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附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3.练习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的基本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实验练习基本操作,通过讨论或探究,自己总结某些实验操作要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认识仪器及操作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仪器的识记,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操作的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锌粒、碳酸钠粉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试管、试管架、药匙、量筒、滴瓶、滴管、细口瓶。
【导入新课】
教师: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那里有很多仪器和药品期望你利用它们来探究化学的奥秘。
在生活和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常常要对物质进行加热、对器皿进行洗涤等,你能列举出几种熟悉的用于物质加热的器皿吗?
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
【讲解】
学生:认真听取实验要求。
1.常见实验仪器介绍
【展示】教师展示常用仪器,逐一介绍其名称、性能、用途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8的“资料卡片”,了解如何取用药品,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学生:通过阅读自学药品取用规则。
【讨论与交流】
①取用固体药品需要哪些仪器?
②如何取用粉末状的固体药品?
③如何取用块状的固体药品?
学生:交流讨论如何进行操作。
【演示】①取锌粒;②取少量碳酸钠粉末。
(2)液体药品的取用。
【演示】液体的倾倒。
学生: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并交流讨论如何进行操作。
【讨论与交流】
①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面上?
②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倒还是缓慢地倒?
③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上的标签要向着手心?
④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⑤取少量的液体应使用什么仪器?
⑥使用胶头滴管应注意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图1-25、1-27,回答上述问题。
【演示】滴管的使用。
【说明】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
【演示】用量筒取用液体。
【解释】
①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②当接近刻度时,可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至刻度。
③取用液体,如不说明用量,一般取1~2毫升。
学生:学习量筒的使用方法。
【讨论】量取液体时,如果实际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交流讨论,并用总结性语言归纳。
3.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阅读教材P20~21,思考并回答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学生:进行讨论,回答并总结。
【活动与探究】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毫升水,一支在火焰上3厘米加热,一支在焰心处加热,一支用外焰加热。
记录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得出什么结论?
【讨论】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
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直接加热,为什么?
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为什么?
如何给试管里的液体进行预热?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实验1-6],并回答问题。
(2)连接仪器装置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回答:仪器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连接、玻璃管与橡胶塞的连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学生:做[实验1-7]。
4.洗涤玻璃仪器
【提问】做过实验的仪器为什么要洗涤?如何洗涤试管?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分组做[实验1-8]。
【探究新知】
1.化学实验室规则
(1)教师介绍实验以及安全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的规则。
(2)学生对实验室的规则进行交流与讨论。
2.实验要求
(1)阅读实验说明,理解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实验时,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桌上实验用品应摆放整齐有序。
做实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
注意安全,并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3)实验完毕,拆开实验装置,把仪器中废弃的物质倒入废液缸,把需要回收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然后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按要求放在指定的位置。
(4)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介绍实验报告的格式)
【效果检测】
参见课本第23页
【课堂小结】
通过对比实验,加强学生对现象的描述、分析、科学的表述探究所得结论的能力,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为以后学习空气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个别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较差,影响整个小组的实验进度。
先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教师做好指导,课前培训部分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实验时分配到各个小组中辅导各小组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酒精灯的使用和给物质的加热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在实验前特别强调错误操作可能引发的后果,只要按正确的操作方法操作,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
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及可能引起的后果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提前预防。
【布置作业】
参见课后习题练习与应用
【板书设计】
一、实验室规则
二、化学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一斜二送三直立)
块状(一横二放三慢竖)
(2)液体药品的取用:(量筒,滴管的使用)
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2)给物质加热
3、仪器的洗涤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能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
【学习过程】
一、仪器介绍(结合课本P150-151页)
1、指出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⑴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
⑵少量溶液相互发生反应时,需要用;
⑶蒸发溶液时,需要用;
⑷溶解溶质或是进行较多溶液反应时,需要用;
⑸量取液体时。
需要用;
⑹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和。
2、.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
(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
(5)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6)检验物质可燃性,进行固气燃烧实验的仪器是;
(7)用于加热浓缩溶液、析出晶体的瓷器是;
(8)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
【化学小谜语】各打一实验仪器或实验操作。
(1)一对兄弟,两边站起,不高不低,公平合理 -----
(2)一路洒落十升粮--------
(3)吹不响的喇叭——
(4) 身上一把尺,肚里一条线,天热与天冷,线儿长短变——
(5) 盛酒不是瓶,叫灯不照明——
二、药品取用:
1、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
2、注意节约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用,固体只需。
3、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
4、实验中要要注意保护眼睛。
【阅读与思考】:
1、取用粉末状药品与块状药品分别用什么仪器?
2、液体药品取用,倒取时要注意哪三方面?
3、在一只试管中要加入碳酸钙粉末和盐酸溶液,一般应先加哪一种药品?为什么?
4、阅读P152页,思考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
【分析与思考】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
①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②调整零点③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后,砝码放回盒中,游码移在零处。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2、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A、59 g
B、59.3 g
C、59.32 g
D、59.329 g
3、用托盘天平称量10 g某物质时,如果天平指针偏向左,则需要
( )如果天平指针偏向右,则需要 ( )
A.添加砝码
B.取下砝码
C.减少称量物
D.增加称量物
4、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称量值比实际质量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 )
A.空载时指针向左偏转,未经调平就称量
B.空载时指针向右偏转,未经调平就称量
C.调零时,游码不在刻度尺零点
D.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称量物
5、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1克食盐时(1克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
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A.5.3克 B.5.1克 C.5.0克 D.4.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