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病的形成与经血注入冲任血海,全身阴 血相对不足,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有 关。涉及的脏腑以肝、脾、肾为主,常表 现为两脏或三脏同时发病或气血同病。
【临床表现】
以月经来潮前精神紧张、神经过敏、 烦躁易怒、乳房胀痛并随月经周期性发作 为主症。伴见头痛、眩晕,甚者不能站立; 部分病人可见腹泻、发热、吐衄等。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气血不足者益气养血,针灸并用,补法; 肝肾阴虚者滋养肝肾,以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痰浊上扰者化痰通络,气滞血瘀者行气活血,均 以针刺为主,泻法。 处方:神门 百会 膻中 太冲 三阴交
方义:神门属于心经原穴,可镇静宁神; 百会位于头顶,为督脉入脑之处,可安神 宁志;膻中属任脉穴,八会穴之气会,调 理气机的作用显著;太冲为肝经原穴,有 疏肝解郁、清肝养血的作用;三阴交是脾、 肝、肾三经交会穴,可健脾摄血、补肝益 肾,为治疗妇科疾病的要穴。
治宜祛风通络、益气养血。取上星、头维、 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合 谷、太溪,分两组交替针刺,补法为主。 每周2次为1个疗程。经第1疗程治疗后,症 状显著减轻;第2疗程基本治愈(顾妙 珍.针刺治疗经期头痛41例。上海针灸杂 志 1990;9(2):19)。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可以从整 体上调节神经内分泌的平衡。一般于经前 5~7日症状尚未发时开始治疗,可收到更 好的防治效果。 2.本病受心理因家影响较大,必须对患者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注意生活 起居的调适,保持心情舒畅。
2.其他疗法
⑴ 皮肤针:在下腹部任脉、脾经、肝 经和腹股沟以及下肢足三阴经循行线上轻 轻叩刺,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⑵ 耳针:取肝、肾、子宫、皮质下、 内分泌。毫针中度刺激,留针15~30分钟; 也可用埋针或压丸法。
【验案举例】
某女,39岁,已婚。经行前期头痛、 头昏6年。以前额、眉棱骨疼痛为甚,严重 时呕吐清水,每次持续7~10天。伴面色无 华、神疲肢软。脉细。诊断:经期头痛 (气血亏虚型)。
加减:气血不足加足三里、脾俞培补后天 之本;肝肾阴虚加太溪、肝俞补肝肾、益 精血、养血柔肝;痰浊上扰加脾俞、丰隆 祛湿化痰;气滞血瘀加合谷、膈俞行气活 血;头痛、眩晕加印堂、太阳调神止痛; 乳房胀痛加内关、期门行气止痛;情志异 常、烦脾俞、肝俞、 膈俞穴向下或朝脊柱方向斜刺,不宜直刺、 深刺,以免刺伤内脏。月经来潮前5~7天 开始治疗。
第一节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是妇女在经期前出现的 一系列精神和躯体症状,随着月经来潮而 消失发病率可达行经者的50%左右。表现 症状各异,病情轻重有别,轻者可以忍受, 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
中医学古代文献中没有“经前期紧张综合 征”的病名,但其临床症状隶属于中医学 的“经行头痛”、“经行眩晕”、“经行 乳房胀痛”、“经行泄泻”等病症范畴。 各病症可单独存在,亦可数症并见。本病 的形成与经血注入冲任血海,全身阴血相 对不足,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有关。 涉及的脏腑以肝、脾、肾为主,常表现为 两脏或三脏同时发病或气血同病。
1.气血不足 心悸气短,少寐多梦,神疲 体倦,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舌淡、苔 薄,脉细弱。 2.肝肾阴虚 两乳作胀,腰膝酸软,两目 干涩,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红少津, 脉细数。
3.痰浊上扰 头晕头重,胸闷呕恶,纳呆 腹胀,甚则神志不清。平素带下量多,色 白质粘,月经量少、色淡,舌胖、质淡、 苔厚腻,脉濡滑。 4.气滞血瘀 乳房胀痛连及两胁,疼痛拒 按,经色紫黯或有块,舌质黯或有瘀点, 脉沉弦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