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复运动锻炼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Vol.32 Semimonthly No.13【临床康复】
肺康复运动锻炼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
影响
陈贞冉
(南阳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摘要】 目的:探讨肺康复运动锻炼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两组患者均行肺癌外侧切口根治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肺康复运动锻炼。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3个月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水平与生命质量评分。
结果: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和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EV1、FVC及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状况、社会和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情况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肺康复运动锻炼能提高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和生命质量。
【关键词】 肺康复运动;肺癌;肺功能;生命质量
doi: 10. 3969 / j. issn. 1672-0369. 2020. 13. 031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20)13-0081-03
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具有创伤性,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患者胸廓的完整性[1-2]。
术后伤口疼痛、营养状况差、留置胸腔引流管等因素可降低患者咳嗽咳痰的能力,易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影响患者术后恢复[3-4]。
本文探讨肺康复运动锻炼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经CT、磁共振成像及纤维支气管镜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预计生存期>6个月;卡氏评分≥60分。
排除标准:合并心血管、哮喘等疾病;合并严重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营养不良或过度肥胖;术中或术后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呼吸功能严重受损,需机械通气者。
患者及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7~58岁,平均(50.12±
2.13)岁;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18例,腺癌12例,腺鳞癌10例;手术方式:全肺切除术4例,肺叶切除术36例;肿瘤分期:ⅢB期26例,Ⅳ期14例;术后治疗:化疗12例,局部放疗15例,放化疗13例。
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8~59岁,平均(50.89±2.00)岁;病理类型:鳞癌15例,腺癌14例,腺鳞癌11例;手术方式:全肺切除术3例,肺叶切除术后37例;肿瘤分期:ⅢB期27例,Ⅳ期13例;术后治疗:化疗14例,局部放疗17例,放化疗9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保持病房整洁舒适,术后加强呼吸道监护,鼓励患者进行咳嗽训练;以高维生素、高蛋白及易消化食物为主,保证营养摄入充足。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肺康复运动锻炼:(1)呼吸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①缩唇呼吸:指导患者采用鼻吸气,缩唇呼气,呼气时缩拢口唇呈吹哨样,使气体通过缩窄口型缓慢呼出,每次呼气持续时间4~6 s,然后用鼻轻轻吸气。
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 15~30 min/次,3次/d。
②腹式呼吸:协助患者取平卧位,让其左手掌心置于肚脐处,右手掌心放至胸部,嘱其用鼻用力吸气,左手感受腹部缓慢上抬,上举至最高点后屏气2 s;再用鼻缓慢呼气,右手感受胸部缓慢上抬,当其上举至最高点后,屏气3 s,呼气与吸气时间比为1∶1,3~5次/min,
作者简介:陈贞冉(1989.07-),汉,本科,河南南阳人,护师,
研究方向:心胸外科护理。
81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Vol.32 Semimonthly No.13
每次训练时间10 min,1次 /d。
(2)下肢运动训练,术后未下床活动时采取双下肢骑自行车、直腿抬高等运动,术后5 d协助患者进行床边坐位、站立、行走等简单训练,10 min/次, 2次/d;术后 8 d,在他人搀扶下或依靠助步器进行床边步行训练,15 min/次,2次/d;术后12 d,专人保护下在病区走廊缓慢行走,15 min/次,2次/d;术后16 d, 患者在家属陪伴保护下在平坦路面独自行走, 20 min/次,2次/d;术后20 d,自主进行爬楼梯和室外慢跑、跳操等活动;术后30 d,依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选择有氧健身操、慢走、太极拳锻炼等活动。
指导患者手持0.25~0.50 kg哑铃,做抬高手臂并高于肩部的运动,以患者耐受为宜。
(3)由经专门培训的护士带领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指导患者每次运动锻炼从呼吸运动开始,再进行上下肢活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渐递增运动量;锻炼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以及头晕、头疼等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并上报医生处理。
两组均持续护理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护理前和护理3个月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证号:川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210145号,型号:S-980 AⅠ]检测并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
(2)护理前和护理3个月后,采用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价[5],比较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58,重测效度为0.862,包括躯体状况(7个条目)、社会/家庭状况(7个条目)、情感状况(6个条目)、功能状况(7个条目)、附加关注情况(9个条目)5个维度,共36个条目,采用0~4分5级评分法,总分144分,评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FACT-L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状况、社会和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情况评分和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常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胸痛、胸闷等症状。
