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语文高考各地名句默写题分类汇编附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含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3d7576e45c3b3567ec8b8a.png)
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含答案)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________,________,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2)则仆偿前辱之责,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4)________,________。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________,________ 。
(郑燮《竹石》)【答案】(1)一箪食;一瓢饮(2)虽万被戮;岂有悔哉(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解析】【分析】本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此类试题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的易错字有“箪”、“瓢”、“戮”等。
故答案为:⑴一箪食;一瓢饮;⑵虽万被戮;岂有悔哉;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⑷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⑸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
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孔子谓季氏:“________,是可忍也,________?”(《论语》)(2)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________,________,岂有悔哉!(《报任安书》)(3)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琵琶行》)(4)疏林不做美,________。
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
(《长亭送别》)(5)门掩黄昏,________,________乱红飞过秋千去。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及名句默写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及名句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c47e22dc804d2b160b4ec0df.png)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及名句默写一、2013年新课标I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看空缺部分。
(6分(1足蒸暑土气,,,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勾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参考答案】8.(5分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拜将,而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9.(6分用来含蓄地表达对统治者的不屑和愤慨之情。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让皇帝来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有稀罕你皇帝的恩赐!10.(6分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
廊腰缦回,各抱地势。
山川相繆,郁乎苍苍。
二、2013年天津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8分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2“鹏北海,凤朝阳。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参考答案详解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参考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3661e01f78a6529647d53a2.png)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参考答案详解一、1、B(“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中的“其”代指“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答案:C(曲解文意,“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错,原文是说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的真伪和年代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2、D(引用的应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批评的句子才是“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C(“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错,属于因果颠倒。
另外“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说法也不当,原文为“可认作”)二、(一)4、A (登:考上,考中)5、B(②说马文升正直敢言,③说马文升对太子的教育严格要求)6、D(非不去,而是到了钧州又离开了)7、(1)(他)在朝班的行列中最为年高德劭,皇帝也以诚相待十分信任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埋怨。
(马文升)在朝官中最年高徳勋,皇帝也诚心诚意任用他,众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
(耆硕:qí shuò,年高德劭;推心:诚心,以诚相待;望:埋怨,怨恨。
一词1分,句意2分)(2)(文升)在家闲居时,没有事不曾进州城。
谈论到当时政事,(他)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时事:当时政事;辄:总是;颦蹙:皱着眉头。
一词1分,句意1分)(二)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2分)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3分)答: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两类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封王封侯;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己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
这两句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的壮志未酬的愤懑不平和只能隐居独钓的无奈牢骚之气。
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2分)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2分)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2分)答:词的结尾运用典故,抒发心志。
词人借用贺知章的故事而翻出一层新意:官家(皇帝)既置我于闲散,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予吗?结尾既委婉含蓄的写出了词人寄情山水的情怀,也抒发作者对统治者的不屑,还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
201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名句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56页)
![201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名句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56页)](https://img.taocdn.com/s3/m/ee5a0052f7ec4afe04a1dfb8.png)
词语的几种定义理解: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本义是指词的起源义,即词的最初意义,如“钢铁(金属元素)”。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引申出来的并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如“手无寸铁(指刀枪等)”。
比喻义是由词的本义(或引申义)的比喻用法而形成的意义,如“铁证如山(比喻确定不移)”。
注意比喻义不同于比喻句。
?比喻义是词的一种已经固定下来的意义,比喻句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间才应用的,是临时的。
如“北京是祖国的心脏”里的“心脏”是比喻,“心脏”并没有转化出固定的“首都”这一新义。
词语释义的方法:(1)定义法:用简明通俗的语言对术语类词语注释或说明。
如“自然力”就是可以用来代替人力的自然界的动力,如“风力”“水力”;“归省”就是回家看望父母。
?(2)比喻形容法:有些词不好下定义,就用形容和比喻加以说明。
如“褴褛”形容衣衫破烂;“惊涛骇浪”比喻险恶的境遇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3)合成法:先逐词解释,后综合概括。
如,谨严:谨慎严密。
肆虐:任意地干残暴的事。
肆,任意地干;虐,残暴。
?(4)对换法:用熟悉的、已懂的词语来解释不懂的词,或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解释。
如,崎岖:不平坦。
阑干:栏杆。
?(5)探源法:指出词的来源,说明它的原义,进而辨明它的引申义或比喻义,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异。
如,一鼓作气:(引义、原义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把事情干完。
?(6)意符法:就是利用形声字的意符来释词。
如“门可罗雀”的“罗”字义符为“四”即“网”,其义为“门前可以张网捉雀”,形容门庭冷落。
?无论哪一种释词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最好是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这样既可以准确释义,又能正音辨形。
辨析同义词、反义词的运用:凡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就叫同义词。
