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朝鲜海上威胁——美韩反海上特种作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对朝鲜海上威胁——美韩反海上特种作战
作者:毛翔等
来源:《轻兵器》 2015年第10期
毛翔唐鹏飞
来自海上的威胁
几十年来,来自海上的朝鲜特种部队,对韩国构成独特的安全威胁。
美韩联合司令部在确
保半岛防务安全中,要有效拦截并摧毁渗透到韩方海域的朝鲜特种分队,最奏效的方式,莫过
于将其拦截并摧毁于海上。
因为一旦他们完成登陆并渗透进韩国内陆地区,不仅会实质性地威
胁美韩联合司令部的后方区域,更会造成恐慌。
韩国的半岛环境,86%边境由海岸线(沿岸还有数以千计的、易被朝鲜利用以隐蔽其行动的小岛、暗礁等复杂地形)所组成,要快速反击朝鲜
方面的海上特种袭扰,其难度可想而知。
朝鲜海军力量拥有数量众多并专门设计用于对韩国海岸实施渗透的船艇。
包括不同型号的
海岸巡航艇、橡皮艇、高速船只、半潜式快艇以及气垫两栖艇。
朝鲜方面的计划,是在其准备发动攻势之前,使用这些船艇搭载大量海上特种部队先行渗
透到韩国后方,在战区后方遂行破坏、袭扰任务,待攻势发起后,再利用这些船艇向韩国后方
输送第二批特种力量和常规作战力量。
先行潜入的特种作战力量能遂行独立的行动。
他们将执
行情报搜集、破坏、袭扰韩国重要后方区域的任务,以支持正面战场的朝鲜军队行动。
这些特
种部队人员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宁可选择自杀也绝不投降,自杀方式包括互相枪击至死或自
己引爆手榴弹。
朝鲜特种作战力量能够进行一系列范围广泛的特种作战行动。
美韩联合司令部
则预期,一旦这类特种部队成规模地渗透进后方,他们将四面包围攻击美韩联军的交通线、经济、政治中心以及韩国的关键基础设施。
朝鲜海军拥有超过130艘气垫两栖艇,据估计,每艘气垫两栖艇可搭载50名全副武装的人员。
这些两栖船艇的机动时速可达50节,利用半岛复杂的海岸、近海环境,它们很难被探测并拦截。
据估计,如果朝鲜方面全力实施渗透行动,能在较短时间内,沿韩国海岸线输送大约7 000名特种部队人员。
这些以小分队规模编队的部队一旦上岸,将避免与联军部队正面交战,
他们会选择继续渗透进战线的后方区域,或者进入半岛的内陆地区再主动发起攻击。
因此,对
于美韩联合司令部而言,要想破解朝鲜方面的特种海上渗透力量,就必须尽早发现朝鲜方面的
海上特种行动,并在他们上陆之前,发起有效的大规模打击。
新威胁对美韩海军的挑战
为防备朝鲜对韩国的入侵,美韩联合司令部指派了美国海军第7舰队担负起反击朝鲜海上
渗透的主要职责,其任务还包括在半岛周边蓝水海域进行防卫作战。
为防备朝鲜海上渗透,美
韩海军装备的大中型水面舰只必须具备极强的濒海行动能力。
濒海地区,通常指距韩国海岸
19km范围内的水域,这里水下环境复杂、岛礁密布,极不适宜大型水面舰只活动。
况且,对于
在这一水域活动的舰只,还要考虑到来自陆上的朝鲜地面炮兵的威胁,行动起来也会有很大阻力。
而恰恰正是这片复杂的水域,是朝鲜实施海上渗透的主要通道。
美韩联合司令部所属的海军部队希望以其自身的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小型巡逻艇和岸基
雷达等侦察探测体系,及早在朝鲜渗透力量仍处于航渡时发现对手。
然而,海军现有的固定翼、
旋转翼侦察飞机及地面侦察体系却并不适宜担负监视任务(朝鲜渗透船只小巧灵活、加之岸滩
水域障碍物众多,易于其隐蔽行动);而在打击方面,海军遂行打击的作战装备主要包括大型
战斗机、水面作战舰只,这些平台同样不适于在近岸浅滩行动。
简言之,海军部队司令部并无
充分的、有效的能力,同时在“蓝水”和“褐水”水域,应对所有的朝鲜水上威胁。
美韩联合司令部的参谋团队自1990年代起就设计了很多方案,以应对朝鲜的大规模海上特种部队渗透威胁。
固定翼多用途战斗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有限的多用途战斗机将主要
担负制空权争夺及后继的空中遮断支援,或舰队防御等任务,根本没有余力与近海可能出现的
大量小目标纠缠。
反海上特种作战概念形成
在总也找不到应对朝鲜海上渗透的有效应对办法之时,有人提议使用陆军的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担负此任务,于是自1990年代中后期起,美韩联合司令部开始抽组其地面部队司令部所属的AH-64攻击直升机部队,临时性地加强配属给海军部队司令部。
