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四头肌断裂并大腿肌疝诊疗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四头肌断裂并大腿肌疝诊疗技术
股四头肌断裂在所有肌肉、肌腱断裂中占第2位,多发生于40岁以上成年人。
股四头肌断裂大部分为一侧断裂,双侧断裂者极罕见。
该病除由单纯创伤造成外,与能够引起股四头肌腱退变的多种系统性疾病密切相关,但也偶见于健康的成年人。
股四头肌断裂主要发生在髌骨远端的髌腱及近端的股四头肌腱2个部位,髌腱断裂的发生率较低,且多发生于40岁以下年龄段。
早期诊断与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晚期治疗效果较差。
一、病因
1.发生率单侧断裂与各种类型膝关节损伤相比要少见,而双侧断裂更为少见。
股四头肌腱断裂较多见,但往往容易误诊。
如上所述,该病常发生于40岁以上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且可发生于任何一个年龄段。
Siwek与Rao曾报道69例,发现88%患者为40岁或40岁以上。
目前所知最年轻的一例患者为13岁瘫痪少年,在长期被动活动膝关节后出现股四头肌断裂。
相比较,部分断裂多见于年轻的运动员。
Raatikainen等报道,其发病的平均年龄为28岁。
部分及完全断裂的患者均以男性为主。
2.解剖学基础股四头肌是由股直肌、股中间肌及股内、外侧肌4块肌肉组成的肌肉群,各肌均有单独的起点,在下
部融合为一坚强的股四头肌腱,止于髌骨,并向下延伸为髌腱。
股四头肌肌腱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股部内、外侧纵弓、髌周动脉环上极及股直肌营养动脉的下行支。
这些动脉均发出分支从上、下、内、外集中指向肌腱下部中心,其边缘血管丰富,越靠近中间血管越稀少,呈向心性分布。
在髌骨上极1~2cm之间的区域血管较少,是肌腱断裂的好发部位,特别是股内侧肌与股外侧肌结合处及股中间肌腱的中1/3部血管分布极稀少。
Peterson等研究发现,股四头肌腱内有一30mm×15mm大小的卵圆形无血管区,可能对于肌腱的退变具有重要影响。
3.致病因素可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多因跌倒,或坠落时足部着地,膝关节呈半屈曲位,股四头肌突然猛烈拮抗性收缩导致。
Harkness证明纵向应力在30kgf/mm²(1kgf/cm2=9.8×10*Pa)以上可导致正常的肌腱断裂,而大多数肌腱在断裂之前已处于退变的病理状态。
许多因素可导致股四头肌腱的退变,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慢性肾衰、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肿瘤等全身性疾病;同时也与既往有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切开术、多次膝关节内激素注射以及髌骨对位不良等局部因素密切相关。
二、临床表现
急性期损伤的患者往往因跌倒或坠落所致的膝部剧烈
疼痛、肿胀、功能活动受限而来就诊,但部分年轻患者可能存在髌骨前下方的慢性疼痛史。
特别应注意询问中老年患者是否伴有糖尿病、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症等系统性疾病。
体检见膝上部肿胀明显,皮下瘀血,可于髌骨上方触及横行皮下凹陷,也可能因肿胀明显而无法触及,应仔细触诊,以免误诊为单纯软组织损伤。
部分患者可于大腿中段触及一实质性包块,这是因为近端断裂的肌肉收缩后,由破损的筋膜突出到皮下而形成大腿肌疝。
完全断裂者,无法伸直膝关节,部分断裂者可能不受影响。
应做双侧对比,以排除双侧同时断裂。
损伤处于非急性期者,诊断较为困难,容易误诊。
股四头肌断裂的患者,尤其是年老的患者,可能被误诊为脑卒中、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
许多患者也仅被认为是膝关节扭伤,而未给予适当的治疗。
随着肿胀及疼痛的消退,股四头肌功能下降,甚至瘫痪。
患者可呈现膝关节伸直型僵硬,并髋关节代偿性抬高的特有的摆动步态,并有可能频繁出现膝关节交锁。
