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湿地沼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白山区松花江流域的白江河泥炭沼泽地,在距今8000—5000年曾经是森
林一草甸广布的洼地,5000年以来通过陆地沼泽化过程扩展而成。图8示意
5000年以来白江河泥炭沼泽的演化过程。据此完成14~16题。
14.推测现阶段白江河泥炭沼泽的主要水源补给和排泄方式分别是
A.降水、蒸发
B.地下水、蒸发
C.降水、地表径流 D.地下水、地表径流
(1)分析M地区排水后能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2)分析罗马时代和17世纪对M地区湿地开垦结果存在差 异的原因。
(3)推测M地区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案】(1)与英国大部分地区相比,该地区降水量较少,光照条件较好。 地势低平,利于耕作。大部分为沼泽,土层深厚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情 况
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 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 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来水多,去水少 来水多,去水多
湖泊 湿地
(1)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水体沼泽化:湖泊沼泽化、河流沼泽化
若尔盖湿地
隶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四川省北部
“川西北高原的绿洲”
《中国国家地理》评选的最美
的六大沼泽湿地中,位列首位
珍稀鸟类丹顶鹤 濒危物种黑嘴鸥等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辽河三角洲
海的涤荡与滩的积沉 碱的渗透与盐的浸润
扎龙湿地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乌裕尔河下游, 已无明显河道,与苇塘湖泊连成一体, 然后流入龙虎泡、连环湖、南山湖,最 后消失于杜蒙草原。
举例:浅湖沼泽化
水生植物或湿生不断生长 死亡 沉入湖底堆积形成泥炭 泥沙不断淤积 湖面萎缩,水深变浅 水生植物或湿生继续扩张 形成沼泽
陆地沼泽化:森林沼泽化、草甸沼泽化
地势平坦、低洼 地下水位高和排水不畅的地段 土质黏重,有冻土层隔水 林下松散的植物枯枝落叶层的不断 积累
地势低洼 地表常年过湿,或地下水位高 有机残体难以分解慢,土壤肥力下降 草甸植物逐渐减少,要求养分较少的 喜湿密丛型莎草科植物逐渐增多
沼泽的改造利用——利用沼泽植物
芦苇也是一种经济价 值较高的经济植物。
芦苇杆中纤维素含量较高, 可以用来造纸,人造纤维 以及制作芦笛、芦席和建 材。 芦花可以制作扫帚,芦苇 种絮可以用来充填枕头, 苇叶可以包粽,用途有很 多种。 芦苇生物量高,上面所提 及的芦叶、芦花、芦茎、 芦根、芦笋均可用作畜牧 业,饲用价值较高。
泥炭地在农业、工业、化工、能源等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在农业方面,泥炭可用于制 作各种腐殖酸类肥料、营养 土等; 在工业方面,由于泥炭含有 半纤维素、纤维素等多种有 用物质,可广泛应用于建筑、 能源、化工等方面; 在能源方面,泥炭作为燃料 使用历史悠久。由于泥炭具 有含硫低、对空气污染小等 优点,所以在能源短缺情况 下,也可作为燃料使用。
(2021年海南卷)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密西西比河发源于海拔450米的艾斯塔卡湖,长3700多千米,纵贯美国中部,在路易斯安那州注入墨西哥 湾。流域内有众多的湖泊、茂密的森林,广布着小麦、大豆、玉米和棉花带。21世纪以来美国湿地已由最 初的87万平方千米减少到43万平方千米,目前路易斯安那州的沿海湿地正以130平方千米/年的速度在流 失。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导致路易斯安那州沿海湿地减少的原因。
沼
湿 地
泽 的 功
能
具有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调节径流 维护生物多样性 维持生态平衡 降解污染物
沼泽的改造利用——开垦成农田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 业系统
农业、林业、渔业结合 在独具特色的沼泽洼地 中巧妙利用垛形土地的 湿地生态农业系统 已有上千年的造田耕作 历史。 (奚鸣君 摄)
沼泽的改造利用——综合利用沼泽中的泥炭
[小题1]长白山地处季风区,降水是当地主要的补给水源,BD错误;由图可知,在 白江河泥炭沼泽发育过程中,河流逐渐发育,且切入泥炭沼泽地,起到排水作用。 主要排泄方式是地表径流,C正确;当地纬度较高,蒸发较弱,A错误,故选C。 [小题2]相对平坦的地势易积水,①正确;温凉湿润的气候降水量较大,蒸发较弱, 且有一定湿地植被生长,利于泥炭沼泽的发育,④正确;由图可知,白江河泥炭沼 泽以底泥、泥炭为主,土质黏重,③错误;该区域泥炭沼泽的植被不如周边植被高 大茂密,②错误,故选B。 [小题3]陆地沼泽化的两种基本形式是森林沼泽化和草甸沼泽化。其通常是由于地 下水位上升,导致原来地处洼地的森林、草甸等最终发育成泥炭沼泽。由于地下 水位上升,使得洼地地表长期处于过湿状态,森林逐渐被草本植被替代,草本植物 大量繁殖,形成苔藓沼泽,即森林沼泽化;地表长期处于过湿状态,特别是河水泛 滥及临近水体沼泽化的影响,使潜水位升高或地下水出露造成草甸的过度湿润, 以致低洼处水分积聚,土壤中形成厌氧环境,死亡有机质在厌氧菌作用下,缓慢 分解而形成泥炭层,即草甸沼泽化,A正确;气候干湿交替、地壳持续抬升、河流 阶地增多都不会使得洼地地表长期处于过湿状态,BCD,故选A。
湿地——沼泽
三江平原湿地
01
02
目录
03
04
沼泽