一旦发现朝鲜方
面向南方派出特种作战力量经海上渗透到己方的征兆,即由海军部队司令部指挥陆战攻击直升
机力量对其实施打击。
海军部队司令部指挥陆战攻击直升机的作战概念形成后,美韩联合司令部又通过多次演习
验证了这一新作战概念的有效性,最终美韩联合司令部得出全面结论认为,陆军的AH-64直升
机能提升海军部队司令部针对上岸前的朝鲜海上渗透特种部队分队,实施拦截并打击的能力。
这种独特的力量联合编组与指挥控制模式,也是整合两个以上军种作战力量和多国部队,使其
在联合中协同增效的又一范例,有效提升了针对敌方小型、隐蔽目标的能力。
新作战概念的计划和实施
为了在反海上特种渗透行动中充分运用陆军AH-64直升机,美韩联合司令部在过去多年联
合行动经验的基础上,为AH-64直升机的另类使用创建了一整套计划制定和执行步骤。
在预警
阶段,无论预警机还是P-3巡逻机,一旦发现来自海上的可疑目标,将立即协调海军作战力量
赶赴任务区域并发起攻击。
海军部队司令部继而使用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向其他军种传
输现地实时态势,以调整、补充相应的作战力量,攻击发现的目标。
一旦美韩联合司令部确认了朝鲜方面入侵的征兆信息,第7舰队指挥官将提交请求,集中
抽组地面部队司令部的攻击直升机群,全力遂行反海上特种渗透作战。
在总司令决定使用AH-
64直升机担负此任务后,驻韩陆军的攻击航空旅将受领此任务并开始着手准备。
攻击航空旅在被抽调遂行此任务后,其原属上级——地面部队司令部仍保留对其的作战控
制权,但其中两个攻击直升机营的战术控制权将移交给海军部队司令部。
一旦这两个直升机营
进入海军部队司令部的控制权限,那么海军司令部就有权限调动、部署和指挥这些直升机遂行
行动。
根据战局发展需要(比如迫切需要这两营立即执行其他任务),美韩联合司令部的司令
官也能立即终止海军部队司令部对这些陆军直升机的控制,重新为其指定新的指挥关系。
随着战事发展,一旦攻击航空旅受领其他作战任务,其指挥官将立即通过半岛联军的C4I
网络,使用三军战术通信系统,与海军部队司令部联系协调这两个营归建的指挥关系移交事宜。
同时,航空旅还将向海军部队司令部派驻旅联络小组,该小组由情报、作战参谋共同组成,以
协调指挥权移交、直升机营作战行动协同等各类事宜。
另一方面,在直升机营配属给海军后,
航空旅仍负有对其的指导与保障职责。
在这些保障因素的配合下,直升机营才能更高效地执行
海军部队司令部的指令。
目标探测与交战
面对朝鲜可能的海上特种渗透行动,现场执行侦察、监视任务的飞机或水面舰只,一经发
现可疑目标,将立即报告现场指挥官。
指挥官将综合判断目标的性质,比如是友军还是敌军,
如确认目标属于敌方,则立即协调现场作战力量实施打击。
当海军部队司令部指挥官决定使用攻击直升机应对近岸的渗透船艇,指挥控制舰将向航空
旅发出命令执行信息,通常,每个攻击直升机营会有两架直升机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准备执行
来自海军部队司令部的命令。
攻击直升机营在进出目标海岸区域的机动中,通过陆军的空域指挥和控制系统渠道,与地
面各类力量保持紧密协调。
一旦直升机抵达海岸,它们就将进入海军部队司令部的责任区域,
接受海军部队司令部对其机动和作战的协调和指导。
进入作战区域后,攻击直升机将与现场指挥官联系,直升机获得行动指令后,将尽可能在
远距离上(敌方反击火力之外)对目标实施猛烈攻击,以彻底摧毁对方。
在遂行此类任务时,
机组的主要武器是“地狱火”导弹和机载30mm机炮。
由于朝鲜方面的海上特种作战力量通常采用小分队、多群组的方式,搭载小艇实施渗透,
因此在其未上岸前,都属于小型点状目标,攻击直升机机组能够利用其机载武器进行精准打击,多机同时遂行任务时,机组间将就打击行动进行协同,以避免多机同时攻击同一目标而造成弹
药浪费。
攻击直升机机组在实施攻击后,应当即时在现场进行战斗毁伤评估(BDA),并将评估结果传送给反水面作战指挥部指挥官(ASUWC),一旦出现攻击直升机遭攻击被击落的情况,海军部队司令部将立即展开搜救行动。
通过多次美韩联合演练,利用AH-64直升机遂行反海上特种作战的作战概念,已演进完善成一套完整可靠的战术。
这一战术体现出更高的作战效能和更高的作战资源利用效率。
编辑/刘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