如:演讲-讲演、维他命-维生素、玉米-包米-包谷-棒子。
同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相替代,亦称等义词。
又如:优秀-优良、企图-打算、迎合-逢迎-阿谀-奉承-谄媚-阿附等,意义基本相同,但并不完全相等,应用上也不能任意互换,彼此间有一定的细微差别,属近义词。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试题和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4fb1f3c281e53a5902ff08.png)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试题和答案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
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2a30d6551810a6f5248665.png)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一、(9分)1、(3分)B2、(3分)A3、(3分)B二、(36分)(一)(19分)4、(3分)C5、(3分)A6、(3分)C7、(10分)(1)(5分)他的哥哥当时本有声望,却停留在闲散官吏位置上,李揆竟然不加推荐。
译出大意给2分;“时名”、“滞”、“引进”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当地州郡长官稍有轻慢,就又迁居,所以他搬迁的地方,大约有十多个州。
译出大意给2分;“薄”、“迁徙”、“盖”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11分)8、(5分)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6分)表现了作者落寞佣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封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幕才独自离开.答出作者心情的,给3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6分)10.(6分)(1))筋骨之强下饮黄泉(2)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3)往往取酒还独倾呕哑嘲哳难为听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25分)11、(25分)(1)(5分)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本题不给分。
(2)(6分)“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强化了峡谷的荒凉僻静,为骑手的出现提供了独特的背景;②“那鹰却忽地不一见去向”,暗示骑手来了;③“那只鹰又出现了’空中自由飞翔的鹰与独来独往的骑手相互比照,丰富了骑手的形象内涵。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3)(6分)①外形:相貌不凡,身体强壮,肌肉结实,有着质朴自然的力与美;②举止:一人一骑,独行于峡谷中,虽山路崎岖,但因骑术高超而从容沉稳;③性情: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构生活小节,粗犷而有野性。
2013高考语文试题汇编(答案)
![2013高考语文试题汇编(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ac74e1551810a6f52486a8.png)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 (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 (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 (3)201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解析 (5)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8)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9)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10)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1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12)2013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14)2013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15)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 (16)2013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版) (18)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20)2013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版) (22)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四川卷)及答案 (24)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25)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B 2. D 3.C二、古诗文阅读。
(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A5.B6. D7.(1)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敢望其项背的。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江苏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江苏卷)](https://img.taocdn.com/s3/m/1d36041ff5335a8102d22097.png)
201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 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 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 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 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
2013届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10 文学常识、文化经典阅读和名句名篇含答案
![2013届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10 文学常识、文化经典阅读和名句名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7fa9dc453610661fd9f455.png)
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10】文学常识、文化经典阅读和名句名篇1、(2012新课标全国卷,第10题,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2)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君子不齿,,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3)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
(宋词《永遇乐》)答案:(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望中犹记佛狸祠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只记名言名句名篇的能力.看清题目要求,认真作答,不能出现错字、漏字、别字、衍字,顺序颠倒的情况.2、(2012全国大纲卷,第13题,5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1),非能水也, 。
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纷纷暮雪下辕门,.轮台东门送君去,.(岑参《白雪歌送武门判官归京》)(2)月出于东山之上, 。
白露横江,。
,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答案:(1)假舟楫者而绝江河善假于物也风掣红旗冻不翻去时雪满天山路(2)徘徊于斗牛之间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解析:考查学生只记名言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时不能出现错字、漏字、别字、衍字,顺序颠倒的情况。
3、(2012山东卷,第15题,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荀子•劝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李白《蜀道难》)(2)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与子偕老。
(《诗经•击鼓》)鹤汀凫渚,;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王勃《滕王阁序》)(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高考宝典】2013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3 名句名篇(含解析)
![【高考宝典】2013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3 名句名篇(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e81a0227284b73f3425045.png)
考点13 名句名篇1.(2013·新课标全国卷I)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足蒸暑土气,,,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 ,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意在让学生注意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熏陶。
默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如“灼”“廊”“缦”“缪”等。
答案:(1)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2)廊腰缦回各抱地势(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蚓无爪牙之利,,上食埃土,,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2)每至晴初霜旦,,,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郦道元《三峡》)(3)春江花朝秋月夜,。
