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0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 教师用书:专题一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四化学与社会发展
专题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名师考点精讲学思结合高效突破
考点1燃烧( 5年3考)
1.燃烧的概念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及其探究( 详见实验突破)
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常通过控制变量法或对比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 1 )可燃物;
( 2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也叫着火点);
( 3 )氧气( 或空气)。

3.爆炸
燃烧引起的爆炸是由于可燃性固体、液体或气体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造成的。

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但由燃烧引起的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4.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典例1( 2019·安徽)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 内因)和反应条件( 外因)
【解析】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镁的化学性质活泼,A项错误;玻璃棒不是可燃物,火柴是可燃物,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B项正确;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C项正确;燃烧需要的条件:①可燃物( 内因);②氧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D项正确。

【答案】A
针对训练
1.( 2019·北京)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 ℃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D)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解析】④未燃烧,不能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可能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D 项错误。

考点2灭火原理( 5年1考)
1.灭火的根本:破坏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满足任意一个条件即可)
( 1 )使温度降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 2 )隔绝氧气(或空气);
( 3 )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成语中蕴含的化学原理
3.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
4.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及适用范围
典例2( 2019·南京)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解析】灭火的原理是是隔绝氧气、消除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A、B项正确,C项错误;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使物品损坏,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 项正确。

【答案】C
针对训练
2.( 2019·湖南邵阳)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人员展开扑救工作。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该方法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D)
A.隔绝空气或氧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解析】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该方法利用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D项正确。

考点3化石燃料的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5年2考)
1.煤、石油、天然气
2.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 1 )煤的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该过程属于 化学 变化。

( 2 )石油的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
可得到不同的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等,该过程属于 物理 变化。

3.甲烷( CH 4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可以用 排水法 或 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4+2O 2CO 2+2H 2O ,燃烧时产生
( 淡 )蓝色火焰。

4.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及意义
( 1 )条件:一是有充足的氧气(或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 2 )意义: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典例3 ( 2019·长春 )研究表明,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
气反应( 如图所示 )。

回答下列问题。

( 1 )SO3和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均为。

( 2 )反应④为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雾霾的形成只与燃料燃烧直接产生的颗粒物有关
B.使用清洁燃料,减少SO2和NO x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雾霾的产生
【解析】( 1 )氧元素显-2价,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三氧化硫和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

( 2 )反应④是硫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

( 3 )A项,雾霾的形成不只与燃料燃烧直接产生的颗粒物有关,错误;B项,使用清洁燃料,可以
减少SO2和NO x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雾霾的产生,正确。

【答案】( 1 )+6
( 2 )H2SO4+2NH3( NH4 )2SO4
( 3 )B
针对训练
3.( 2019·江苏常州)2019年春节起,常州大部分地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开启了龙城环保新时代。

( 1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标志是C(填字母序号)。

( 2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可以减少噪声污染、火灾等,还可以减少SO2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空气质量。

( 3 )爆竹中常含有硫、硝酸钾和木炭的混合粉末,点燃后生成硫化钾( K2S)、氮气和二氧化碳,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2KNO3+3C K
2
S+N2↑+3CO2↑。

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SO2会形成硫酸型酸雨,酸雨的pH A(填字母序)。

A.小于5.6
B.等于7
C.大于7
考点4新能源( 5年1考)
1.两种绿色能源
乙醇C2H5OH+3O2
2CO2+3H2O

②产物无污染

气2H2+O22H2O



2.新能源
目前正在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等。

其中,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但其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所以暂时还未能广泛应用。

典例4( 2019·四川内江)如图所示,科学家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
B.在此循环中发生的反应:2H 2O 2H 2↑+O 2↑
C.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光照条件下分解水,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
【解析】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产物只有水,无污染,A 项正确;该反应的反应条件为光催化剂和光照,B 项错误;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C 项正确;现在氢能源大量使用还需解决合适的催化剂、运输和储存等问题,D 项正确。

【答案】 B
考点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近5年未考)
1.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分为 吸热现象 和 放热现象 ,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两种。

2.常见的吸热反应:多数分解反应、C 与CO 2的反应等。

3.常见的放热反应
所有的燃烧反应
所有的中和反应
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生石灰与水的反应等
4.化学电池是一种把 化学能 转化为 电能 的装置。

典例5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
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解析】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项正确;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氢气的燃烧,B项错误;在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不只是燃烧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部分的化合反应等也会放出热量,C项错误;人类利用的能量不完全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水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D项错误。

【答案】A
实验:燃烧条件的探究
1.实验目的:探究燃烧的条件。

2.实验装置
3.实验现象及分析
4.实验结论:燃烧所需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 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5.注意事项:由于白磷燃烧会产生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实验时一定要注意通风。

6.实验装置的改进: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露置在空气中,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有毒,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为避免污染空气,可将白磷和红磷置于密闭的环境中,如图所示。

针对训练
1.( 2019·湖南张家界)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实验如图所示。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 1 )三个实验中,白磷会燃烧的是C(填字母序号)
( 2 )通过A、C实验对比,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 3 )打开如图所示的分液漏斗的
旋塞
①溶液中产生气泡
②蜡烛火焰
(
熄灭
( 4 )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
的蜡烛
①烧杯底部变黑
烛火焰
【拓展】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

“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小火燃烧”是由于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较小;“发生爆炸”是由于面粉与氧气充分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