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网通信电源系统设计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
Special Technology
I G I T C W 专题
100DIGITCW
2020.07
0 引言
当前通信网根据功能构成、结构,可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即交换、传输以及用户接入网。
接入网是连接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对运营商的业绩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接入网的建设也是运营商重点关注的热点,通信电源系统的设计是接入网建设的重要一环。
1 接入网通信电源系统
1.1 接入网通信电源系统供电方式
根据有关部门提出的标准需求(YD/T1051-2018-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需求)。
不同的电源系统构成了不同的局或站。
供电方式有三种典型,即分散式、集中式以及混合式。
集中式:交、直流供电系统均集中设置。
这种供电方式的好处在于集中管控,便于抢修和维护。
设计重点要考虑供电设备方案冗余,以及各种线材的选择。
分散式:在组成与要求方面也集中供电式一样,各个直流供电系统,要分敢楼层进行设置,或是根据有关设备的系统做好设置工作。
地点也比较灵活,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与通信设备在一起。
优点是系统可靠性较高,利于通信设备的扩容,出现故障一般是局部,影响小。
混合式:混合供电是根据具体环境,组合使用电、风、光、油和储等供电方式。
该方式的混合风、光的供电,污染较少,绿色环保,在光缆中继站和微波无人值守中继站使用具有较大的优势。
1.2 接入网电源设计的组成
接入网电源设计包括局(站)外和局(站)内两块内容。
局(站)外主要包括交流电的引入、建筑物防雷地网等设计;局(站)内主要包括交流配电、高频开关电源、不间断电源、铅酸或锂电池组、防雷接地等设计。
2 局(站)外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
2.1 交流引入
交流引入电缆宜埋地引入,避免架空方式入局(站)。
在埋地引入遇到问题时,需要把电源系统第一级过电压保护设备的防护等级进行提升。
当金属护套电缆进入时,需要做好接地处理。
而无金属外护套的,电缆可以穿钢管,直接做好埋地引入工作,主要是在其两边,做好接地保护即可。
2.2 地网敷设
在建筑物周围,做好接地工作(环形体)。
机房接地引入线,需要由外调环形接地体引入并做好总汇连通的工作,MDF 架接地母线就近由总接地汇流排接地。
2.3 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若局站选址为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可通过增加化学降阻剂、选用ZGD 型低电阻接地模块或采用换土法等降低土壤电阻率。
3 局(站)内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
3.1 容量估算
对于模块局、基站和综合接入机房来说,只需把通信的直流负荷折算到给它供电的整流器输入功率,加上机房专用空调及机房照明负荷功率,再考虑检修等临时性用电,汇总之后就是该局(站)的交流负荷。
从投资和设计角度看,交流和直流配电单元宜考虑按远期需求而配置,整流器、逆变器单元和蓄电池宜考虑按近期负荷而配置。
电源系统第一级过电压保护设备由于现在通信技术发展快,很多新建局(站)相关专业无法预计远期设备的用电量。
此时电源设计应根据配线架的容量、业务比例,并考虑适当裕度,推算出终期的直流负荷。
3.2 交流配电箱
交流配电箱应具有手动的市电/油机转换开关,该
接入网通信电源系统设计探讨
张弛龙
(中网联通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61)
摘要:接入网是为通信业务提供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与用户联系最为紧密,作为接入网动力支撑的电源系统是接入网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电源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工作。
文章参考相关行业规范标准,根据接入网实际工程建设情况,理论结合实际,对接入网通信电源工程设计和优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接入网通信电源设计doi :10.3969/J.ISSN.1672-7274.2020.07.055中图分类号:TN915.6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20)07-0100-02
作者简介: 张弛龙(1968-),男,湖北仙桃人,通信专业高级工程师、企业管理专业高级经济师、通信与广电工程专业一级建造师,清华大学MBA ,研究方
向为通信建设及管理。
Special Technology
专题技术
DCW
101
数字通信世界
2020.07
转换开关应采用具有电气和机械联锁的切换装置。
在满足本期工程的同时,应预留开关电源所需分路,便于实现电源设备更新或扩容时不引起系统供电中断。
