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电图及心电图危急值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2、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下图心房率平均90次/分,呈3:2下传,第二个P-R比第一个 P-R间期长,第三个P波后QRS波脱漏,呈3:2下传。本图长R-R间期第一个P-R间期是相 等的,说明是下传的。
图23、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伴室内差异传导:P-P整,R-R整,每数个P波有1个未下传 心室,下传的P-R恒定,第一个QRS都为室上性,第二个形态不一。本图每3个P波有2个下 传(3:2),下传的P-R 间期固定分别,平均心房率81次/分,平均心室率54次/分。
本图基本符合上述特征, 心率65次/分,QRS时 限。如QRS形态与此 相似,QRS时限为
“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 阻滞”。
图29、左心室肥大: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5年,V5导联R波电压增高 mV,,,V4~V6导联ST段压低。符合左室肥大心电图改变。
符合上述条件 (1mV=5mm)
图27、不完全性右束支
传导阻滞:诊断标准: QRS形态与完全性右束 支传导阻滞相似,即V1 导联呈rSR`或rSr`型, r`>r, r`> 0.04s ,I、V5 导联的S波及aVR导联的 R波稍增宽挫折,时限。 ( 较可靠),QRS时限 一般≧ 0.10s 。本图V1 呈典型rsR`型,R`时限, I、V5导联S波、aVR导 联的r波时限达0.04~ 0.06s ,符合“不完全性 右束支传导阻滞” 。
图24、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上图呈3:1传导高度AVB,下图前段看到6个P波仅1个下传, 后面是3:1下传。有交界性逸搏。
图25、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P波与QRS波各自有各自的规律。2)心室率缓慢,一般35-45次/分。 3)R-R大于2个P-P间期。4)房率一般小于等于135次/分。本图心房率80次/分,心室率42次/分, QRS 为0.10s(室上性)。诊断:1、窦性心律。2、三度房室传导阻滞。3、交界性逸搏心律。
图4、窦性心 动过缓;符 合窦性心律 标准,心房 率<60次/分。 本图心房率 55次/分,P-P 间期之差也 小于秒,PQRS-T等均 无明显异常 改变。
1mV=5mm
图5、房性早搏: 房性早搏--提前出 现的P`-QRS波群, P`波与窦性P波不 同,P`-R大于, QRS为室上性,偶 见宽大畸形(差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 normal electrocardiographic
complexes
P T
QRS
U
P-R
ST
正常心电图波形
1、P 波:反映心房肌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心房肥大、房内阻滞) 2、P-R间期:代表激动从窦房结通过房室交界区到 (AVB、WPW)
心室肌开始除极的时限; 3、QRS波群:反映心室肌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室内阻滞、心室肥大) 4、T 波:代表心室肌复极过程所引起的电位变化;(心肌缺血) 5、S-T 段:从QRS终点到达T波起点间的一段水平线;
图18、心房纤颤 伴室内差异传导: 本图第6、7、个 QRS波宽大畸形 , 形态呈典型的右
束支传导阻滞图 形,其V1、V2导 联ST段呈下斜型 压低,T波倒置。 第9个QRS波电压 时限均大于正常 无类代偿间歇 ,
符合心房纤颤诊 断标准。
图19、心房扑动: F波在II、III、aVF导联倒置,aVR、V1导联直立,属于I型心房扑动,或叫典 型的心房扑动,是最常见的一型。心房扑动时 P波消失,代以节律整齐、形态大小一致的F波。 F波频率约250~450/分,QRS为室上性。心室律是否规则因F波下传比例不同而不同,常 见2:1~4:1规则或不规则下传。本图F波频率300次/分, 呈1:1~2:1下传,F-R也不整,使 R-R不规则,心室率145次/分。
