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6
ECOLOGY 区域治理
作者简介:李 潆,生于1992年,本科,研究方向为环境咨询。

新版《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分析
虹德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李潆
摘要:随着新版《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简称《名录》)的印发,排污许可全覆盖的受关注程度进一步提升。

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新版《名录》的总体思路及变化分析,并深入探讨基于新版《名录》的排污许可全覆盖策略,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关键词:《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放管服”改革;排污许可全覆盖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2-0126-0001
新版《名录》的发布是为了更好满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并设法实现固定污染源全覆盖、行业管理类别划分科学性提升。

为充分了解新版《名录》并保证其作用能够充分发挥,正是本文围绕新版《名录》开展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新版《名录》的总体思路及变化分析
(一)总体思路
新版《名录》的发布思路可细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实现排污许可全覆盖。

新版《名录》涉及1382个行业小类、706个固定污染源行业,登记管理类别的增加国民经济行业陆域固定源的全覆盖得以实现;第二,提升管理分类合理性。

基于行业特点和污染防治要求,新版《名录》对燃料类型、原料使用量、工艺特征、生产规模等管理类别界定标准开展了调整,真正做到了“重点突出、全面管理”;第三,解决统计分类衔接问题。

新版《名录》中的行业分类基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内容开展了针对性调整,具体涉及代码和名称,环境统计、排污许可等工作的衔接得以实现[1]。

(二)变化分析
新版《名录》的变化较为显著,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行业类别增加。

原《名录》中涉及国民经济行业的大类、中类、小类分别为31个、104个、295个,新版《名录》则分别为49个、212个、706个,数量明显增多,同时新增的4个通用工序也属于重要变化内容;第二,科学优化分类。

通过对国民经济行业小类的范围扩大和分类调整,分类的科学性大幅提升;第三,新增登记管理类别。

具体涉及国民经济行业的小类263个;第四,提升《名录》时效性。

新版《名录》未规定登记和发证时限,相关内容在其他通
知中揭示。

二、基于新版《名录》的排污许可全覆盖策略
(一)对“放管服”改革的影响新版《名录》的发布对“放管服”改革带来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在三方面有着直观体现:第一,对小型企业排污登记。

这里的小型企业指的是污染物排放和产生量均较小的企业,固定污染源全覆盖能够顺利实现,同时新版《名录》允许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排污登记表填报,这与“放管服”改革精神相符,行政成本及企业负担降低得以实现;第二,建立健全排污限期整改通知书制度。

为解决无法达标排放、环保设施不健全等问题,新版《名录》对整改期限、整改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杜绝“一刀切”现象;第三,提升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新版《名录》充分考虑了各类企业的难处,严格落实“过程抓措施、源头管用量、结果查执行”原则,实用性进一步提升[2]。

(二)排污许可全覆盖策略
新版《名录》对“放管服”改革带来了积极影响,而在排污许可全覆盖实践中,其同样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排污许可全覆盖策略属于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目标,而随着新版《名录》的发布,我国正逐步完成对行业的核发、清理、规范并保证其排污达标,全覆盖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得以实现。

为真正实现排污许可全覆盖,可基于新版《名录》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同步部署。

需基于新版《名录》在排查范围中纳入应登记管理或核发排污许可证的所有排污单位,保证固定污染源底数能够全面摸清,具体工作需围绕“摸、排、分、清”四方面针对性开展,并保证排污许可登记和发证工作的思路、方法、方式一致;第二,实事求是。

在新版《名
录》支持下,需对遗留问题抱有改革认识进行处理,为实现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应做到兼顾历史、考虑现实、实事求是、分类处置,如基于“先发证再到位”原则对排污存在问题单位进行处理,整改承诺属于这一处理的关键,帮扶指的强化、整改期的合理确定、对单位排污行为的规范引导均属于其中关键;第三,明确责任。

依托新版《名录》,需关注环保主体责任的落实,真正做到依法申领、自证守法、按证排污,相关部门也需要做到依证监管、依法发证。

如发现无证排污单位,相关部门必须给予严厉打击,同时做好政策指导工作,依托帮扶机制,组织业务骨干和技术专家开展政策解读、宣传培训等活动,并在必要时协助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支持保障即可同时从政策和技术层面提供。

此外,对于问题突出、排查不彻底、工作任务未能按期完成的单位,必须基于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如约谈、问责等,保证新版《名录》的更好应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新版《名录》出台带来的影响较为深远。

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变化分析等内容,则直观揭示了这种影响。

为保证新版《名录》更好发挥自身作用,相关环保工作人员必须加深对《名录》的认知与了解,以此更好依托新版《名录》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卫小平.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的衔接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2019(11):33-36.
[2]邓秋婷,姚逸,邹荣灿.论现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的变化及其对环境管理的推进作用[J].环境与发展,2020,32(7):208-2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