这可能与股内侧肌断裂,无法在膝关节伸直最后的10°~15°,完成“扣锁动作”有关。
除股四头肌运动功能及膝腱反射减弱以外,其他体检正常。
主动伸膝关节障碍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
三、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应摄双侧膝关节侧位片及髌骨轴位片加以对比。
侧位片可见股四头肌腱软组织阴影的消失和髌骨移位等异常,股四头肌腱断裂,髌骨向下移位,而髌腱断裂则相反。
根据Insall和Savalti比值法:屈膝30°测量髌腱长度,即自髌骨下极至胫骨结节顶点上缘,再测量髌骨最长对角线的长度,两者之比其正常值为0.8~1.2,>1.2为高位髌骨,小于0.8为低位髌骨。
另外,可见髌骨上缘向前侧倾斜。
轴位片可见“牙齿征”,在髌骨与股四头肌结合处有牙齿状竖脊形骨赘,可在膑骨前缘看到。
2.MRI检查在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无法确诊的情况下采用,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可见股四头肌腱不连续,周围组织有出血或水肿。
四、治疗
1.保守治疗适用于部分断裂,膝关节伸直位石膏制动3~6周。
后期行直腿抬高功能锻炼10天,如患者未感不适,可拆除外固定,屈伸膝关节以增强股四头肌肌力。
2.手术治疗
(1)新鲜股四头肌断裂修补术:
1)Scuderi法:取膝关节前正中切口,显露断端,修剪肌腱断端直到健康组织;伸直膝关节使两断端靠拢,用粗丝
线间断缝合;在断端近侧2cm切取一“A”形股四头肌肌腱前层三角腱瓣,基底宽5cm,边长7.5cm,厚3~4mm,向远侧翻转,遮盖断端缝合;用钢丝在肌腱两侧用Bunnell抽出钢丝缝合法行减张缝合,远端钢丝在髌骨两侧穿出皮肤,固定在皮外纽扣上。
2)髌骨穿孔缝合法:适用于股四头肌腱在髌骨上完全撕脱,而无肌腱附着者。
可在髌骨钻孔将近端缝线穿过骨孔打结固定;可钻3~4孔,孔间距约1cm;也可做三角腱瓣翻转加强。
钻孔时注意不要紧靠髌骨前面,而致其倾斜。
术后处理:膝关节伸直位制动6~8周,同时行股四头肌收缩运动,有钢丝者可抽出,逐渐锻炼屈膝。
3个月后,屈膝可达90°。
(2)陈旧性股四头肌断裂修补术:适用于股四头肌腱陈旧性损伤,断端间隙>2.5cm,不能直接缝合者。
术前应先行牵引,使肌腱松弛延长。
以Scuderi法取同样大小全层腱瓣,在冠状面将其切开,前半层占1/3厚度,后半占2/3;向下牵拉腱瓣,用丝线或取扩筋膜条将肌腱断端间断缝合;将前半腱瓣向远侧翻转缝合,再将三角形切口尖部间断缝合,后半腱瓣修补剩余缺损;可用Bunnell抽出钢丝缝合法减张缝合。
术后处理同新鲜损伤。
(3)缝匠肌替代股四头肌重建术:适用于股四头肌损毁严重,无法进行修复,伸膝障碍的患者。
具体方法如下:
①于大腿中、下1/3交界处前内侧,经内收肌结节前缘至胫骨结节内下2cm做弧形切口,向外分离皮瓣至髌内侧1.5cm 处,向内侧游离缝匠肌中下1/3段,注意保护血管神经,止点不切断。
②行髌股韧带外侧松解:于髌骨外侧约1cm做纵切口,切开股外侧肌扩张部及关节囊纤维层,切取一长10cm、宽1cm骼胫束条备用。
③缝匠肌前移固定:于髌前做一“U”形肌腱膜骨膜瓣,蒂部在内侧,上下宽约2cm,切至皮质骨,从外向内侧锐性剥离肌腱膜骨膜瓣。
暴露皮质骨,用骨凿凿成麻点状。
④于髌韧带止点稍上方,稍加分离髌韧带,髌韧带内侧0.5cm处(根据Q角大小决定距离),并于外侧紧贴髌韧带同一水平各凿一骨槽,骨槽大小约3mm×6mm,再将两侧骨槽凿通为骨性隧道。
⑤取前述骼胫束条,折叠成宽0.5cm 双层条,穿骨性隧道围绕缝匠肌肌腱及髌韧带,拉紧两端缝合固定,以缝匠肌牵拉轴恰好经过髌骨中点为准。
⑥将游离的缝匠肌移至髌骨前,用“U”形肌腱膜骨膜瓣固定。
固定时应屈髋45°、屈膝90°位,将该瓣外侧游离端与髌骨外缘、股四头肌扩张部牢固缝合,肌腱膜骨膜瓣上下缘与缝匠肌间断缝合。
术后处理:以屈髋45°、屈膝10°放置于托马斯架上。
3天后解除架上固定,被动屈膝至90°,同时做伸膝运动。
10天后逐渐加大屈髋屈膝角度。
3周后可下地行走锻炼。
同时在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伸直髋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