室上嵴图形:V1、V2导 联呈rSr`、rSR`或RSR` 型,但I、V5导联无增 宽S波,aVR导联r波也 无增宽挫折,不符合不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其
横面向量图的终末向量
在正前上或左前上,终 末延缓时限小于30mS。 本图V1、V2导联呈RSr` 型,I导联无明显S波, V5导联的S波无增宽, V1-V3导联ST段凹面向 上或斜上型抬高,余无
图10、室性早搏三联律:每2个正常P-QRS波后有1个室性早搏或每一个正常PQRS波后有2个室性早搏(成对室早)称为室性早搏三联律。本图为前者。
图11、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此图为动态心电图记录。图示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 QRS波,其前无P波,宽大畸形的QRS波连发4个构成短阵室速,阵速频率为125 次/分。
传),代偿间歇不 完全(配对时间+ 代偿间歇<2P-P)。 本图可见2个提前 的P`-QRS-T波群, 前一个QRS为室上 性,后一个宽大畸
形(伴室内差异传 导)。提前出现P` 波为主要鉴别点。 (代偿完不完全除 了与提早的房性激
动是否逆传窦房结
有关外,也与窦性
心律是否整齐有很 大关系)
图6、房性早搏二联律伴差传:本图每1个下传的P-QRS-T波群后有1个提前的P`-QRS-T 波群,前段构成典型的房性早搏二联律。此外,房性早搏下传的QRS除倒数第三个外, 均呈宽大畸形的右束支阻滞图形。
(心肌缺血、损伤、坏死)
6、Q-T间期:从QRS波群终点到达T波终点间的时限;(电解质、不应期、药物) 7、U 波:代表动作电位的后电位(电解质、药物)
心电图与不应期的关系
易损期
R-ON-T诱发尖端扭转性室速。扑动波尖端围绕着基线上下扭转,频率约 300次/分,前后 可见正常下传的P-QRS-T波群,引起室速的第一个室性早搏落在前一个倒置T波顶点之前 (R-ON-T现象)。

图3、窦性心动过速 : 符合窦性心律,心房率 >100次/分,称窦性心 动过速。本图aVR导联 P波倒置,I、II、aVF、 V4-V6导联P波直立, 符合窦性心律,心房率 152次/分,大于100次/ 分,无明显ST-T等其它 异常改变,故诊断窦性
心动过速。注意右房上
部异位节律点致房速与 窦速难区分。
图21、一度房室传 导阻滞:P-R间期 (也称P-Q间期(成 人70次/分心率以 下),不同心率节
段及不同年龄的儿 童诊断标准为P-R间 期≥该心率的最高值, 或短时内P-R间期增 加0.04s 。过长的PR间期要除外房室结 内持续慢径路传导。
本图为一度房室传 导阻滞。P-R间期, 心率74次/分。胸导 联U波与P波融合一 起,别按二尖瓣P波 诊断。
相对不应期与差传
(三)常见心电图
图1、正常心电图:
符合窦性心律 ( aVR导联P波倒 置,I、II、aVF、 V4-V6导联P波直 立),心率在 60~100次/分之间, P波时限、电压正 常,P-R间期、 QRS时限、电压、 Q-T间期正常,无 明显ST-T等异常 改变。
图2、窦性心 律不齐:符 合窦性心律, 相邻P-P间期 差>0.12s,不 相邻的最大 P-P间期差≥ 0.16s. 本图心率64 次/分,相邻 P-P差0.147s, 不相邻P-P间 期差为
常见心电图及心电图危急值 认识
主要内容 一、心电图基础 二、常见心电图 三、心电图危急值
➢心脏的跳动是生命的标志 ➢ 心脏的泵血功能依赖于心 脏的机械收缩
➢ 心脏机械收缩依赖于心脏 的电激动
➢ 对心脏电激动最常用的检 查—心电图
(一)心血管传导系统 cardiovascular intrinsic conduction system
图26、完全性右束支
传导阻滞:诊断依据
为:室上性激动下传 的QRS,V1呈rsR`型 (或rSR`、RSR`、rR`、 RR`型),各导联QRS 终末部分(主要看 I、 V5导联S波、aVR导联 的终末R波)明显增宽 挫折,QRS时间≥ 0.12s 。本图窦性心动 过缓伴不齐,P-R间期, QRS时限,QRS形态
Hale Waihona Puke 图13、尖端扭转性室速。又称“室颤前奏型室速”、“多形性室扑”。一般频率 240~300次/分。特征表现为扑动波尖端围绕着基线上下扭转。本图频率约 260 ~ 330次/分,扑动波尖端围绕着基线上下扭转。
