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2讲 新人教版选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三第2讲
1.(2017· 四川达州模拟)导学号 99522490
材料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提出大陆政策,开始走上对外侵略之路。
1945年春,日本已日暮途穷:在美国的空袭下,工厂残破,钢产量锐减,飞机制造业陷入停顿,粮食短缺。
波茨坦会议后,主战派与主和派斗争激烈,主战派认为日本还可以进行本土决战,说不定会扭转战局。
当裕仁天皇在政要会议上宣布打算接受《波茨坦公告》时,陆相阿南惟几跪地爬行,高声嘶叫:“请陛下不要投降!”1945年8月14日,裕仁录制投降诏书,《诏书》通篇没有一个类似“降”“败”的词语,将侵略目的辩护为“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安定”,“解放东亚”。
《诏书》写到“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意即根本不承认“九一八”以来的侵华战争,只承认向美英两国宣战以来的四年战争。
诏书一公开,备受舆论谴责,裕仁于1945年9月2日被迫又发表了“9.2诏书”——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投降诏书。
——摘编自彭宁主编的《二战重大决策秘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8.14诏书”发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历史原因。
[答案](1)背景:①欧洲战场:战争已经结束;②日本国内经济困难;主和派的影响;
③盟国方面:《波茨坦公告》的敦促;美苏对日本的军事打击;中国战场的大反攻。
(2)历史原因:①武士道精神和军国主义传统;②以天皇为首的日本右翼势力对战争的反省不彻底;③战后东京审判对日本战犯的处理不彻底;④“二战”后日本保留了天皇制。
[解析](1)依据材料“1945年春”,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欧洲战场战争已经结束;“在美国的空袭下,工厂残破,钢产量锐减,飞机制造业陷入停顿,粮食短缺”、“主战派与主和派斗争激烈,主战派认为日本还可以进行本土决战,说不定会扭转战局”可以得出日本国内经济困难;主和派的影响;“《波茨坦公告》”,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盟国方面《波茨坦公告》的敦促;美苏对日本的军事打击;中国战场的大反攻。
(2)依据材料“《诏书》写到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意即根本不承认九一八以来的侵华战争,只承认向美英两国宣战以来的四年战争”,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是武士道精神和军国主义传统;以天皇为首的日本右翼势力对战争的反省不彻底;战后东京审判对日本战犯的处理不彻底;“二战”后日本保留了天皇制。
2.(2017·山西运城模拟)导学号 99522491
材料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
出现这一意想不到的结局的一个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的殖民主义列强空前的衰落,同样重要的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主义情绪在诸帝国国内得到发展。
此外,战后的两个头等强国美国和苏联对在损害战败的敌人和被削弱的盟国的情况下获取海外殖民地并不感兴趣,这种情况也有助于殖民地革命。
由于日本人以“亚洲人的亚洲”为口号,进行宣传,所以西方帝国主义的政治基础也遭到了破坏。
当日本人最后被迫交出他们的占领地时,他们故意将武器给当地的民族主义组织,从而尽可能地使西方的统治难以恢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动营中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
最后,如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不仅受到了某些地区的战争造成的穷困和苦难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髙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答案](1)原因:二战加速西方殖民列强的衰落;西方国家内部反帝国主义情绪的发展;美苏忙于冷战,无意攫取殖民地;日本的侵略破坏原有殖民体系,促进殖民地觉醒;西方国家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想在殖民地的传播。
(2)影响:对亚非国家:实现民族独立,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对西方殖民国家: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西方国家摆脱殖民地包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对世界局势:增强第三世界国家的力量,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1)本题考查的是亚非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学生从“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同样重要的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主义情绪在诸帝国国内得到发展”“美国和苏联对在损害战败的敌人和被削弱的盟国的情况下获取海外殖民地并不感兴趣”“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的是亚非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学生从对亚非拉国家、殖民国家和世界形势等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对亚非国家:实现民族独立,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对西方殖民国家:殖民体系瓦解,西方国家摆脱殖民地包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对世界局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3.(2017·山西太原二模)导学号 99522492
材料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是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然而,随着法西斯战争威胁的日益增长,美国资产阶级中许多有远见卓识的人士看到了法西斯是整个人类生存的敌人。
在罗斯福的倡议下,1939年11月4日,国会通过了修改中立法的决议,在“现购自运”(现金购货、运输自理)原则下,美国可以向交战国出售武器。
1940年6月德军横扫欧洲大陆,法国迅速败亡,英国孤军奋战。
美国朝野上下受到极大震动。
1940年6月5日,罗斯福宣布:“我们将向抵抗暴力者提供我国的物质资源。
”紧接着,美国政府将军
火库的50万支步枪、8万挺机关枪、900门大炮和100万发子弹全部运往英国。
但是,随着战争旷日持久,英国财政陷于危机,无力再用现款购买美国军火。
面对此种情况,美国从维护自身安全出发,决心全力支援英国。
1941年3月11日,众议院以260票赞成、165票反对,参议院以60票赞成、31票反对最后通过了《租借法案》。
该法案授权总统可以向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任何国家出售、转让、交换、租借或以其他方式处理任何国防物资。
法案还规定在战争结束后,受援国应归还“借贷或出租”的武器和物资。
——摘编自王正义《美国租借法案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租借法案》带来的影响。
[答案](1)原因:法西斯威胁日益增长,维护自身安全的需要;英国孤军奋战,急需援助;英国财政困难,无力支付现款;罗斯福的积极倡导;有识之士的推动。
(2)影响:支持了反法西斯斗争,加速了二战进程;激化美德矛盾;打破了孤立主义,提升了美国国际地位;刺激了美国经济发展。
[解析]第(1)问,解题时依据材料中“法西斯战争威胁的日益增长”“英国孤军奋战”“英国财政陷于危机”“在罗斯福的倡议下”等信息及有识之士的推动等方面原因。
第(2)问,解题时需要结合《租借法案》的内容、对二战的影响以及对战后世界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4.(2017·青海西宁二模)导学号 99522493
材料1940年6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向法国人民发出了坚持抵抗的号召。
他通过英国电台多次向法国人民发表演讲,指出法国输掉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法国并不是孤立的,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
在英国政府帮助下,戴高乐重新组建了法国军队,并且很快投入到盟国在非洲和欧洲战场的战斗中。
1941年9月,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成立,1943年改组为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并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联系。
1944年6月,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国临时政府。
诺曼底登陆后,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
1944年10月,英、苏、美等国先后承认了法国临时政府。
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美、英、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摘编自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抵抗所持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
[答案](1)理由:“自由法国”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为法兰西民族利益而战;法国本土虽然沦陷,但可以依托海外殖民地继续战斗;可以借助英美军事力量和经济援助。
(2)经验:具有战胜法西斯侵略的坚定信念;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与反法西斯盟国相
互合作;依靠人民坚持军事斗争。
[解析](1)依据材料关键信息:“法国并不是孤立的,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概括出海外殖民地依托、英美军事力量和经济援助;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由法国”运动的正义性角度分析。
(2)“指出法国输掉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说明法国具有战胜法西斯侵略的坚定信念;“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法国临时政府”,表明法国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依靠人民坚持军事斗争;“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反映出法国与反法西斯盟国互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