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门施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安门中医院医疗辅助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暖通部分)
目录
一、编制依据和采用标准--------------------------------------------1
1、编制依据
2、采用标准
二、工程概况----------------------------------------------------------4
1、工程简介
2、室内设计参数
3、供暖工程
4、通风工程
5、给水工程
6、排水工程
7、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施工部署---------------------------------------------------------18
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2、施工流水作业安排
3、施工力量总部署
四、施工准备---------------------------------------------------------22
1、技术准备
2、机械器具准备
五、主要分项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23
1、暖卫工程
2、通风工程
3、施工试验与调试
六、工程质量与成品保护----------------------------------------40
七、现场管理措施-------------------------------------------------44
一、编制依据和采用标准(一)、编制依据
(二)、采用标准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广安门中医院医疗辅助楼工程。
工程建筑面积20898平方米建筑檐口高度29.55m,人防等级为六级,抗震烈度为8度。
工程分为地下两层,地上八层。
其中地下二层包括汽车车库及六级人防区;地下一层包括汽车车库、设备机房、后勤办公室及单身宿舍。
地下一、二层间G─H轴间夹层为自行车库。
首层包括大堂、血透中心及供应室;二层为图书馆及档案馆;三层为医务办公室;四层为会议室及基础研究室;五、六层为办公室及基础研究室;七层为动物室、基础研究室及办公室;八层包括音像中心、会议室及办公室。
各层主要用水设备包括医用洗涤盆、大便器、小便器、淋浴喷头、拖布池及洗面(手)盆。
(二)、室内设计参数
(三)、供暖工程
1、简介:供暖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小,只包括地下一层设备机房、单身宿舍及管理室;首层大厅及办公室;八层音像中心等。
采用双管系统,供回水干管主要敷设在地下一层顶板和七层顶板处。
热源由医院原有热力站提供,热媒参数为85℃/60℃热水。
供暖热负荷为100kw,系统总阻力为20kpa。
2、供暖系统:
2.1热力入口:供暖系统热力入口与各类管道合并在一个引入口处,位于地下一层12轴北外墙的K轴西侧,供回水干管直径
DN=70。
2.2布局走向:供回水管道进入楼内后沿地下一层12轴北外墙内侧向东敷设J轴西侧后向南敷设,分为五路供暖。
A.第一支路:在6轴北侧由干管向西敷设,支管管径40。
至L 轴西外墙后分别向南、北敷设,管径分别为32,南部承担地下一层单宿和浴室供暖;北部承担地下一层单宿和首层血透中心供暖。
B.第二支路:干管敷设至1轴南外墙内侧向东西分别敷设,管径32。
西部承担地下一层告别室供回水,管径25;东部由H轴内墙西侧向上敷设为首层废弃物存放间和门厅供暖。
C.第三支路:在6轴北侧由干管向东敷设,支管管径32。
在F
轴东侧向南、北分别敷设为两边管理室供暖,同时在H轴西侧又分出支路经车库分别为首层大厅供暖。
D.第四支路:在11-12轴间由干管分出管径50的支路在J轴西侧分两种走向分别为首层位于12轴北外墙南侧和G轴东外墙门厅处的热风幕供水。
E.第五支路:在10轴北侧分出管径32的支路向东敷设,后向南敷设,在9轴南侧管道井内向上敷设至七层顶板后水平敷设至K
轴西外墙向上为八层音像中心供暖。
2.3、采用材质和连接方法:供暖管道采用焊接钢管,DN≤32mm 为螺纹连接,DN≥32mm为焊接连接。
