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再见了大班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再见了大班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歌曲《老师再见了》,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老师再见了》,理解歌曲含义。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把握。

三、教学准备
1.教学材料:歌曲《老师再见了》的音乐和歌词。

2.教学工具:音响、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播放歌曲《老师再见了》,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怎么样?它表达了什么情感?(二)学习歌曲
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含义。

2.老师教唱歌曲,注意节奏和音准。

3.学生跟唱,老师指导。

4.分组练习,学生自主练习。

(三)歌曲展示
1.学生分组展示,老师点评。

2.全班集体演唱,感受歌曲的魅力。

(四)音乐欣赏
1.老师播放其他关于老师的歌曲,如《感恩的心》等,让学生欣赏。

2.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分享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五)情感体验
1.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与老师相处的美好时光,分享感动瞬间。

2.学生用绘画、手抄报等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

2.学生谈谈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表达再见之意。

五、作业
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次音乐课的学习内容。

2.家长协助孩子录制演唱《老师再见了》的视频,到班级群。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老师再见了》,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歌曲。

同时,通过歌曲展示、情感体验等环节,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懂得了感恩。

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要继续关注学生的需求,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同时,要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难点补充: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老师再见了》,理解歌曲含义,并能够用适当的情感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把握,以及如何在演唱中融入对老师的感情。

教学过程补充:
(二)学习歌曲
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含义。

老师:同学们,歌词中唱到了什么时候我们会说再见?大家一起来找一找。

学生:毕业的时候。

老师:对,毕业的时候我们会对老师说再见。

那我们来朗读一下歌词,感受一下歌词中的情感。

2.老师教唱歌曲,注意节奏和音准。

老师:现在我们来唱这首歌,我会一句一句地教大家。

注意听我唱的音和节奏。

(老师唱第一句,学生跟唱)
老师:很好,我们再来一次,这次大家要尽量跟上节奏,唱准音。

3.学生跟唱,老师指导。

老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唱,我会看着大家,如果有人唱得不准或者节奏跟不上,我会提醒你。

(学生唱,老师指导)
4.分组练习,学生自主练习。

老师:下面我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练习一下,看看能不能唱得更好听。

(四)歌曲展示
1.学生分组展示,老师点评。

老师:每个小组都练习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展示一下。

每个小组唱完之后,我会简单点评一下。

(学生分组唱,老师点评)
2.全班集体演唱,感受歌曲的魅力。

老师:我们全班一起来唱一次,让我们用歌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不舍。

(五)情感体验
1.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与老师相处的美好时光,分享感动瞬间。

老师:同学们,你们和老师在一起有没有什么难忘的事情或者感动的瞬间?现在分享给大家吧。

(学生分享)
2.学生用绘画、手抄报等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

老师:除了用歌声表达,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我们的感激之情。

你们可以画画,或者做手抄报,把你们想对老师说的话都表达出来。

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一首很特别的歌曲,大家觉得自己学到了什么?
2.学生谈谈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表达再见之意。

学生:我学会了这首歌,也让我更加珍惜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

老师:很好,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首歌,记住我们在一起的时光。

即使将来我们分开了,也要记得老师永远在你们的心中。

注意事项:
1.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和理解能力,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进度。

2.保持耐心和鼓励,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避免因难度过大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3.强化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并感受歌曲背后的情感,而不仅仅是学会旋律。

4.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教学,确保所有学生都能理解教学内容。

5.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在分组练习时,注意观察每个小组的进展,及时给予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帮助。

7.教学方式要多样化,结合视觉、听觉和动作等多种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8.结束课时,要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让他们带着成就感和对下一堂课的期待离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