交流配电箱应做好防雷设计。
3.3 开关电源容量选择
根据《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电源系统整流模块根据N+1冗余配置原则,N 为主用整流模块数量。
式中,为原通信设备实际用电电流之和,新建局无此项;为新增通信设备负荷电流估计值;为蓄电池组充电电流;为单个整流模块的容量。
3.4 蓄电池组的容量选择
根据《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计算蓄电池需求容量。
字体代表意义
Q 蓄电池容量(Ah )K 安全系数,值1.25I 负荷电流(A )
T 放电率η放电容量系数
t 实际电池所在地最低环境温度数值
α
容量温度系数(电解液温度为25℃,一般1小时率时,取α=0.008)
3.5 接地及等电位连接
为了能让通信设备的安全、质量得到保障,通信电源的交流和直流系统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通信局(站)必须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和等电位联接, 在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保护人员安全和设备免受损坏。
3.6 电力电缆的选取
电力电缆是电源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电力电缆选择一是要选择型号,二是要做截面的选择。
一般来说,交流电缆是根据允许的电流来选择的。
交流电力电缆截面的选择一般有四种方法:按机械强度允许的导体最小截面,按允许的温升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及按允许电压损失选择。
直流电力线则由线路电压降决定。
直流供电回路按允许压降发确定电缆截面共有三种方法:电流矩法、固定压降分配法和最小金属用量法。
3.7 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直流供电系统来说,供模块局、移动基站通信
设备的直流供电系统是不一样的。
系统具有两次下电功能,即当市电停电一段时间后,监控系统先自动将接入一般负荷的接触器断开,切断一般负荷供电,以保证电池继续放电供重要负荷用电,当电池放电至终止电压(1.8V )时,自动断开电池组,以防止过放电而损坏电池。
4 案例分析
以北京市某地区某通信局为例,该局语音设备耗电量2850W ,传输设备耗电量520W ,数据设备耗电量6230W ,合计该局-48V 总负荷用电量为:9600.0W 。
根据YD/T5040-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该局具有1路市电,无备用柴油发电机组,蓄电池组后备时间按8小时考虑。
电源系统整流模块根据N+1冗余配置原则。
直流设备配置如表1。
表1 某通信局直流设备配置表
设备名称设备容量单位数量备注
蓄电池组1500Ah/48V 组2"1路市电,无油机,按8小时后备时间考虑""高频开关
电源"
1000A/48V
架1"含100A 整流模块6个,监控模块1个"
直流配电屏1600A/48V
台
1
按负荷配置输出保险
交流设备配置:交流容量综合考虑负荷需求、蓄电池组充电、空调照明及适当考虑负荷发展,本局拟配置380V/160A 交流配电屏1台。
详细数据如下表2。
表2 某通信局交流容量估算表
名称耗电量(W )
备注直流负荷120009600/0.8电池充电21150300Ax56.4V/0.8
空调耗电16000设备机房2间,每间1主1备使用
照明及插座5000设备预留6000合计
60150
防雷与接地:机房采用联合接地系统,接地引入线采用40mm ×4mm 热镀锌扁钢引至机房内,机房接地系统采用等电位设计。
安装好的设备机架、电缆机架及各种金属构件必须接地,机架各部分必须电气连接,配置如表3。
表3 防雷模块配置表
设备名称SPD 最大通流容量(kA )
备注
交流配电屏60交流防雷第一级高频开关电源40交流防雷第二级直流配电屏
15
直流防雷
5 结束语
本文基于接入网电源系统设计和优化的要求,理论
联系实际,对具体设计方案进行了研讨。
通信电源系统的多样性,决定各有其不同的侧重,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同业人士对接入网通信电源系统设计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侯振义,夏峥.通信电源站原理及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 朱雄世.通信电源设计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3] 刘屏周.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4] 智宇.先进通信电源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S].YD/T1051-201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S].YD/T5040-2005.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S].YD5098-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