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ppt9(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品读,鉴赏评析 1.试评价“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一句的妙处。
答案
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出手不凡,耐人寻味。它既咏物象,又
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 “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走春色;
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
次句承以“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态;一个“惜” 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 少。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阕雨后觅踪作伏 笔。
答案
2.篇末一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起到了何种作用?
答案 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
(和作)与原作均是绝唱,不容妄为轩轾。——[清]许昂霄《词综偶评》
答案
文本拓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注] 梅花词和杨元素 苏 轼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 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
已着枝。
注 这首词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1074年初春),与杭州知州杨元素 的唱和之作。
枢密院事。时与苏轼同仕汴京。 其原唱《水龙吟· 杨花》云:“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
点画青林,谁道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
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毬无数,才圆却
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 盈盈泪。”
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
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 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门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 “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苏东坡出于好奇 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 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黑色像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 他又问小孩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 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
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
安石的诗。
三、文题背景 此词为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贬居黄州时为次韵章楶杨花词而作。 次韵,用原唱的韵脚填词(或作诗),是和韵的一种。不仅限用别人词中 的原韵、原字,而且所用韵字的先后次序也不能改移,亦步亦趋,故又
称“步韵”。章质夫,名楶(jié ),建州(今属福建)人。历官吏部郎中、同知
专题九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内容索引
文题解读 文本赏读 文本拓展
文题解读
一、词人名片 三起六落之人生——五落六落 哲宗于高太后去世后亲政,为了表明自己的主见与权威,又把时局 倒过来,宣布继承神宗的一套,起用自称维护新法的官僚,打击“旧党”。
于是苏轼又被列入惩处之列,先贬惠州,继贬儋州。流放岭外七年,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 ?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 ;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 ;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 ;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 ;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 ;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1、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3、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7、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8、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9、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10、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11、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 12、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邹韬奋 13、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14、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1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6、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 1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 鲁迅 19、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爱迪生 20、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21、不要因为自己还年轻,用健康去换去金钱,等到老了,才明白金钱却换不来健康。 2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都是自己内心制造的。 23、命运负责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2、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3、你今天必须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好让你明天可以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东西。 4、不要觉得全心全意去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是一种浪费,小事做的得心应手了,大事自然水到渠成。 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1)这首“梅花词”凡56言,竟不见一个“梅”字,但通篇透露着 梅花报春 的讯息,称得上“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2)“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它与“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联系? 答案 以味觉替代视觉,暗写“梅子”已初挂枝头,颇有新意。照应了 上片起首描写的梅花盛开的情景。“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 写寒雀争闹枝头看花,是从侧面表现了梅花之盛。
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 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 中有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 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 给人无穷的回味。
答案
3.对于章氏原作《水龙吟》和苏氏和作《水龙吟》的高低优劣,历 来有不同意见。阅读下列词话,谈谈你的看法。 章楶质夫作《水龙吟》咏杨花,其命意用事清丽可喜。东坡和之, 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韵谐婉,便觉质夫词有织绣工夫。 ——[宋]朱弁《曲洧旧闻》 东坡次章质夫杨花《水龙吟》韵,机锋相摩,起句便合让东坡出一 头地,后片愈出愈奇,真是压倒古今。——[宋]张炎《词源》
上历来相互纠结缠绕的矛盾,为后来在类似社会条件下生存的文人提 供了一种典范。
二、诗词故事 苏轼改王安石诗句 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 王安石,王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 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
境极为困厄,然“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并向当地百姓传播中原文化。 徽宗即位,大赦旧党,他才北归,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在多年宦海风波和人生挫辱中,既坚持了士大夫积极入世、 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士大夫追求超越世俗、追 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人格理想,把两者融为一体,巧妙
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人那一类在士大夫心灵
思妇伤春。心爱的人在远方,独自一人,独自一人的空虚,独自一人的
寂寞,天飘荡的杨花,不也像自己一样吗?温柔的心肠 为离思折磨,娇媚的双眼被春梦缠绕。 春光似杨花,三分之二委于泥土,三分之一随流水逝去了。眼眸深处, 是点点杨花吗?那是思妇心中爱的离别,离别的泪吗? 杨花,思妇;思妇,杨花,不是同一种事物吗?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文本赏读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
△
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
△ △
又还被、莺呼起。
△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
△ △
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
△ △
是/离人/泪。
△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提示 此词咏物而寓离愁,融杨花与佳人为一,极婉曲缠绵之能事,
写出其特定的性灵和情态。花人合一,凄凉欲绝。
提示
二、悟读,诗情画境 杨花,花非花;思妇,景中情。 杨花落了。人们任凭那破碎细小的杨花飘荡而 下。看那细小的花,在空中打着旋儿,慢慢下 落,没有依托。忽然,一阵风起,竟把她又吹 了起来,随风摇曳、飘逸。杨花,你无情吗? 弃了你的母枝,离了你的家,竟毫不留恋地随 了风去。但你心中的思念却独自涌上心头。抛家傍路的日子,空虚。 色淡无香,但那多情的品性却饱含了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