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审读全句,立足整体,局部突破,反复检测。
即从整体着眼,明确所写语句范围、内容;提笔之前,要心中有数,提醒自己需格外注意哪些字的写法;写完之后,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多检查几遍。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
第(1)题不难,注意“筋”的写法;第(2)题难度较大,“常”“长”容易混淆,“肃”“啸”容易错写;第(3)题“倾”易写错,“呕哑嘲哳”属偏僻词组,不容易写对写全。
答案:(1)筋骨之强下饮黄泉(2)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3)往往取酒还独倾呕哑嘲哳难为听3.(2013·辽宁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总角之宴,。
,不思其反。
(《诗经·氓》)(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杜牧《阿房宫赋》)(3)浊酒一杯家万里,。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解题指南】和2012年一样,2013年的名篇名句题目的来源仍然是课内名篇中的句子,而且从时间来看,仍然涉及了先秦、唐、宋三个时期。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Ⅰ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c000721711cc7931b716e4.png)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怍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
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2009—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名篇名句默写专题汇总
![2009—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名篇名句默写专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68f96ca6137ee06eff91889.png)
2009—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名篇名句默写专题汇总[说明] ①按照“新课标推荐篇目”“推荐篇目以外、教材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现行教材以外的名篇名句”三种情况分别汇总。
②按照近四年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次的多少来排列,供老师和同学们参考。
(一)新课标推荐篇目1.《荀子·劝学》(25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009全国卷Ⅱ)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009山东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009安徽卷)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009天津卷)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009江苏卷)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009福建卷)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009重庆卷)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10陕西卷)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10江苏卷)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010福建卷)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010安徽卷)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011山东卷)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011福建卷)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012山东卷)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12安徽卷)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12北京卷)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012全国大纲卷)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012江苏卷)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012上海卷)荀子《劝学》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统一试题和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统一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71420e6bd97f192279e988.png)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统一试题和答案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公耸,凤属,神鸟也.……江中有公耸,似兔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弄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睐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批的鸟,给以少昧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编(WORD版部分含答案)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编(WORD版部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2bfa6e7fd5360cba1adbaf.png)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编(WORD版部分含答案)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编(WORD版部分含答案)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 (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 . (10)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 (15)201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解析......................................................................................... .. (2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 (3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 (35)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39)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 (45)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 (47)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552013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62)2013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69)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 .. (75)2013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版)...................................................................................... .. (8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 (90)2013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版)...................................................................................... .. (98)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四川卷)及答案......................................................................................... .. (106)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 (11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118)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语文(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4省使用)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真题汇总(2013-2019)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真题汇总(2013-2019)](https://img.taocdn.com/s3/m/f92265eba26925c52dc5bf31.png)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真题汇总(2013-2019)提醒:各省市适用高考卷详情全国卷I: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山东全国卷II: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全国卷III:广西、贵州、云南、四川2019【2019全国Ⅰ卷】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答案】(1)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019全国Ⅱ卷】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答案】(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2019全国Ⅲ卷】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诗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答案】(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019天津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名句默写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名句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f87e24db49649b6649d74703.png)
