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原理归纳(20110329)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系观点
原理名称
原理内容
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Nhomakorabea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名称
原理内容
方法论要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物质决定
意识原理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对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整体和部分
辩证关系原理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规律客观
性原理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创造和消灭,不可违抗。)违背规律就要受规律惩罚。
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创造和消灭,不可违抗,)(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发展观点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和
实事求是的统一。)
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要求我们在观察分析问题时既看到内因(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又看到外因(对外因作一分为二的分析),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意识能动
作用原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
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要重视量的积累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
(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质的飞跃,促成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思,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作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重视科学的理论指导。)
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即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内外因辩证
关系原理
事物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原理名称
原理内容
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Nhomakorabea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名称
原理内容
方法论要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物质决定
意识原理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对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整体和部分
辩证关系原理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规律客观
性原理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创造和消灭,不可违抗。)违背规律就要受规律惩罚。
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创造和消灭,不可违抗,)(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发展观点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和
实事求是的统一。)
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要求我们在观察分析问题时既看到内因(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又看到外因(对外因作一分为二的分析),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意识能动
作用原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
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要重视量的积累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
(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质的飞跃,促成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思,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作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重视科学的理论指导。)
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即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内外因辩证
关系原理
事物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