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高一下学期期
中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
(★) 1. 关于下列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正确说法的是()
A.卡文迪什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扭秤实验测量了引力常量
B.伽利略研究力与运动关系时,利用了实验测量法
C.牛顿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力与运动的关系D.开普勒在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 2. 关于运动场上的物理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运动员手持哑铃将其从空中轻放回地面的过程中,运动员对哑铃做负功B.运动员在跑步加速过程中,跑道对运动员做正功
C.立定跳远时,运动员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不变
D.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的运动轨迹,是因为运动员对足球一直有作用
(★★★) 3. 为空间站补给物质时,我国新一代货运飞船“天舟五号”实现了2小时与“天宫空间站”快速对接,对接后的“结合体”仍在原空间站轨道运行,对接前“天宫空间站”与“天舟五号”的轨道如图所示,则()
A.对接前后“天宫空间站”运行的速度保持不变
B.对接后“结合体”受到地球的引力等于“天宫空间站”受到地球的引力
C.对接前“天宫空间站”的运行速度大于“天舟五号”的运行速度
D.对接前“天宫空间站”运行的加速度小于“天舟五号”运行的加速度
(★★★) 4. 在空中同一点沿相反方向同时水平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
小分别为和。
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当两个小球速度之间的夹
角为时,下落的高度为()
A.B.C.D.
(★★★) 5. 诗句“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中的“辘轳”是一种取水装置。
如图
所示,井架上装有可用手柄摇转的圆柱体,圆柱体上缠绕长绳索,长绳索一端
系水桶。
摇转手柄,使水桶上升,提取井水,A是圆柱体边缘上的一质点,B
是手柄上的一质点,假设人转动手柄向上提水时,手柄绕轴转动的角速度恒定,上升过程中长绳会缠绕在圆柱体上,绳子粗细不能忽略,则()
A.上升过程中重力对水桶做正功
B.向上提水过程中A点的向心加速度比B点的小
C.上升过程中水桶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
D.向上提水过程中A点的线速度比B点的大运动
(★★) 6. 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挂在O点,在O点的正下方
处有一光滑小钉子P,把细线沿水平方向拉直,如图所示,无初速度地释放小球,当细线碰到钉子的瞬间(瞬时速度不变),细线没有断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线速度突然增大
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减小
C.小球对细线的拉力突然增大
D.小球对细线的拉力保持不变
(★★★) 7. 如图为场地自行车比赛的圆形赛道。
某运动员骑自行车在赛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的半径为R,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自行车的速度大小为时,自行车受侧向摩擦力作用
B.当自行车的速度大小为时,自行车不受侧向摩擦力作用
C.当自行车的速度大于时,自行车所受侧向摩擦力的方向沿倾斜路面向下
D.当自行车的速度大于时,自行车所受侧向摩擦力的方向沿倾斜路面向上
(★★★) 8. 卫星是人类的“千里眼”、“顺风耳”,如图所示三颗静止卫星就能实现全球通信,已知卫星之间的距离均为L,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地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质量为
B.三颗静止卫星的轨道可以经过南极点上空
C.三颗静止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的大小均相等
D.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静止卫星的线速度之比为
二、多选题
(★★★) 9. 质点在n个恒力作用下做匀速运动,突然撤去其中的一个力F,其余的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则质点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匀速圆周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曲线运动D.变加速曲线运动
(★★★) 10. 质量为1.5吨的长城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恒定,受到恒定的阻力1000N,汽车速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值为36m/s,那
么当汽车的速度为9m/s时()
A.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为2000N
B.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为4000N
C.汽车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为1.5m/s2
D.汽车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为2m/s2
(★★★★) 11.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和B,质量都为1kg,它们分居圆心两侧,与圆心距离分别为,两物体与盘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圆盘转速缓慢加快到两物体刚好将要发生滑动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过程细线拉力最大为12N
B.圆盘的最大角速度为
C.当转速最大时A所受摩擦力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内
D.当转速最大时剪断细线,A和B都将沿做离心运动