相关研究表明,吸烟、电离辐射、既往肺部慢性感染、大气污染是肺癌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6-7]。
目前,手术仍是肺癌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手术对人体的创伤较大,可严重损伤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肺容量,易导致低氧血症,进而降低肺换气和肺通气功能,影响术后肺功能恢复,降低生命质量,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肺康复训练对提高患者肺功能和生命质量尤为重要[8-9]。
肺康复运动锻炼包括肢体运动和呼吸运动训练等,科学、循序渐进的运动锻炼可改善患者肌肉功能,提高其运动能力,进而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呼吸运动训练可减慢呼吸频率,改善患者呼吸肌耐力和强度[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水平、FACT-L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肺康复运动锻炼能够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与文献报道类似[12]。
这可能是因为术后肺康复运动锻炼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正确、有效地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可促进患者肺功能改善。
缩唇呼吸法能延缓呼气流速,增加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x—±s)
组别
FEV1(L)FVC(L)FEV1/FVC(%)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对照组(n=40) 1.53±0.21 2.21±0.25* 2.55±0.23 2.69±0.28*0.63±0.110.83±0.12*观察组(n=40) 1.55±0.22 2.43±0.27* 2.56±0.24 2.86±0.30*0.64±0.100.89±0.11* t值0.416 3.7810.190 2.6200.425 2.331 P值0.3390.0000.4250.0050.3360.011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82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Vol.32 Semimonthly No.13
潮气量,降低呼气频率;腹式呼吸可改善膈肌、腹肌等肌肉的收缩功能,增加患者肺活量和肺泡通气量,提高气体交换效能,有效缓解缺氧、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通过坐立、慢走、上下楼梯等训练,锻炼肌肉生理功能,加强肺部通气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可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太极拳、慢走、健美操、慢跑及其他有氧活动,长期坚持能够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提高肺泡通气量,利于患者肺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肺康复运动锻炼能改善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臧瑜,于虹,李妍,等. 肺癌患者症状群的调查研究[J]. 中华
护理杂志,2016,51(3):316-320.
[2] 石远凯,孙燕,于金明,等. 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治专家
共识(2016年版)[J]. 中国肺癌杂志,2016,19(1):1-15. [3] 黄群,陈兰,周淋琳,等. 肺癌患者术后咳嗽相关生活质量
现况及其影响因素[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8):18-22.
[4] 王静,李丽,韩辉,等. 肺功能锻炼对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肺癌患者肺功能及手术耐受性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
复杂志,2017,39(3):202-206.
[5] 刘冉冉,邹振亚,王仁秀,等. 行姑息治疗的肺癌患者生活
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2):61-64.
[6] 陈瑞英,刘雅,孙婷,等. 肺康复运动训练对肺癌患者呼吸
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总生存期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
康复杂志,2019,41(1):31-36.
[7] 王丽华,吴紫颖. 早期呼吸功能锻炼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
后肺功能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8):2189-2192.
[8] 黄玉贤,张有为. 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呼吸训练器与腹式
呼吸锻炼效果比较[J]. 护理学杂志,2017,32(4):29-31 [9] 陈柯宇,颜美琼. 肺癌患者快速康复围术期护理进展[J]. 护士
进修杂志,2017,32(2):120-123.
[10] 张婷,权美丽. 肺康复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化疗肺功能及生
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9):1371-1374.
[11] 国欣涛,焦建龙,魏荣伟,等. 康复训练对肺癌手术患者术
后肺功能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8,40(4):306-308.
[12] 刘淼鑫,刘侠,董香婷. 护理干预联合肺康复运动对肺癌全
肺切除术患者肺功能及心衰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5(8):998-1001.
编辑:曹晓颖
表2-1 两组FACT-L量表评分比较(分,x—±s)
组别
生理状况社会和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对照组(n=40)20.52±3.2123.42±3.17*18.35±1.2620.56±2.13*17.64±1.6219.88±2.05*20.53±2.4122.57±2.16*观察组(n=40)20.56±3.2225.61±2.33*18.57±1.2822.18±2.26*17.86±1.6321.52±2.08*20.56±2.4323.98±2.07* t值0.056 3.5210.775 3.2990.606 3.5520.055 2.981 P值0.4780.0000.2200.0010.2730.0000.4780.002
表2-2 两组FACT-L量表评分比较(分,x—±s)
组别
附加关注情况总分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对照组(n=40)28.52±3.5730.53±2.61*103.52±3.16114.35±5.18*观察组(n=40)28.94±3.5933.50±2.27*104.11±3.18124.02±5.32* t值0.525 5.4300.8328.237
P值0.3010.0000.2040.000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