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教学设计及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教学设计及
说明
课程目标
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千
以内数的大小关系,包括了最简单的比较大小符号,使用计数器、数轴等方法。
教学重点
1.千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2.比较大小符号的使用方法。
3.通过计数器、数轴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多种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方法。
教学难点
1.同时掌握多种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方法。
2.让学生对于千以内数的大小关系更为清晰。
教学过程
导入(3分钟)
老师通过各种图片、幻灯片等教具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加清
晰地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第一部分:简单比较大小符号(10分钟)
老师通过将数字书写在黑板上,使用比较大小符号,例如“>”、“<”、“=”等,并与学生一一来比较而教授比较大小关系。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将数字排列起来,如1,2,4,3,让学生通过比较大
小符号来判断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第二部分:计数器的使用(1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计数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通过手动拨动计数器的轮子,将计
数器的数字显示出来,并通过比较大小符号来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同时,在使用计数器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手动拨动计数器的轮子来获
得更多的数字,从而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部分:数轴的使用(1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数轴的概念,并通过在黑板上绘制数轴,在数轴上标注有序整数单位刻度线,让学生通过数轴来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
同时,在使用数轴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标注数轴上的整数刻度线,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千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总结(7分钟)
老师通过对于本节课所教授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且能够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关系及多种比较大小方法。
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
2.自行创建一列数字,使用不同的比较大小方法进行比较并进行分类。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地掌握了千以内数的大小关系,但有些学生仍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训练,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千以内数的大小关系及多种比较大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