地表过度湿润 长有湿生植物 泥炭堆积
泥炭 植物残体在水中缺氧的条 件下,弱分解或几乎没有, 逐年积累而形成的物质。
沼 形成 泽 的 形 成 与 类 类型 型
温湿或湿冷的气候+平坦或低洼的地形
水体沼泽化:湖泊沼泽化、河流沼泽化 陆地沼泽化:森林沼泽化、草甸沼泽化
(2)M地区湿地面积广,地势低,抽(排)水工程量大,对动力要求高。 罗马时代以人力、畜力为主,排水能力有限,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 采用风力排水,排水能力大幅度提高,加之水利工程技术进步,湿地得到成 片开垦。
(3)由于长期种植,土地肥力渐趋下降,作物病虫害增多。经常的排水和 耕作,使表土流失并淤塞排水沟。化肥、农药的使用,污染水、土环境。
低位、中位、高位沼泽
温湿或湿冷的气候+平坦或低洼的地形 常规情况
多
地表径 流汇入
降 水
蒸 发
少
沼泽
下
渗
冻土层
少
少
地表径 流汇出
2018全国卷
特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殊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 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
(2)“720高地”建设:对720亩鱼塘进行地形改造、湿地修复、环境整治,建 成“720高地”。“720高地”的维护:加强生态修复,可以增加海洋生物资源、增 加植被覆盖率;加强生态管理,可以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组织农业生产, 养殖用水净化后确保达标排放。
(3)对当地栖息地面积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栖息地面积减少的原因采 取针对性措施;以条子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为核心,保护滨海 种质资源库和湿地生物的多样性,修复滨海生态湿地;通过观鸟、护鸟以及 科普宣传,提高普通民众保护滨海湿地、重要水禽栖息地的生态意识,同时 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持续维护
(1)分析导致当地候鸟栖息地减少的原因。
(2)说明“720高地”建设与维护的具体做法。
(3)该地恢复鸟类栖息地的成功实践,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 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请你拟定 一个经验总结提纲。
(1)海平面上升,涨潮时水位升高,淹没栖息地;植被减少,候鸟食物来源 不足;农业围垦占用湿地,沿海地区的盐业、渔业、旅游业等行业发展导致 栖息地受到破坏。
(2021·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阴影示意的M地区曾经是湿地(沼泽),年降水量是年蒸发量的1.2~1.5倍,远低于英国西部和北部。 在罗马时代,人们对M地区湿地进行了排水尝试,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该地引入荷兰风车与水 利工程技术,湿地得到成片开垦。经过几百年的开发,M地区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 也存在诸多问题。
沼泽的改造利用——考古价值
泥炭地凉爽与近乎无氧的环境不利 于微生物活动,许多有机材料在泥 炭沼泽中可得到良好保存,因此泥 炭沼泽也是考古热点地区。 泥炭地中出土的最著名考古证据是 “泥炭鞣尸”——经过泥炭地自然 干尸化处理的人类干尸。目前人类 发现的最古老泥炭鞣尸形成于大约 1万年前。与绝大多数古代人类遗 体不同,泥炭鞣尸往往能保留皮肤 和内脏等软组织。泥炭地的自然条 件不但有利于保存尸体,还会对尸 体进行天然鞣制(鞣制可使皮制品 的柔软皮革变得坚硬耐磨)。
读图:相对低矮
15.白江河泥炭沼泽发育的有利条件为
①相对平缓的地势 ②高大茂密的植被
③疏松肥沃的土壤 ④温凉湿润的气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粘重
16.原洼地的森林、草甸等发育成泥炭沼泽,
主要是由于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壳持续抬升
C.气候干湿交替 D.河流阶地增多
回顾沼泽成因,森林沼泽化、草甸沼泽化与地下水位上升、地表过湿润相关
参考答案:自然原因:全球气侯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墨西哥湾沿岸地壳(构造) 沉降等原因导致湿地被淹没:海潮侵蚀,海岸后退。(6分)
人文原因: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占用湿地:上游用水量增加及水利工程建设等 原因导致输入下游的泥沙量减少,(4分)
(2022·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条子泥湿地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滨海湿地核心区,拥有面积广阔的潮间带滩涂,是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理想 栖息地。每年春秋迁徙季,大量候鸟在此停歇。但由于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候鸟栖息地严重减少。为 给候鸟就近找一块合适的歇脚地,当地将靠近海边原用于围垦养殖的720亩(1亩≈666.67平方米)鱼塘,经过生态修 复和改造,变成了能够满足各种候鸟需求的高潮位栖息地。“720高地”建成后来条子泥停留的鸟儿越来越多,候鸟 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左图)。右图示意条子泥湿地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