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项肝功能指标联合诊断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项肝功能指标联合诊断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探究
李玥
【摘要】目的:分析6项肝功能指标联合诊断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意义,为临床
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肝病患者(实验组)以及50例来我院行健
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

两组观察对象均采用6项肝功能指标(前白蛋白指标、白蛋白指标、胆碱酯酶指标、γ-谷氨酰转移酶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进行联合检测,观察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6项肝功能指标检查结果。

结果重型肝炎、急性肝炎患者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AST)水平、γ-谷氨酰转移酶指标(GGT)水平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ALT)水平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行健康体检者,但急性肝炎患者的前白蛋白指标(PA)水平以及白蛋白指标(ALB)
水平的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行健康体检者;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及慢性肝炎患者的ALB水平、PA水平以及胆碱酯酶指标(CHE)水平的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行健康体检者;肝硬化患者的GGT水平以及AST水平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行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肝病患者使用6项肝功能指标进行联合诊断,诊断效果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6(014)026
【总页数】1页(P63-63)
【关键词】6项肝功能指标;联合诊断;肝病;应用意义
【作者】李玥
【作者单位】锦州市妇婴医院,辽宁锦州1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
肝脏是机体重要的解毒以及生化反应器官,同时也是以代谢功能为主的重要器官[1]。

我院为了分析6项肝功能指标联合诊断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意义,对肝病患者使用6项肝功能指标进行联合诊断,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肝病患者(实验组)以及50例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

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分布为21~78岁,年龄均值为
(56.64±3.45)岁。

实验组肝病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5∶25,年龄分布为20~79岁,年龄均值为(56.76±3.71)岁。

50例肝病患者中,有14例患者为急性肝炎,有13例患者为慢性肝炎,有17例患者为肝硬化,有6例患者为重型肝炎。

两组观察对象及其家属均对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目的有所知情,且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协议。

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示组间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检测方法:两组观察对象均采用PA、CHE、ALB、GGT、AST以及ALT进行联合检测,具体的监测方法如下:两组观察对象均被采集5 mL的空腹静脉血,并将静脉血注入至干燥管内,对其实施分离血清备用,所有指标均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6项肝功能指标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观察对象的6项肝功能指标检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肝功能指标属于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使用()表示,检验水准α=0.05,当P<0.05时,表示两组观察对象之间对比的肝功能指标检查结果存在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重型肝炎、急性肝炎患者的AST水平、GGT水平以及ALT水平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行健康体检者,但急性肝炎患者的PA水平以及ALB水平的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行健康体检者;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及慢性肝炎患者的ALB水平、PA水平以及CHE水平的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行健康体检者;肝硬化患者的GGT水平以及AST水平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行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随着医学与科技的不断进步,生化检测技术水平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前白蛋白指标、白蛋白指标、胆碱酯酶指标、γ-谷氨酰转移酶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是临床上诊断肝病的常用指标,近年来,这些生化指标的检测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2]。

本研究对肝病患者使用6项肝功能指标进行联合诊断,主要是由于机体的肝细胞受到损伤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以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的含量会显著升高[3];γ-谷氨酰转移酶指标属于肽转移酶的范畴,当机体体内的胆汁出现过度淤积时,该指标的含量会显著升高;白蛋白指标主要是反应机体的肝储备功能,但其易受到白蛋白的影响,不能作为反应早期肝脏受损的指标;前白蛋白指标主要是反应机体肝细胞的合成能力;胆碱酯酶指标主要是反应肝脏病变的程度以及病情的发展情况,当患者的肝病有所改善时,该指标的含量会出现快速增高的现象[4]。

换言之,当机体的肝脏发生病变时,前白蛋白指标、白蛋白指标、胆碱酯酶指标、γ-谷氨酰转移酶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均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

总结得出,对肝病患者使用6项肝功能指标进行联合诊断,诊断效果可靠,具有
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相关文献】
[1]唐宁.婴儿胆汁淤积症患儿肝纤四项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4.
[2]班正贺.6项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12):54-55.
[3]朱月蓉,邱红,王冰,等.ADA、5'-NT、TRF、TBA、LAP和PA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评价[J].安徽医药,2011,15(6):728-730.
[4]李卓成,李延武,罗蓉,等.血清Hcy与多项肝酶学指标在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3,26(5):592-5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