(★★★) 12.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1kg的质点,在沿平行于桌面方向的恒定外力F作用下,以初速度v0=10m/s从A点开始做曲线运动,图中曲线是质点的运动轨迹。
已知在4s末质点的速度达到最小值v=6m/s,到达B点时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垂直,则()
A.外力F的方向与初速度的反方向成θ,且sinθ=0.6
B.质点所受外力F的大小为2N
C.质点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保持不变
D.质点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7.5m/s
三、实验题
(★★★) 13. (1)在用描点法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如下图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的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有。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
C.记录小球经过不同高度的位置时,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D.将球经过不同高度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某次实验画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如下图中曲线,A、B、C是曲线上的三个点
的位置,A点为坐标原点,得到如图所示坐标。
取,A到B的时间 ______ s,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v= ______ (结果可以用根号表示)。
(★★★) 14.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向心力与线速度关系”的探究,将小球用质量不计的细线系于固定在铁架台上的力传感器上,
小球的下端有一宽度为d的很短的遮光片,测得小球的直径为D、线长为L,
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为d,如果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遮光时间为t,则小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v= ___________ ,向心加速度 ______ 。
(2)小球通过光电门时力传感器的示数为,改变小球释放点的高度,多次操作,记录多组、的数据,作出的图像,如果图线的斜率为,则小球
(含挡光片)的质量为 ______ 。
(用已知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如上操作,结果发现向心力的理论值总大于F,则主要原因是。
(填
选项前字母)
A.小球的质量偏大B.小球不是由静止释放的
C.测量的速度大于小球实际速度D.小球运动过程中受阻力的作用
四、解答题
(★★) 15. 2020年12月19日,中国“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交接。
一位勤
于思考的同学,为未来探月宇航员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在月球表面以初速度v0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远小于月球半径)。
通过查阅资
料知道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若物体只受月球引力的作用,请你求出:
(1)月球的平均密度;
(2)宇宙飞船环绕月球表面运行时的第一宇宙速度。
(★★★) 16. 年月日,岁的中国选手苏翊鸣夺得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
男子大跳台金牌,为国家争得荣誉。
现将比赛某段过程简化成如图所示的运动,苏翊鸣从倾角为α=37°的斜面顶端点以v0=15m/s的速度飞出,且与斜面夹角
为θ=53°。
图中虚线为苏翊鸣在空中的运动轨迹,且A为轨迹上离斜面最远的点,为在斜面上的落点,已知苏翊鸣的质量为(含装备)。
重力加速
度取,不计空气阻力。
(sin37°=0.6 cos37°=0.8)求:
(1)从运动到A点所用时间;
(2)之间的距离.
(★★★) 17. 小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
质量为m=0.4kg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当球某次
运动到最低点时,绳恰好受到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被拉断,球以绳断时的速度
水平飞出,球飞行水平距离x=1.2m后落地,如图所示,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
高度h=1.4m,手与球之间的绳长l=0.6m,重力加速度g取10m/s 2。
忽略手的
运动半径和空气阻力。
(1)求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
(2)问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多大;
(3)保持h不变,改变绳长,使球重复上述运动,若绳仍在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断掉,要使球抛出的水平距离最大,绳长应为多少?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
(★★★) 18. 如图甲所示,竖直面内有一圆弧轨道BC,下端C点与光滑水平地面CD相切。
轨道的上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37 °,圆弧轨道半径为R=5m,与水平轨道相切于点C。
现将一质量为1Kg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的A点以v0=3m/s的初速度水平向左抛出,恰好从B点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沿着圆弧轨道运动到C点,滑块在圆弧末端C点对轨道压力Nc=38.8N;之后继续沿水平轨道滑动,经过D点平滑滑上质量为
M=1Kg,足够长的木板上。
图乙为木板开始运动后一段时间内的图像,重力加速度g取,不计空气阻力和木板厚度。
sin37°=0.6 ,cos37°=0.8求:(1)抛出点到水平地面的高度;
(2)小滑块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
(3)全过程中木板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