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参考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不是疾病,而是许多颅脑疾病共有的临床病理综合症。
颅内压增高是指当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导致颅内压持续超过200mmH20,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等三大病症时。
一、概述:颅内压的形成、调节与代偿
成人的颅腔是由颅骨形成的半密闭的体腔,容积固定不变,约1400—1500ml。
颅腔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
三者与颅腔容积相适应,使颅内保持一定的压力。
1、颅内压: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颅内的脑脊液介于颅腔壁与脑组织之间,通常用脑脊液的静水压代表颅内压。
成人正常颅内压为70—200mmH20,儿童为50—100mmH20。
2、颅内压的自身调节与代偿
(1)、正常颅内压有一定的波动范围,可随血压、呼吸的波动有细微的波动。
(2)、颅内压的调节主要依靠脑脊液量的增减来实现。
当颅内压增高时:首先是部分脑脊液被挤入脊髓蛛网膜下腔,此时脑脊液分泌减少,而吸收增加,使颅内脑脊液量减少,来保持颅内压的平衡
当颅内压降低时,脑脊液分泌增加而吸收减少,使颅内脑脊液量增多以维持颅内压不变。
但是,脑脊液的代偿容积是有限的,仅占颅腔容积的10%,足以应付正常生理状态下的颅内空间的变化。
(3)、当颅内压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超过了其临界点,其生理调节能力将逐渐丧失,最终产生严重的颅内压增高。
二、病因
1、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
各种原因导致脑水肿;脑脊液的分泌、吸收失衡或循环障碍导致脑积水;各种原因引起脑血流量增多。
2、颅腔容积缩小
颅内占位性病变;先天性狭颅症;颅底凹陷症;大片颅骨大面积骨折。
三、病理生理
1、颅内压增高的后果对脑血流量的减少和脑疝。
脑血流量=平均动脉压—颅内压
脑血管阻力
脑的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正常脑的灌注压为9.3~12kPa(70—90mmHg),当生理调节功能丧失,形成脑疝。
脑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