管道采用δ=40mm的超细玻璃棉外缠玻璃丝布管壳保温。
散热器采用四柱660型[即TZ4-5-8型]灰铸铁散热器。
(四)、通风空调工程
1、地下部分:
地下机房、车库、淋浴室、告别室、卫生间等设置机械排风。
①汽车库每层分别设置了两套排风排烟系统平时进行排风,起火后进行排烟风机为双速排烟风机,送风部分由(11)-(12)-(G)-(H)轴间的两台送风机进行补风,车库内设置诱导风机进行气流循环。
②淋浴室、告别室分别由PF-11、PF-12系统排到室外。
③地下二层为人防层,人防内设置双速排烟风一台进行室内排风,着火后进行排烟。
2地上部分:
①一至八层以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为主,新风机房设在地下一层,内设四台新风机组通过金属风道,引至上面各层,因此各层新风分别由XF1-XF4系统来供应。
②地下二层至八层的仓库、开水间、泵房、办公室、厕所、阅览室、实验室、基研室、血透室及供应室等,均由设在八层的排风机排至室外分别设为PF1-PF12十二个系统。
3消防排烟补风系统:
(1)地下一层配电室排烟补风系统由一台轴流风机、一个FD500×400新风口、两个FD400×250送风口及送风道组成,补风直接由(L)轴西外墙的窗井内进气。
(2)PY-1排烟系统:承担地下一层冷冻机房、首层至八层1#楼梯间前室和南半部内走道的排烟。
PY-1的排风立管安装在(4)-(4/5)与(J/H)-(J)网格的竖井内,由安装在七层屋顶上的一台排烟风机承担。
(3)PY-2排烟系统:承担地下一层配电室、首层(5/6)轴线以北空调房间、二层2#楼梯间前室、三层至八层2#楼梯间前室和北半部内走道的排烟。
PY-2的排风立管安装在(8/9)-(9)与(J/H)-(J)网格的竖井内,由安装在七层屋顶上的一台排烟风机承担。
4、正压送风排烟系统:
(1)ZS-1正压送风系统:由安装于八层(G/H)-(H)走道吊顶内的一台正压风机承担。
进风口为FM17A型,安装在(4)轴外墙上。
700×630送风立管安装在1#楼梯休息平台东侧(5)轴与(H)轴交叉处的竖井内。
送风口为500×500自垂式百叶送风口,安装层次为地下一层、地上首层、三、五、七层。
(2)ZS-2正压送风系统:由安装于八层(H/J)-(J)与(8/9)-(2)网格内管道井内一台正压风机承担。
送风口为800×800FM型,安装在(9)轴外墙上。
1000×400送风立管安装在2#楼梯北侧(H/J)-(J)与(8/9)-(9)网格管道竖井内。
送风口为FK400×400自垂式百叶送风口、标高在休息平台之下,安装层次为地下一层、地上首层、三、五、七层。
(3)ZS-3正压送风系统:由安装于八层(G/H)-(H)走道吊顶内的一台正压风机承担。
进风口为FM17A型,安装在(9)轴外墙上。
800×500送风立管安装在2#电梯井东侧(8)轴与(H/J)轴交叉处的竖井内。
送风支管为500×400,支管上各安装一个电动多叶调节阀,现安装FK1000×500百叶送风口,安装层次为地下二层至地上八层。
5、人防通风工程:
(1)人防等级及设计概况:人防部分位于地下二层,人防设计的抗力等级为六级:通风系统的设计采用清洁式和隔绝式两种通风方式:同时在用途上设计为平战结合,平时为汽车库,战时为防空地下室。
(2)人防通风系统的设计:
A、清洁式通风系统:由清洁式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排风系统的设计详见图。
进风口扩散室LWP-D型滤尘器斜流式风防火阀复合式消声器至室内。
B、隔绝式通风:隔绝式通风的流程如上图下半部流程。
进风口扩散室LWP-D型滤尘器滤毒罐手摇电动风机防火阀复合式消声器至室内。
C、卸压系统:有两套4XPS-D250超压排气阀,当室内压力超过规定压力时,排气阀打开排气卸压。
6、八层音像中心独立空调系统:该系统的空调机房设在八层(J/K)-(K)与(8)-(9)交叉的网格内,由一台送风空调机组和一台轴流排风机组成送回风系统,室内送风口为FK320×320八个,回风口为FK500×250四个,气流组织为上送上回。
七层实验动物室为洁净空调系统:设分体式恒温恒湿空调机组两台。
7、通风空调系统的材质及安装要求:
A、通风空调系统采用:管道采用优质镀锌钢板,厚度随管道断面尺寸大小不同而异。
穿防火墙至防火阀处的风道采用δ=2mm优质钢板.管道采用法兰连接,垫料为8501阻燃型密封胶带。
矩形风道当长度L>1200mm、大边宽度b>700mm的应加固;风道宽高比≥3时应增加中隔板。
屋顶露天安装的排风管道采用δ=2mm钢板制作,外表面采用环氧煤沥青防腐。