名句默写
1、新课标I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看空缺部分。(6分) (1)足蒸暑土气, , , 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 啄; ,勾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苏轼《赤壁赋》)
(1)申之以孝悌之义(2)执敲扑而鞭笞天 下(3)鸡鸣桑树颠(4)声断衡阳之浦(5) 征蓬出汉塞(6)势拔五岳掩赤城(7)目 遇之而成色(8)梧桐更兼细雨(8个小题, 从中任选5个小题作答即可)
8、浙江卷
• • • •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 , ”(《论语》) (2)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王勃《滕王阁序》) (3)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 《登高》) • (4) 有如此之势, ,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苏洵《六国论》) • (5) 人人尽说江南好, , ,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 蛮》)
•【参考答案】(1)黎民不饥不寒(2)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已(3)以手抚鹰坐长叹(4)戎马关 山北(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6)有暗香盈袖
3、福建卷
•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 (l)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 一)》) • (2)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 序》) • (3) ?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5)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 洋》) • (6)余立侍左右, ,俯身倾耳以请。(宋濂《送 东阳马生序》)
• (1)神人无功 (2)恐年岁之不吾与(3)无边落 木萧萧下 (4)别时茫茫江浸月 (5)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流 (6)濯清涟而不妖 (7)衣冠简朴 古风存 (8)福兮祸之所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全国语文高考名句默写题分类汇编
新课标卷1
10.补写初下列名篇名句中看空缺部分。
(6分)
⑴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⑵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檐牙高啄;___________,勾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
⑶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
10.⑴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⑵廊腰缦回各抱地势⑶山川相缪郁乎苍苍(6分)
新课标卷2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⑴蚓无爪之利,____________,上食埃土,____________,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⑵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郦道元《三峡》)
⑶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
10.⑴筋骨之强下饮黄泉⑵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⑶往往取酒还独倾呕哑嘲哳难为听(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6分)全国大纲卷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
⑴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⑵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
多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
(《孟子•公孙丑下》)
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___。
芳与泽其杂糅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参考答案:
13.⑴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辩乎荣辱之境庄生晓梦迷蝴蝶沧海月明珠有泪自缘身在最高层⑵亲戚畔之天下顺之长余佩之陆离唯昭质其犹未亏乱花渐欲迷人眼(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⑴题评分。
)(5分)
北京卷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
(8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诗经•氓》)
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④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前赤壁赋》)
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参考答案:
13.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④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⑤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8分)
天津卷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
(5分)
⑴七十者衣帛食肉,__________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⑵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⑶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⑷___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⑸取之无禁,用之不竭,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⑹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
参考答案:
15.⑴黎民不饥不寒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⑶以手抚鹰坐长叹⑷戎马关山北⑸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⑹有暗香盈袖(5分)
辽宁卷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⑴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诗经•氓》)
⑵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⑶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参考答案:
10.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⑵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⑶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6分。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
山东卷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
(《荀子• 劝学》)
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⑵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⑶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子曰:“道不同,___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
⑷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
高山仰止,_______________。
(《诗经•车辖》)
参考答案:
15.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不尽长江滚滚来⑵寄蜉蝣于天地齐彭殇为妄作⑶如今有谁堪摘不相为谋⑷钟鸣鼎食之家景行行止(6分)
江苏卷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⑴至人无己,____________,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⑵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⑶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⑷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⑸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⑺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⑻祸兮福之所倚,____________。
(《老子》五十八章
参考答案:
10.⑴神人无功⑵恐年岁之不吾与⑶无边落木萧萧下⑷别时茫茫江浸月⑸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⑹濯清涟而不妖⑺衣冠简朴古风存⑻福兮祸之所伏(8分)
安徽卷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6分)
甲: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乙:①_________________,余独好修以为常。
(屈原《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