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农村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作文指导浅谈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农村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因杨攀丽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语文教育所获得的最具终
身发展价值的人格修养与关键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要以促进学
生能力发展为取向,立足于促进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培
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极为重要。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总体不高,甚至出现下滑趋势,学生被电子产品吸引,越来越无
法静下心来看书,特别是以语文试卷阅读理解题作为呈现对象
时,阅读能力差显得特别突出,这就让我们不禁思考:在语文核
心素养下该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农村初中生;阅读能力;培养
2014年3月,我国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了“学生发展核
心素养”这一命题,明确了语文教学要以知识积累为取向,转向
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取向。

其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学生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开发思维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影响到他一生的
发展,可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
(一)农村初中生难以深刻理解字词含义。

学生只有对字词
有准确而深刻的理解,才可能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

农村学生知识面比城市学生更为狭窄,对于字词理解也相对比
较薄弱,经常望文生义,流于表面。

(二)农村初中生读不懂有深刻内涵的文章。

如2020年福建
中考阅读《拜谒李时珍》,这篇文章的阅读得分情况农村中学明
显低于城市中学。

(三)农村初中生没能娴熟地掌握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的掌
握,是衡量一个人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农村初
中生由于没能娴熟地掌握阅读技巧,导致学生面对阅读理解题
时,未能通过阅读技巧的把握找到解题的思路,往往因为答偏题
或回答不全面而扣分。

二、培养农村初中生阅读能力
当下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迷恋游戏,能安
静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没有阅读,这就让老师面临着该如
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的阅读
能力的问题。

我们如果简单地把阅读教学看成是学生的读和教
师的讲,这是很不科学的,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甚小。


么,到底什么叫阅读能力呢?简单地说,就是学生通过已有的知
识和方法读书的一种能力。

它包括认读能力、感悟理解能力、评
价能力、想象能力、记忆再现能力等等。

这种种阅读能力需要老
师有目的的加以培养。

(一)认读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读了那
么多篇课文,但一旦接触一篇新文章,依然不知从何入手,甚至
连起码的朗读也断断续续。

因此,教师必须在怎样教学生读书上
下功夫。

做法就是让学生先默看一遍文章,将不认识的生字词划
出来,然后借助工具书认准字音、字义,接着通篇诵读课文,目的
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揣摩文章的含义,领略语言的优美。


老曾经说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认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
惯。

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文,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
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

”当然不同的文体还
要有不同的朗读方法。

(二)感悟理解能力的培养。

读通文章,还要能读懂文章。


书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还取决于知识
的积累程度。

有的人读书不求甚解,粗枝大叶,从不用心去体会,
糊里糊涂的读书,感悟理解能力从何而来?因此,教师辅导学生
读书,务求深入理解,搞懂意思。

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一边会给
自己提问题,当然有时受到时代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对问题的理
解或许是肤浅的,这就需要教师用心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多
方面考虑问题,这样的训练多了,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自然得到
了提高。

(三)评价能力的培养。

看一篇文章,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又
在什么地方,学生要说出个所以然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
要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

把读书过程中的感想随时
写下来,也可以用口头表达的方式表明对人、事、物的看法。

这就
要求课堂上教师要尽量放手,别担心完成不了课堂任务,不要囿
于固定的说法,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能评价,说明学生在思
考。

只要持之以恒,学生的评价能力高了,鉴赏水平也会提高。

(四)想象能力的培养。

叶老说:“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
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
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的,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
之。

”因此,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是阅读教学重要的一环。

教师要调
动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

一个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人写
的文章定然视野开阔,让人体会到文章的博大精深、才气横溢。

李白把“飞流直下三千尺”想象成“疑似银河落九天”,白居易把
嘈嘈切切的琵琶声想象成“大珠小珠落玉盘”,可以说想象是文
学的生命力,我们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记忆再现能力的培养。

有的人文章看了不少,当时看得
兴趣盎然,过后却没能留下印象,这与不重视记忆有关。

语文教
学反对死记硬背,但好的作品,名家名篇,该背的还是要背。

我们
人脑好比一座仓库,里面可以存放许多知识,但如果我们不把这
些知识往里搬的话,仓库里依旧空空如也。

这般的过程就是记忆
的过程。

所以教师上课时,一些好的片段要让学生及时背下来,
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外书上看到精彩的地方,也会养成习惯,多
记多背。

那么,学生下笔作文或表达过程中,这些材料就会不由
自主地在脑中闪现出来。

文学史上一些有名的大家,莫不有着超
凡的记忆力,他们对名家名篇真可谓倒背如流,我想这大概得益
于他们年轻时注重记忆能力的培养。

当然,阅读能力也并不仅仅等同于以上所说的几种,其他还
有创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

但不管怎么说,以上种种阅
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朝夕之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坚
持不懈的训练。

果能如此,农村初中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有长足
的进步,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将对他们的终身都有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日亮.我即语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3]叶圣陶.好读书而不求甚解——
—叶圣陶谈阅读[M].北京:
开明出版社,2017.
[4]杜舒宁,郭海申.试分析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
与提升方案[J].科学咨询,2019(43):71.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第五中学)80┆周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