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防范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防范对策
摘要: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国有企业中,对于合同管
理十分重视,尤其是企业开展活动的依据,也是其载体,扮演着越来越不可代替
的角色。

基于此,根据合同管理法律风险来进行总结和学习,以促进企业的长期
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
引言
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以及法制背景之下,我国企业与企业之间在进行日常运
营活动的过程之中,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合同签订履行的方式。

在进行合同签订的
过程当中,签订合同的双方或多方都必须对签订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防范、管理以及控制措施。

借此有效规避签订合同之中
存在的法律风险,有效防止在合同履行的过程当中因为合同纠纷等情况造成不必
要的经济损失,此外,该措施也是保证企业业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决定性因素,同
时其也决定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企业合同法律风险方法措施就至关重要。

1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界定
1.1国有企业合同管理
企业合同管理是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利用规范来约束合同中所涉及的各项
事务,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还应发挥出法律的作用,从法律的角度对企业合同进
行管理,并可以起到领导与组织企业各项活动的作用。

企业的合同管理主要包括
合同准备、合同拟定、合同签署、合同生效、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变更、
合同撤销、合同终结以及对合同履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争议进行解决等。

1.2合同的法律风险
合同的法律风险指的是企业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合同当事方中的一方、双
方或是双方利益可能存在的潜在损失等。

同时在企业的合同管理中会涉及不同的
范围与领域,且管理的过程也比较繁杂,在对企业风险规避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合
同管理,这些风险的合法性、有效性与及时性都应通过合同法律效力来进行判断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是否存在,通过管理中的漏洞与表象来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与
控制。

2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
2.1合同签订前存在的法律风险
合同签订前隐藏的法律风险包括合同相对方未经工商登记、未取得营业执照
或超过核定营业范围,也包括企业内设部门未经授权、具体经办人未经授权、因
履约能力有欠缺的当事人无法履行合同等。

因此国有企业在合同签订前要了解清楚,以规避风险。

2.2合同签订时存在的法律风险
一是合同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导致合同无效。

我国法律对某些类型的合
同规定了较为严格的审批程序,未经批准或未办理审批手续的合同,同样不具有
法律效力。

二是对企业印章使用缺乏规范管理。

主要指“关系章”“人情章”带来的
风险,由于公章管理人员违反印章管理制度,以及操作上的疏漏,如合同协议等
重要法律文件漏盖骑缝章,有可能导致合同内容被更改,从而导致法律风险。

2.3合同履行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一是口头变更合同未用书面形成。

个别企业在订立合同时比较注重采用书面
形式,而在对合同进行变更时却常以口头协定来代替书面协议,这样在合同履行中,可能会出现问题。

二是没有正确行使合同解除权。

解除权可分为约定解除权
和法定解除权。

约定解除权的产生基于双方的约定,而不是单方所能决定;法定
解除权是指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当一定事由发生时,一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

三是合同产生纠纷时的法律风险。

该类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可能产生纠纷时
应对措施不力而导致己方在日后诉讼中处于不利境地。

3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对策
3.1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在进行经营与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就应做好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工作,企业应制定出相关管理制度并以此作为管理指导。

例如,可以在企业中建立法律
风险管理机构,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应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组织专业的法律人员、管理人员等组成专门的合同管理法律部门,并对企业的法律问题进行协调与指导,对企业中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进行统一的判断与决策,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
制定出法律风险防范战略计划。

此外,管理人员还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完善企
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控制工作,并对法律风险进行识别,制定出相关的处理方案
及具体的落实情况,并对所执行的法律风险处理方案及执行效果进行评估与记录,为以后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提供参考。

3.2国有企业签订合同之前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1)国有企业要对合同主体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查工作。

其中主要是对合同主体方的营业执照等相关的证件进行检查,观察其有没有超过有效期限,同时严格审
查其有没有经过年检等工作的筛查。

此外对于合同项目企业要审查其相对人是否
具备相应资质、生产许可证以及市场准入证等。

2)对合同主体的另一方的履约能力进行评估。

对履约能力进行评估,可有效防止合同主体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最终导致合同效力不足的情况发生。

此外
还能有效防止出现合同相对人实际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合同的要求标准以及存在超
过经营和限制经营等方面的签约风险。

3.3国有企业签订合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合同的文本管理工作。

企业要对合同风险进行防范工作,通过对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当中最终经常使用的合同文本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工作,借此对
合同之中的条款内容进行相应的完善,最终制定出一个对于企业来说最合适的合
同规范文本,在进行合同签订的过程当中优先使用企业自身的合同文本。

2)加强印信的管理工作。

企业要在内部制定合同专用章使用与保管的规章制度,建立合同专用章使用台账,同时还要注意做好相应的登记工作。

此外企业合
同章管理部门要注意加强对于合同专用章的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完善
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在企业合同专用章的使用、保管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进行
纠正,对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予以责任追究。

同时企业要注意严格防止保留、保存盖好合同专用章的空白合同文本,企业要对盖有合同专用章的合同文本
进行销毁登记操作,防止他人利用盖好合同专用章的空白合同文本进行违法操作,从而造成法律风险。

3.4国有企业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方法措施
1)国有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的合同履行管理工作,同时对合同主体的另一方的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在企业内部建立合同履约管理制度和合同履行台账,
借此有效提高企业员工遵守合同条款并将之履行的意识。

在此基础之上,企业还要增强企业协同工作,有效保证自身对合同条款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履行。

同时对合同主体另一方的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对抗辩权进行正确、及时行使,有效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2)国有企业应对于出现合同主体另一方违约情况及时采取法律措施。

在履行合同条款内容的过程当中,当对方出现违约情况时,企业要及时提出异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当企业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发现对方出现怠惰行为,那么企业可以提前中止合同。

当对方已经出现违约现象或者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出现预期违约情况时,企业要及时对对方的违约责任进行追究。

结语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出现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应不断的完善企业结构,而合同管理作为国有企业发展的基础,更应该加强管理,把风险降低到最低,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因此,应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徐建.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J].智库时代[2017(14).
[2]阮健.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及其预防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7(20).
[3]刘莹,余正茂.合同法律风险的产生及规避措施[J].今日中国论坛,2013(11):15~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