吨左右的泥沙输往下游 ,其中大 部分注入渤海,用2000多年时间即可填满渤海。为什 么渤海的形状基本未变,始终保持9米的平均深度?
试解释下列现象: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床,在台湾海峡地 层中也发现有森林植物化石,反映了该海域 过去是什么状况?
说明了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 曾经为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也就是说 陆地可以变成海洋.
沧海桑田
从地球形成至现在,地球海陆轮廓和 海陆分布一直是这样吗?为什么?
五种基本的陆地地表形态
山地 盆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岭、洋盆
洋盆
地球上的地形类型
• 从地球形成至现在,地表形态始终就这样 吗?地球现今的地貌形态是怎么样形成?
板块运动与地貌形态
板 块 交 界 处
张裂区(生 长边界)
海上—— 海洋、海岭 陆上—— 裂谷、断层
相撞挤压 区(消亡 边界)
海上—海沟 大洋板块与 交界处—岛弧 大陆板块 陆上—海岸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 陆板块—— 高大山脉
板块运动与地貌形态
岛弧 喜马拉亚山脉 海岸山脉
红海
马里亚那海沟 东非大裂谷
思考: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区考察时, 发现山中的岩石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 的化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
鱼
喜马拉雅山
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鱼类的化石
喜马拉雅地区的发现
喜马拉雅地区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
由于水土流失,黄河已成为了世 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每 年输入海洋的泥沙达16亿吨。 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1米 的长堤坝,相当于月地距离的3 倍。可是奇怪的是渤海的面积 却一直没有减小。
大陆板块与 常形成巨大的 大陆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洋板块和亚 欧板块相碰撞)
褶皱山脉
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 从地震分布图上看,地震主要分布在 哪些地方?为什么这样分布?我国的地震 多吗? •世界上大部分地震与地质构造有关,在板 块边缘地带,地壳不稳定,容易出现地震, 从图上可以看出,地震带正是处在板块交 界处,尤其是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最主要 的地震带。我国由于靠近板块交界处,所 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三)变质作用
• 岩石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壳内的热流变化 等内动力条件下,使物质内部结构、矿物成分、 构造发生变化,称为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变成 变质岩。 例如 石灰岩—大理岩 (石灰岩在高温条件下) 例如 片岩-板岩 (片岩在高压条件下)
(三)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岩浆活动
岩浆活动和地表形态
地表
火山构造示意图
火山锥
火山口
火山通道
花岗岩 玄武岩
结构致密,结晶度 好,硬度好,是很 好的建筑材料
岩浆岩
阅读与探究
依据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水平运动
1:分类
类别
垂直运动 1: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概念? 2: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在地壳运动中,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关系?
垂直 运动
*更为狭义的水平运动还仅仅表现为地壳上 层岩层受到水平挤压而产生的变形变位或错位
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 地壳为什么会运动,地壳运动的 能量怎么来的?长期以来,科学 家们一直在探索有关地壳运动的 奥秘。并对地壳运动的机制提出 了几种不同的理论。目前比较盛 行的有以下几种。
1)大陆漂移学说
水 平 运 动
垂 直 运 动
地壳 运动
运动方向 对地表形态 两者的关系 的影响
水平位移, 形成褶皱 ①两者相伴发生二者 水平 包括挤压 山系或裂 相伴发生,不一定沿 运动 或张裂 谷、海洋 单纯的水平运动或垂 上升或 下沉
直运动(派生现象) ②某地某段时间内可 引起地表高 以以某种运动为主 低起伏或海 ③总体是以水平运动 陆变迁。 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地壳是变动的,地球上沧海桑 田的变化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 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 • 第1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
SINOMAPS PRESS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地质作用和含义 2、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 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知道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 同作用的结果。 4、理解三大类演示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 质循环的过程。
B D
内力作用(来源于地球内能)
地质作用
(能量来源)
外力作用(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思考
(1)内力作用有哪些表现形式? (2)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
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1、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比较
项目 分类 内 力 作 用
有些内力作用进行 慢 有些则瞬间改变地 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的影响
受热
石灰岩
受挤压
大理岩
页岩
板岩
返回
地震
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 巨大褶皱山脉
陆与陆相撞——
亚欧板块和非 洲板块板块
亚欧板块和印 度洋板块
基本观点:
※板块相互碰撞
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
海沟
海沟、岛弧链 、海岸山脉
※板块张裂
裂谷、海洋
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
洋与陆相撞——
阿留申群岛
日本群岛
台湾岛
菲律宾群岛
洋与陆相撞——
太平洋板块 和美洲板块
南板洲板块和 美洲板块
来自地球外部, 主要是太阳能, 其次是重力能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
削高填低,使 地表趋于平坦
4同时进行, 共同作用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1.岩浆活动 2.变质作用
3.地壳运动
4.地震
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岩浆活动:
(1)岩浆活动与火山喷发是一回事吗? (2)岩浆活动的结果形成了哪种岩石? (3)根据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以及我们 的经验,岩浆活动对地表形态有什么 样的影响? (火山湖、火山岛、火山锥地形)
地壳为什么会变动?引起 地壳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地质作用
地壳物质变化 自然力
内部结构变化 地表形态变化
地壳变动
一、地质作用
温馨提示:
1 发生的空间---地球上(其他天体上不是) 2 发生的原因---自然原因(人类活动不是) 3 发生的结果---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 构和地表形态发生了变化
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中,不属于地质作用的是: 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B、大寨梯田 C、岩石的断裂、错位 D、荷兰的围海造田 E、珠江三角洲的形成
2)海底扩张学说
海沟
海岭 海沟
3)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1)全球岩石圈分成多少个板块?具 体是那些?哪个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2)板块边界类型有几种?边界两侧 板块的运动方向如何?与什么不同? (3)板块碰撞挤压地区和板块张裂地 区分别形成什么地形? (4)推断喜马拉雅山、大西洋和红海 的成因?并推断它们将来的“命运”?
板块构造学说基本理论
1. 地球岩石圈被断裂带(海岭、海沟造山带 等)分割成六大板块(大板块内又分为若干 小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并处在 相对运动之中. 2.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多火山地震. 3.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形 成地表基本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