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桩加铸瓷冠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桩加铸瓷冠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3-07-30T16:48:02.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韩朝艳[导读] 其余病例皆由口腔卫生不佳引起,说明口腔卫生宣教及让患者保持正确的牙齿保洁方法尤为重要。
韩朝艳 (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河南濮阳 457000) 【中图分类号】R78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163-02 【摘要】分析并评价RTD玻璃纤维桩与IPS e. max press铸瓷冠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玻璃纤维桩 IPS e.max press铸瓷冠前牙残根残冠前牙残根残冠是口腔常见疾病之一,桩核冠作为一种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重要治疗方法在临床广泛应用。
由于传统的金属桩核烤瓷冠存在根折、颈缘灰染等不良现象,非金属桩加全瓷冠修复前牙残根残冠日益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1]。
为此,笔者通过对157例258颗前牙残根残冠,进行RTD玻璃纤维桩与IPS e.max press铸瓷冠联合修复,并追踪评价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8.6~2011.2之间,来我院应诊的157例258颗前牙残根残冠的患者,其中男70例,女87例,年龄18~56岁。
病例纳入标准:①牙根有足够长度,余留龈上1.5毫米以上的健康牙体组织。
②患牙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无牙周病或已得到控制。
③前牙咬合关系基本正常。
1.2 临床操作⑴RTD玻璃纤维桩的制作。
根据牙根粗细选择合适的纤维桩,panavia F含氟树脂粘结剂粘结。
⑵牙体预备。
按照全瓷冠的预备标准进行牙体预备。
⑶硅橡胶制取印模。
⑷比色。
利用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比色,采集高清数码照片一同传递给技师以供参考。
⑸临床试戴与粘固。
临床试戴合格、患者满意后,Panavia F含氟树脂粘结剂粘结。
2、结果
经过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1)据临床检查及x线检测,玻璃纤维桩与根管壁吻合完好,无一例桩折、根折、脱落现象。
(2)根据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复标准[2]及牙周病学[3]临床表现,铸瓷冠在形态、颜色、边缘密合度三项检查中,2年内几乎无变化,90%以上仍达到A级;修复后无边缘着色及继发龋现象;90%以上的牙龈健康,有16~18颗有轻微炎症现象。
3、讨论
3.1 玻璃纤维桩具有优良的美学性能、弹性模量与天然牙本质相似、失败后易去除等诸多优点,被逐渐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树脂粘结剂可以增强修复体的固位,改善修复体边缘的适合性,防止微渗漏,还可以明显提高患牙及修复体的抗折性[4]。
牙本质肩领亦能有效提高牙的固位形及抗折能力[5],本组病例皆选择有龈上1.5mm以上牙本质肩领的患牙,采用Panavia F含氟树脂粘结剂,使纤维桩—树脂粘结剂—牙本质成为一体,既保证了患牙足够的固位,又有效地分散了牙冠所受的颌力,减少了桩脱落及断根的危险性。
3.2 全瓷修复因具有突出的美学效果、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在临床广泛应用。
由于天然牙的颜色分布范围广,变化大,不同地区、种族、年龄、甚至同一牙齿的不同部位颜色都可能存在较大差别,颜色的恢复比形态的恢复更为复杂和困难。
[6]本组病例采用视觉法比色。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医生对色彩的捕捉、表达、传递及技工的再现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很难达到完美的仿真效果。
本组病例有236颗铸瓷冠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颜色效果。
另外22颗达B级标准的铸瓷冠,皆因患牙属于四环素牙、氟斑牙、釉质发育不全而颜色异常者,颜色恢复的不甚完美,但患者较为满意,乐于接受。
3.3 牙龈炎为冠修复后常见的并发症。
本组病例有16~18颗的牙龈有轻微的炎症,其中有1颗是粘结剂未清除干净,经处理后恢复正常。
其余病例皆由口腔卫生不佳引起,说明口腔卫生宣教及让患者保持正确的牙齿保洁方法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对于前牙的残根残冠,只要掌握好适应证,严格操作程序,使用RTD玻璃纤维桩加Ips e.max press铸瓷冠联合修复能达到理想的实用及美观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祥荣.非金属桩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6):336-338.
[2]Gemlamaz D,Ergin S.Clinical evalnation of all ceramic crown[J].J Prosthed Dent. 2005, 89(2):189-196.
[3]曹采方.牙周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75-80.
[4]Susanne ss, Waldemar GDR, Urs CB. Fracture resistance of human enamel and three all ceramic crown systems on extracted teeth. Int J Prosthodont, 1996, 9:580~5.
[5]冯海兰,徐军.口腔修复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2.
[6]姚江武.口腔色彩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