空调送回风管道采用δ=40mm带加筋铝箔贴现离心玻璃棉板保温。
通风空调管道保温前应做漏光量检测,合格后进行保温。
B、消防排烟风道和人防进风道系统:消防正压送管道和人防排风及手摇电动两用送风机后的风道采用的材质和连接方法同一般通风空调系统。
消防排烟风道采用1.2厚镀锌钢板进行法兰连接,人防进风口至手摇电动两用送风机处的风道材质采用δ=2mm的冷轧薄钢板焊接,排烟风道垫料为δ=3mm的厚石棉橡胶垫。
排烟风道采用δ=30mm厚离心玻璃棉板保温,外缠玻璃丝布保护。
(五)、给水工程
1.水源及设计参数:
1.1水源:分高区和低区两个系统。
低区包括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层为市政给水管网,设计资用压力为30mH2O;高区为地上三层以上部分为医院内加压泵站供应。
该建筑给水入口位于地下一层12轴北外墙的K轴西侧
生活热水由院内热力站供应,水温为t=60℃。
和生活给水一样,生活热水也分低区和高区。
1.2设计参数:全楼最高日用水量108吨,其中生活用水量44吨/日,夏季冷却塔补水量为64吨/日。
室内消火栓设计用水量为q=20L/s、
自动喷洒用水量q=28L/s。
每根消火栓立管的设计流量为q=10L/s、每个消火栓的设计流量为q=5L/s。
生活热水最高日用水量17吨/日。
2、生活给水系统划分:生活给水系统分高区和低区两部分。
A.低区:低区进户管管径80,在地下一层顶板处分成两路,一路由干管引支管敷设至泵房接地下一层消防水池;一路在干管敷设至女更衣间后,在女更衣间南墙外侧向东敷设在4轴旁女厕处引起立管(1/G)、(2/G)承担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厕所供水;一路在10轴北侧引支管向东敷设后向南敷设在仓库处引给水立管(3/G)、(4/G)、(5/G)承担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厕所、浴室、开水间等给水。
B.高区:高区由J轴东侧、5轴北侧引上的立管(总/G)供水,每层由(总/G)引出水平干管负责各层办公室、实验室用水,在八层顶板处向下引出1/G~5/G立管负责各浴室、厕所、开水间的供水。
其中,(1/G)、(2/G)位于4轴开水间和厕所处,(3/G)、(4/G)、(5/G)位于9轴南侧开水间和厕所处。
3、生活热水给水系统划分:生活热水给水系统也分高区和低区。
A.低区:低区主要负责地下一层淋浴室和首层血透中心、供应室的供水;进户管70自室外生活给水管网引入后一路在泵房北侧8轴南侧分出管径40支管向上敷设承担首层血透中心、供应室的生活热水供应;一路沿K轴东侧向南敷设,负责南、女浴室和太平间洗涤盆热水供应。
B.高区:高区由安装在1#楼电梯间电梯竖井西侧管井内的热水给水总立管(总/R1)和回水总立管(总/R2)向地上三层以上各办
公室、实验室供水。
4、消防给水系统:
4.1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管网组成:消火栓给水管网由进户干管、下连通管、中连通管、上连通管和消火栓立管组成。
A、进户管:由两根DN=100mm引入管组成,入口位于地下一层12轴北外墙K轴西侧。
顺地下一层顶板向南敷设,与中环供水连通管连接。
B、下环水平连通管:DN=100mm,沿地下二层车库顶板下敷设,与地下一、二层车库的消火栓立管连接,供应该车库内的消火栓箱用水。
并接出四根DN = 100mm至地下一层顶板下,与车库东侧室外消防水泵结合器连接。
C、中环水平连通管:DN=100mm,沿主体地下一层顶板下向南敷设,连接供应地下一层至地上八层消火栓箱的六根消火栓立管,构成消火栓给水中环供水管网。
并将立管(3/F)、(4/F)延长至地下二层与自北向南敷设人防区域内的DN=100mm的消火栓水平干管连接,向人防地下室内的消火栓箱供水。
同时在北端引出两根
DN=100mm的水平支管与北侧室外消防水泵结合器连接。
D、上环水平连通管:DN=100mm,敷设在八层顶板下,与供应地下一层至地上八层消火栓箱的六根消火栓立管连接,构成消火栓给水上环供水管网。
4.2消防喷洒灭火系统:消防喷洒灭火系统的水源是市政自来水进入地下一层100m3消防蓄水池后,由地下一层泵房内的两台
XBD30-70HY型G=0~30L/s、H=70mH2O、n=2950r/min、N=37kw
自动喷洒消防给水泵(一备一用)送入沿地下一层顶板下敷设的
DN=150mm的水平干管。
