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考题精编及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诗的首联和颔联分别从___和___觉的角度展现了洞庭湖________ 的景象,极富艺术感染力。
9.视 听 波澜壮阔 10.这首诗在艺术上非常成功,历来为世人传诵。试举一例加以品 析。
10.示例:“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触景兴怀,巧借双关, 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却没人引荐,不能在太平盛世出仕为官, 为民谋利而深感惭愧的苦衷。7、孟浩然(2分)
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B、“波撼岳阳城”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D、全诗委婉表 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D
(以下是2006年自贡巿中考题) 7.解释下面的词句。(2分)
①太清: ②端居耻圣明: 7.①指天,天空。②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A.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 () 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写景雄浑壮阔,极富艺术 感染力。 ( ) C.“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水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 ( ) D.“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两句是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 途径。 ( ) 8.A√,B√,C×,D√。
2010中考真题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天空
。(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和天空浑然一体的雄伟景象。
B、三四两句描写洞庭湖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波涛汹 涌使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渲染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C、五六两句以自己意欲渡湖可是没有船只为喻,表达自己因无 法实现政治理想而退隐江湖的决心。
D、最后两句巧妙地化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古语, 委婉含蓄地希望对方给予帮助。 8、C(2分)
2009黄浦二模
(二) 阅读唐诗,完成7—8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作者是唐朝的
(人名)。(2
分)
孟浩然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两句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突出了浩瀚的湖水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考题,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诗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坐观垂钓者,独有羡鱼情。 2.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__________, 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渊羡鱼 比喻只有愿望不做实际的工作,就达不到目的。 3.请简要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 3.颔联从视觉,听觉,触觉几方面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 势,极富艺术感染力,尤其“蒸”字显示出了洞庭湖丰富的积蓄; “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4.这首干谒诗(“乞仕诗”)借景抒情,表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4.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 (以下是2004年湘高中理科实验班招生题) 5.这是一首干谒诗,目的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赏识和录用,但其写景 有独到之处,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例举一首与其写景手法相同的 诗。 5.夸张。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结秋霜。 6.联系全诗看,作者在“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想渡过洞庭湖却没有舟楫,犹想出仕而无人引荐,暗示作者想得 到对方的援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