图14、R-ON-T诱发尖端扭转性室速。扑动波尖端围绕着基线上下扭转,频率约 300次/分, 前后可见正常下传的P-QRS-T波群,引起室速的第一个室性早搏落在前一个倒置T波顶点 之前(R-ON-T现象)。患者男26岁,因当天多次晕厥在私人门诊做的心电图,诊断不明来 我院就诊。
图15、交界性早搏:提前出现的QRS-T波群, QRS为室上性(偶伴差传), 可见其前后无P波( 心 房与心室同时除极) ,也可前后有逆行性P-波, P¯波在QRS前时, P¯-R间期, P¯波在QRS后RP¯< 0.16s ,代偿间歇多完全。本图逆行的P¯波在QRS波前面,P¯,QRS为室上性,代偿完全 (670+940=1610)。
正常心电活动始
于窦房结,并从此发 出冲动,循此特殊传 导系统的通道下传, 先后兴奋心房和心室 ,使心脏收缩,执行 泵血功能。这种先后 有序的电兴奋的传播 ,将引起一系列的电 位改变,形成心电图 上相应的波形。
由窦房结发出的冲动,通过心肌传导系统产 生心肌自律细胞和收缩细胞除极化和复极化的连 续过程,引起一系列的电位改变,用体表电极记 录下来,就成为心电图。
图16、交界性 早搏:提前出 现的QRS-T波 群, QRS稍畸形, 时限与窦性下 传的QRS无明 显差别(伴差 传)可见QRS 后有逆行性P¯ 波, R- P¯ =0.14s ,代偿 间歇完全。
图17、心房纤颤诊 断要点:P波消失, 代以节律不整、大
小不等、形态不一 的f波, f波频率约 360~600次/分,RR绝对不规则, QRS为室上性 ,部 分QRS电压有较大 差别 。本图明显f 波,频率约460次/ 分 ,R-R绝对不规 则。平均心室率 110次/分,QRS时 限正常,Q-T间期 正常,无明显ST-T 改变。拟诊:快速 型心房纤颤。
明显异常。符合室上嵴 图形的心电图诊断。
图28、完全性左束支传
导阻滞心电图特征:室 上性下传的QRS,时 限≥0.12s, V1呈rS型,S 波明显增宽,I、aVL、 V5V6呈宽钝的R型, 无Q波(偶见aVL有小 Q波),R波为主导联 ST段下斜压低伴T波改 变,S波为主导联ST段 上斜型抬高,T波正向。
图7、房性 早搏三联 律:每2个 窦性下的 QRS波后 有1个下传 的P`-QRS-
T 波群构成 每3个一组 的周期叫 房性早搏 三联律。
图8、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1传导:本图见两阵频率为205次/分的连续的P`波,每2个P`波有 1个下传心室,即呈2:1下传。前1个P`波由于落在T波顶峰之前(前1心动周期的绝对不 应期上),故不能下传。(此图的房性P波在III导联清晰)
图12、心室颤动、室扑(心脏骤停主要表现)。A 细颤(390次/分),无完整的 QRS-T波群,表现为不规则的颤动波,电压小于0.5mV ;B 粗颤(350次/分), 表现为不规则的颤动波,电压大于;C 室扑(140次/分),呈典型的正弦波。 (一般室颤250~500次/分,室扑150~250次/分)。
图9、室性早搏(又称室性期前收缩):有提前出现的QRS-T波群,其前无相关P波, QRS宽大畸形,时限多数大于,代偿间歇完全。本图肢导联可见3个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 的QRS波,其前无P波,其后有逆性P波,代偿完全,QRS在胸导联呈左束支阻滞图形, II、III、aVF呈R型,aVL、aVR呈QS型,室性早搏起源于右室流出道。
图20、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标准)全图P波不清,R-R整齐,心室率>160次/分,QRS为室 上性。偶见伴室内差异传导。 本图心室率192次/分,符合上述条件。 其中半数导联能看出QRS电 交替现象(P波不清原因:可能心房心室同时除极,或P波可能落在T波正中、QRS起始或终末部.)
心脏传导阻滞
心血管传导系统
• 窦房结 SA node • 结间束 internodal atrial
pathways • 房室结 AV node • 希氏束 AV bundle • 右束支 right bundle branches
• 左束支 left bundle branches
• Purkinje 纤维网 Purkinje syst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