在J轴东侧、5~6轴间由干管引出立管(1/H)~(4/H),其中(1/H)为地上一层、二层和地下一层西部供水,(2/H)为3~5层供水,(3/H)为6~8层供水,(4/H)接顶层高位水箱。
地下一层东部和地下二层由干管直接引出供水管H供水。
5、空调给水系统:
5.1空调工程的冷热源:空调系统的冷源是由安装在地下一层冷冻机房内的两台WRH-2802型、制冷量L=729kw、输入功率N=172kw、冷冻水温度7/12℃、冷却水温度32/37℃的活塞式冷水机组提供。
空调系统的热源是由原医院热力站提供,热媒参数为65/55℃热媒主干管由位于地下一层12轴北外墙K轴西侧总入口。
5.2空调冷热水供应系统:将冷水机组、医院热力站提供的冷热水干管沿地下一层顶板敷设至J~H轴间9轴南侧,向上引起管径150的立管(总/LN1)至八层。
在八层顶板处分别向下引立管(1/LN1)、(2/LN1),其中(1/LN1)位于J轴东侧5~6轴间竖井内,(2/LN1)位于H轴西侧8轴北侧竖井内。
分别由(1/LN1)、(2/LN1)向一至八层风机盘管供水。
在首层(1/LN1)负责南侧,(2/LN1)负责北侧,2~8层(1/LN1)负责西侧,(2/LN1)负责东侧。
位于9轴南侧J轴东侧竖井内的(3/LN1)负责向地下一层和八层的各个新风机组供水,回水路线同。
6、给水系统材质与连接方法:
6.1生活给水系统:系统采用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
管道采用δ=6mm厚的难燃型高压聚氯乙稀泡沫塑料管壳,对缝粘接后外缠密纹玻璃布,刷防火漆两道。
6.2消火栓给水系统:管道材质采用无缝钢管,焊接连接。
6.3自动消防喷洒灭火系统:采用热镀锌钢管,DN≥100mm的管道采用沟槽式连接件连接;DN≤100mm的管道采用螺纹连接。
水泵出口采用消声止回阀和全铜质或钢质带测压接口的调节阀;喷洒系统的信号阀采用薄型信号内置碟阀。
水箱外采用δ=50mm厚玻璃棉板保温,外包δ=0.50mm厚镀锌钢板保护壳。
6.4空调给水系统:空调冷冻(热)水循环管道、膨胀管道等DN≤150mm均采用焊接钢管,其中DN≤32mm为螺纹连接,DN≥32mm 为焊接连接;空调冷冻(热)水循环管道DN≥150mm和冷却水管均采用无缝钢管,法兰连接;冷凝水管采用ABS塑料管道粘接。
冷冻(热)水循环管道、膨胀管保温采用δ=40mm带加筋铝箔帖面的离心玻璃棉管壳保温;分水器、集水器采用δ=50mm带加筋铝箔帖面的离心玻璃棉管壳保温。
膨胀水箱、软化水箱采用组合式镀锌钢板水箱,外表采用δ=50mm的离心玻璃棉保温。
(六)、排水工程
1、有压管道排水系统:主要承担排放地下一层卫生间的生活污水和地下一、二层机房和电梯井等泄漏的积水。
设计原则是先将污水排入集水坑,然后用排污泵排出室外。
1.1地下一层卫生间、淋浴室、地下二层及电梯机坑等污水排泄系
统:两个污水集水坑设在4~轴与J~H网格内,厕所和淋浴污水,电梯坑积水地面积水排入集水坑后再用三组排污泵(每组两台一备一用)排出室外。
排污泵型号:40-12-15-1.5型,G=12m3/h、H=15mH2O、n=2900r/min、N=1.5kw
1.2地下一层漏水、机房漏水及地下二层电梯机坑积水等排泄系统:两个污水集水坑设在8~9与J~H网格内每个集水坑安装一组排污泵(一备一用)。
型号分别为80-40-15-4型,G=40m3/h、H=15mH2O、n=2900r/min、N=4kw;60-25-15-2.2型,G=25m3/h、H=15mH2O、
n=2900r/min、N=2.2kw
1.3地下一层车库污水排泄系统:两个污水坑分别在E~F间、2/3~3和10~11间,各设排污泵一组,型号为60-25-15-2.2型,G=25m3/h、H=15mH2O、n=2900r/min、N=2.2kw。
排水管管径100,出屋顶排至室外。
1.4有压污水管排水系统材质和连接:材质采用热镀镀锌钢管,沟槽式连接。
2、无压污水管网排水系统:系统采用直通屋顶的排水立管,主要排放地上一层以上各卫生间的生活污水和饮水间泄水、实验室和办公室污水,前者要经过化粪池生化处理后才允许排入市政管网,后者可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2.1(1/W)、(2/W)污水排水立管:位于一号卫生间男、女厕东内墙边,承担首层男、女厕所和二~八层开水间、女厕污水排放。
2.2(3/W)、(4/W)污水排水立管:位于二号男、女厕西内墙边,
承担排放地上一层至八层男、女厕生活污水。
