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滕州市暴雨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GIS的滕州市暴雨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摘要:滕州市地理位置偏南,自然环境复杂,容易遭受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为此,本文运用GIS技术,结合地形地貌、降雨等环境因素,对滕州市暴雨灾害的风险展开评估,最终将该区域划分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低风险区”三个区域。
一、前言
暴雨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不仅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也给生态环境带
来极大的影响。
针对暴雨灾害,科学的风险评估和区划对于降低其危害至关重要。
GIS技
术因其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成为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的有力工具。
本文以滕
州市为例,结合地形地貌、降雨等环境因素,采用GIS技术进行暴雨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区划。
二、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本文所用数据主要来自滕州市水利局和气象局。
其中包括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雨量站的分布等信息。
首先将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筛选和数据清理,得到
能够进行分析的原始数据。
三、环境因素分析
1、地形地貌
滕州市地处山区,除少部分平原外,大部分区域是丘陵和山地。
这种地形地貌决定了
滕州市不同地区在遭受暴雨灾害时的不同风险等级。
为此,本研究以滕州市海拔高度分布
图作为地形地貌的依据,将该区域划分为不同的高度范围,包括低海拔区、中海拔区、高
海拔区。
2、降雨情况
降雨是暴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对降雨量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收
集了滕州市气象局的降雨数据,以年均降雨量作为降雨指标。
通过分析降雨数据,得到滕
州市不同地区在降雨量上的差异。
四、灾害风险评估
1、风险因素确定
根据地形地貌和降雨情况,本研究选取了包括地形高度、降雨量和坡度等几项因素进
行评估。
其中地形高度和降雨量作为主要评估因素,坡度作为部分参考因素。
通过对不同
评估因素进行量化处理,得到了各因素的具体数值。
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不同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灰色关联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评估方法,它基于灰色数学理论创建,能够在样本数少、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预测和决策。
3、灾害风险等级划分
在进行综合评估后,本研究得到了滕州市不同地区的暴雨灾害风险值。
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将其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高风险区为灾害风险值最高的区域,中风险区为灾害风险值次高的区域,低风险区为灾害风险值最低的区域。
六、结论
本研究通过采用GIS技术,对滕州市暴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区划。
通过分析地形、降雨等环境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不同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将区域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最终确定了暴雨灾害的风险区划。
这一评估结果可以为滕州市灾害防护和应急预警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