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的发展来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米的发展来历?
大米(Rice),亦称稻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食物。
大米含有稻米中近64%的营养物质和90%以上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
历史发展
湖南道县与江西万年县考古发现,约一万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种植食用,新石器以前人类应该是口腔咀嚼全稻原谷。
在长江下游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存在稻作证据。
大米历史上最早的种稻人是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早在7000年前,中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
长江中下游河姆渡文化在约七千年以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杵臼发明被应用,人类知道清理分离不益食的谷壳与米糠。
此后不久应该发现用水淘洗是一种更高效的去杂清理工序,淘米工序的高效去菌除氧化糠层及尘埃,人们仍在延用,杵臼制米装备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仍有使用。
十九世纪未辊式米机被发明,碾米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二十世纪中期喷风米机问世,碾米效果得以较大的改善。
而瑶珍粮油有限公司的大米就是在道县旁边的江华瑶族自治县种植的原始稻米,其传承了几百年的中华原始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