2.3(5/W)污水排水立管:位于9轴与H/J轴交叉处,出屋顶间屋面,承担排放地上一层至八层开水间屋顶水箱间泄露的污水,
2.4(6/W)~(22/W)污水排水立管:出屋顶。
分别承担一层至八层的办公室、实验室、动物室等用水点的污水排放。
2.5(23/W)污水排水立管:位于J轴东侧、7~8轴间的洗刷间墙角,承担5~7层洗刷间的污水排放。
3、内排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立管管径100共10根,雨水口均沿七层屋面南、西、北女儿墙边缘布置。
南、北两侧各三根,西侧四根,雨水排水立管上端接屋面雨水排水斗,下端直接连接沿地下一层顶板下敷设的排出干管,雨水直接排入室外雨水管网。
雨水排水系统采用热镀镀锌钢管,沟槽式连接。
4、冷凝水排放系统:冷凝水排放过程中,一层与二~八层分开排放。
二~八层中,北部通过凝水管(2/n)、(3/n)排至首层,再由7~8
轴与J~K轴间的清洁间拖布迟排至室外;西南部通过(1/n)排至首层,再由4~5轴与J~K轴间的清洁间拖布迟排至室外;东南部排至各层开水间会同开水间污水一同排放。
首层直接通过两个清洁间排放。
(七)、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本工程从施工难度看均为一般安装工艺,没有特殊的工艺要求。
因此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如下事项:
1、管道走向的布局:应先放样,调整合理后才下料安装。
特别要防止如下不合理的管道走向。
2、供暖工程部分工程量较小,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孔洞的预留,不要疏漏。
3、洁净室的施工工序:为保证洁净室最终测试能达到设计要求,洁净室各工种(包括土建、电气等专业)的施工程序一定得按照JGJ71-9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二“洁净室主要施工程序”规定安排施工。
施工前方方面面的协调工作不可忽视。
4、吊顶预留人孔(检查孔)的安排:吊顶人孔(检查孔)的预留应事先做好安排,其位置、结点做法既要照顾便于调节、测试和检修的需要,更应考虑密闭性的质量要求。
为了便于人员进入吊顶内调试和检修,应与设计、监理和土建专业共同协商,再吊顶内增设人行栈桥。
5、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和进场验收:主要是规格,特别是管材的壁厚;管道支架的规格和加工质量,避免不合格品进场。
提计划和定货时应特别注意无缝钢管及配件的外径、厚度应与消火栓管、空调水管匹配。
6、应监督土建专业在风道的浇筑和砌筑时,风道内壁的抹光处理工序应及时进行。
7、管道甩口的控制:应防止干管中支管接口甩口位置与支管安装位置的过大误差,解决办法,(1)严格执行事先放线定位的施工程序和安装交底程序;(2)废除从起点至终点安装不分阶段的不科学施工陋习,应分段进行并留有调整位置的最后下料直管段,待位置调整合格后安装。
8、通风工程注意事项:
(1)阀部件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资质证明等相关文件;阀部件外观、尺寸、大小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及设计要求。
(2)风道的安装:明装水平管水平度的偏差每米不应大于3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应在同一侧,支架的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3)阀部件安装方向应正确,要便于维修和操作阀部件启闭灵活可靠
(4)保温风管的支、吊架宜设在保温层外部,并不得损坏保温层(5)通风系统安装完毕要进行漏风检测,达到要求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6)通风系统的风量平衡与调整和设备的工效、噪音是主要部分应做好准备工作与厂家的选择。
三、施工部署:
(一)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总的施工组织机构详见土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安装工程将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参加过有影响的大型优质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参加施工,在技术上确保达到优质目标。
