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曲松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细菌性脑膜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孢曲松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细菌性脑膜炎
帖青松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6(020)011
【总页数】2页(P165,174)
【关键词】头孢曲松;地塞米松;细菌性脑膜炎;疗效
【作者】帖青松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江苏建湖,224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3
细菌性脑膜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3]。
本研究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
观察组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35岁;对照组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39岁。
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 ① 年龄15~65岁; ② 脑脊液革兰染色发现细菌感染; ③ 脑脊液呈浑浊状; ④ 脑脊液在培养皿内都存在着细菌生长的情况; ⑤ 脑脊液白细胞的计数高于平均水平[4]。
排除标准: ① 患有消化道溃疡、脑外伤、真菌感染或者结核者; ② 对皮质激素或者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过敏的患者; ③ 接受过脑脊液分流术且应用过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④ 处于妊娠或者哺乳期的妇女。
脑脊液的检查: 50例患者的脑脊液全部呈灰白色或者淡黄色,并且伴有浑浊和轻度浑浊等情况,其中接受检查的5例患者中,脑脊液静置后肉眼可见沉渣;有15例患者脑脊液生化检查中出现定量下降,有5例患者则出现氯化物量下降的情况。
29例患者蛋白定量超过1.0 g/L。
经实验室检测,所有5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中, 19例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计数为(500~1 000)×106/L, 其余31例患者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均大于1 000×106/L。
血常规检测: 50例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大于0.75, 白细胞计数平均值高于10×106/L。
所有患者都经过脑脊液涂片检查,其检查结果均显示外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的情况。
所有患者进行甘露醇降颅压治疗、抗菌治疗、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头孢松钠静脉滴液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地塞米松注射液静脉滴注,用药3 d后改为10 mg/d[5-6]。
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头孢松钠静脉滴液治疗,使用10%的500 mL葡萄糖与200 mg/kg的头孢松钠注射液混合滴注治疗。
疗效判断: 治愈: 患者的体温基本处于正常状态,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脑脊液常规项目也恢复正常,白细胞总数也未超标;显效: 治愈标准中任意3项恢复正常;好转;治愈标准中任意2项恢复正常;无效: 临床接受治疗3 d后症状无明显减轻趋势,病情反复并有加重趋势[7]。
观察组中治愈17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中治愈11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76%。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见表1。
研究[8-9]发现,应用地塞米松对患有细菌性脑膜炎的儿童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儿童的致病率以及病死率。
对于治疗细菌性脑膜炎,其关键
是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及早使用抗菌药物杀灭脑脊液内的致病病菌,提高整个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降低治病率及病死率。
现代医学[10]普遍认为,细菌性脑膜炎有3大致病病菌,分别是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
以及流感嗜血杆菌。
使用头孢曲松对上述三种细菌性脑膜炎的致病病菌具有高效的灭菌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治愈17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88%; 对照组中治愈11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76%。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对2组患者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退热时间以及颈强直时间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显著长于观察组(P<0.05), 而2组患者外周血复常时间和CSF复常时间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表明地塞米松和头孢曲松联合应用对细菌性脑膜炎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缩短退烧时间、颈强直消失时间和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愈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