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综合实践课程计划模版(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高中综合实践课程计划模版本通知旨在深化素质教育理念,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并结合学校特色,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安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遵循素质教育理论,致力于深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理解,创新学习方式。

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积极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评价体系,强调综合、实践与活动三大要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造我校办学特色。

二、时间安排
鉴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本学期采用“2+1”的弹性课时制,结合七、八年级与九年级的具体需求,灵活安排课时。

教师需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指导班级或小组活动。

在需要实地考察时,可与其他学科课时相结合,或集中几周时间于一天内完成。

三、实施策略
1. 结合学科教学: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应敏锐捕捉研究价值的问题,将其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

鼓励教师挖掘活动素材,促进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度融合。

2.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培养其研究精神,通过赏识活动课等形式,提升学生自我认知和人际沟通能力。

3.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焦点,以个性化方式深入探究,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 结合传统节日:利用传统节日教育资源,开展相关综合实践活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优良传统。

5. 结合学校工作: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及校本课程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评价体系
1. 强调课程、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同时将评价视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

2. 重视评价的过程性: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参与程度等,通过及时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3. 倡导评价的多样性: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对象和方法,如自评、同学评、教师评等,注重定性描述与过程评价。

4. 注重评价的宽容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宽容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得失,强调评价的教育和激励功能。

5. 关注评价的反思性:通过问卷、辩论会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同时教师通过撰写案例进行教学反思,实现教学相长。

2024年高中综合实践课程计划模版(二)秉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工作导向,紧紧围绕课程改革深化和教学质量提升这一核心任务,恪守科学发展原则,持续强化研究、指导、管理、服务职能,构建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进一步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深度和质量。

在工作布局上,我们将针对课程实践中学校面临的难点与重点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逐步推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
发展。

探索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路径,全面推动课程在全校范围内的有序实施和深入探索。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积极发掘和总结学校现有的资源和成功经验,提炼并形成我校独特的教育特色。

以下为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的具体规划:
一、高一年级劳动与技术课程依据《劳动与技术》教材设计教学,鼓励开发自编教材或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相关方案需报学校教科室备案。

每周安排一课时。

二、高三年级劳动与技术课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劳动与技术》教材为辅进行教学设计。

每周安排一课时。

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积极落实课程常规,夯实课程实施基础
1. 理性分析学校实际情况,引导教师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研究,确保课程计划的落实。

2. 组织多种形式的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推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发展。

3. 完善教研组建设,优化师资配置方式。

积极推进学校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的建设,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4. 广泛征集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形成的优秀经验,举办相关的评比活动(如教师案例、课堂指导设计、计划总结等),丰富我校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5. 持续开展教学实践周活动。

6.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

(二)开展多项教研活动,提升课程理解水平
1. 继续开展以再学习课改理念、再反思课改行为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的研讨活动。

2. 引导教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素养的提升,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增强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

3. 坚持定期举办教研活动和不定期的主题沙龙研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平台。

4. 引导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增强对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科学指导教学工作。

5. 密切关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

(三)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1. 稳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式的课程实验,针对影响课程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行动研究,为课程整体推进提供参考。

2. 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重点项目的研究,引导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创建课程与教学特色。

3. 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研究,完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4. 跟踪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024年高中综合实践课程计划模版(三)秉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本部门将继续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工作核心,紧紧围绕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坚守科学发展的原则。

在持续优化的教研活动中,本部门将持续强化“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职能,推动构建一
个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质量和水平。

以下是具体工作计划和安排:
一、工作思路
1. 紧密围绕课程改革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逐步引导学校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建设。

2. 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全面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全校范围内的有序开展和深入探索。

3. 深入挖掘并总结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资源和成功经验,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模式。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根据省、市教育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具体安排如下:
1. 高一年级的劳动与技术课程以《劳动与技术》教材为基础,同时鼓励开发自编教材或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相关方案需报备学校教科室。

2. 高三年级的劳动与技术课程以《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为主,《劳动与技术》教材为辅,每周安排一课时。

三、主要工作
(一)落实课程常规,巩固课程实施基础
1. 理性分析我校实际,引导教师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研究,确保课程计划的落实。

2. 开展多样化的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全面发展。

3. 完善教研组建设,优化师资配置,积极推动学校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的建设,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4. 广泛征集并组织评比课程建设中的优秀经验,丰富我校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5. 持续开展教学实践周活动。

6.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

(二)组织教研活动,提升课程理解
1. 继续开展以“再学习课改理念,再反思课改行为”及“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深入学习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管理》等文件,提高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认识。

2. 引导教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信息素养,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

3. 定期举办教研活动和主题沙龙,为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

4. 引导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增强教学实践的理解和指导能力。

5. 关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

(三)开展研究工作,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1. 稳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团队,围绕关键性问题开展行动研究,积累经验,为课程发展提供参考。

2. 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应用,引导学校创建特色课程与教学。

3. 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学生学业评价。

4. 关注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