具体施工组织管理措施如下:
1、建立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主管工程师、专业技术主管、材料供应组长组成本工程专业施工安装项目领导班子,负责本工程专业施工的领导、技术管理、材料供应和进度协调工作。
2、组织由项目主管工程师郭克聚、项目专业技术主管、暖卫、通风
空调负责工程师邱郑林、专业施工工长刘兴海、专业施工质量检查员钱杰、佟杰等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技术组,负责施工技术、施工计划、•变更洽商和各工种技术资料的填写与管理工作;技术组内除了设专职质检员应负责质量监督与把关外,项目及专业技术主管工程师、专业技术负责人、施工工长也应对质量负责,尤其是主管工程师更应负全责。
3、按专业、按项目、按工序、按系统及时进行预检、试验、隐检、
冲洗、调试工作,并完成各种记录单的填写和整理工作。
4、由专业施工队与项目经理部签订施工质量、产值和工期承包合同,
层层把关负责合同履行。
5、暖卫通风空调工长施工管理网络图(见下图):
(二)施工流水作业安排:
••••
土建大流水作业段除了地下室一、二层以南北对称轴分两段流
水作业外。
地上均以每层为一流水作业段。
暖卫、通风、锅炉设备安装流水作业均与土建相同,以达到紧密配合,完成土建施工工期的要求。
(三)施工力量总部署:
依据本工程设备安装专业工程量分布的特点:(1)在地下一层暖通专业设备安装的工程量比较集中,特别在水箱间和水泵房、空调机房、冷冻机房的各种配管在此汇集;(2)给水排水及卫生设备集中于卫生间,各层工作面狭窄,工程量集中;(3)通风专业、消防管道均集中各层的吊顶内,管道相互交叉,矛盾较突出;(4)供暖工程安装的工程量比较少,工程量较分散;(5)屋顶高位水箱间、热交换间和电梯机房的设备安装量相对较大的特点安排如下:
1、给排水、消火栓给水、内排雨水: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量的分配除了生活给水、排水地上各层相应集中在卫生间;水泵、水箱等设备安装集中在地下一层泵房、水箱间和屋顶高位水箱间内,工作面比较狭小外,其余分项工程工程量分配较均匀。
可以采取大作业组流水集中作业加速安装速度。
但工作面大,给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因此应依据工程进展及时调配相应技术管理力量,才能保证优质工程目标的实现。
2、供暖工程:供暖工程工程量小,主要集中在地下一层、首层大厅和八层音像室。
工作面较大,宜采取大流水段、大作业组作业。
3、工程施工力量安排:
3.1暖卫工程:依据工程概算需13200个工日,考虑未预计到的因
素拟增加800个工日,共计14000个工日,投入水暖工人65人(其中电焊工7人、机械安装工1•人、水暖安装工57人)。
具体安排如下:给排水工程安装组45人(其中电焊工3人),暖气安装组10人(其中电焊工2人),水泵等设备安装组10人(其中电焊工2人、机械安装工1人)。
每组抽调4人配合土建结构施工进行预埋件制作、•预埋和预留孔洞预留工作。
在土建各流水段的建筑粗装修后进行支、吊、托架、管道安装、试压、灌水试验、防腐、保温,土建粗装修后,精装修前进行设备安装和散热器单组组装、试压、除锈、防腐及稳装工作。
土建精装修后进行卫生器具及给水附件安装和灌水试验、系统水压试验、冲洗、通水、单机试运转试验和系统联合调试试验,以及清除污染和防腐(刷表面油漆)施工。
一切工作必需在竣工前20天完成,留20天时间作为检修补遗和资料整理时间。
暖气调试若在非供暖期,可以作为甩项处理,但必需与甲方办理甩项协议书,并归入竣工资料中。
3.2空调工程(含冷冻水等管道安装):工程量较大。
因此通风专业安排投入较多的人力,应随工程顺利渐进,及时完成各工序的施工、检测进度,并对施工质量、成口保护、技术资料整理的管理工作按时限、按质量完成。
施工力理的安排:依工程概算本工程共需通风工12500个工日和工程量分布不均匀性,计划投入通风工人55人(其中电焊工6人、通风工20人、机械安装工4人、管道安装工25人)。
通风工程的安装工作必需在工程竣工前20天结束,留出较富裕时间进行修整和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