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气质行为的队列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气质行为的队列研究
早产适于胎龄儿68例(PT组)、足月低出生体重儿45例(FTLBW组)和正常足月儿102例(FTNBW组)建立队列作为研究对象。

对18、24、30月龄早产儿、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和足月儿气质的比较,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结果表明:早产儿在气质上难养型的构成比高于足月儿组,而足月儿的易养型的构成比高于早产儿组。

早产儿较足月正常儿在婴幼儿时期气质变化较大,稳定性差。

标签:婴幼儿;队列;气质行为
1 引言
当前儿童行为问题作为世界范围内最突出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其定义尚未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我国儿科方面学者普遍认为儿童行为问题系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

儿童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到小儿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还可能导致成年期其他严重的行为问题[1]。

有研究证明,婴幼儿的某些气质特点影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影响儿童的社会能力并可持续到成年。

同时儿童的发育和行为关系密切,两者不可分离,且相互影响[2]。

而儿童的气质和行为的发育又同时建立在相应的生物学基础之上,又受到遗传、免疫、早产、低出生体重、应激、母亲状况、家庭社会环境等生理及社会心理学因素等诸多因素影响和作用。

2 研究样本
采用随机的方法从成都城区内三家三级甲等妇产儿童医院出生的电脑数据库中抽取早产儿,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和足月正常儿,满足纳入和排除标准,并知情告知家长同意后,剔除孕期及出生数据不完整或失访,获得早产适于胎龄儿68例(PT组),足月低出生体重儿45例(FTLBW组)和正常足月儿102例(FTNBW 组),建立队列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入组婴儿的母亲有系统的产前检查,胎龄由母亲末次月经及胎儿B超确定。

基线比较两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3 研究方法
于小儿12-18月龄时正式纳入。

回顾并记录12月龄时所做的0-6岁儿童丹佛发育筛查情况(DDST 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ing Test for ages 0 to 6 years)(早产儿校正胎龄到40周);在18、24、30个月龄时做Gesell儿童智力发育检查,同时家长做Carey婴幼儿气质问卷调查(Revised Infant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 ,RITQ适合于1~3 岁婴儿),30个月龄时做Achenbach儿童行为(CBCL 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for ages 2 to 3 years)量表。

纵向分析随着月龄增加智能发育的5个能区(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会能力)的结果的差异和气质量表及各维度的结果,横向比较早产儿组与正常足月儿组在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

最终完成随访早产儿组58人,足月低出生体重儿40人,足月儿组90人,失访率分别为15%,11%和12%。

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l2007数据录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多组均数的比较用方差分析,数据两两间比较用SNK-q检验,分类变量构成比的比较用行×列表的X2分析。

5 研究结果
(1)18、24、30月龄早产儿、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和足月儿气质的比较
气质问卷结果分析,根据各个气质因子的分值情况将气质分为4个类型,即易养型( E 型)、难养型( D 型)、启动缓慢型(S型)、中间型(包括中间偏易养型I-E,中间偏难养型I-D)(见表1)。

b:18月龄与30月龄气质构成比比较提示p<0.05
(2)横向比较
三组之间分别在三个月龄点做同期的两两横向比较: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在18、24月龄时,气质各类型的构成比无差异,30月龄时,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构成比不可比较;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组与足月儿组比较在18、24月龄时难养型的构成比明显高于足月儿组,其统计结果分别为p=0.023,p=0.036;30 月龄时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组与足月儿组不可比较;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组和早产儿组在18月龄、24月龄、30月龄统计提示均不可比较。

(3)纵向比较
分别纵向比较三组组内的三个月龄点(18月龄与24月龄,24月龄与30月龄,18月龄与30月齡)气质构成比之间的差异:
(1)足月儿组:18月龄到30月龄易养型构成比显著增加,中间型构成比显著减少p=0.008,p=0.021,其余变化无明显差异;18到24月龄,24到30月龄之间各构成比无明显差异;
(2)早产儿组:18月龄到30月龄易养型构成比显著增加,中间型构成比显著减少p=0.005,p=0.000,其余变化无明显差异;18到24月龄,24到30月龄之间各构成比无明显差异;
(3)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组;分别在18、24、30个月就各类型的气质构成比无明显差异。

6 结论与建议
气质在婴幼儿阶段存在可塑性。

相对于足月正常儿,早产儿的气质行为稳定性较差。

婴幼儿的气质是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性行为特征,是其行为外在的表现方式。

气质是一种先天的素质,有其生物遗传学基础,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但气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气质与环境因素发生相互作用后,将影响儿童的认识、行为和情绪发展[3]。

早产儿在气质上难养型的构成比高于足月儿组,而足月儿的易养型的构成比高于早产儿组。

早产儿较足月正常儿在婴幼儿时期气质变化较大,稳定性差。

婴幼儿期儿童气质行为与早期认知发育具有内在联系。

本研究同时发现,早产儿在气质上难养型的构成比高于足月儿组,而足月儿的易养型的构成比高于早产儿组。

这与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是一致的[4]-[5],由于早产儿的大脑最后关键发育时段不在子宫内,即使没有器质上的损伤,但可造成气质上的趋向的不同,本研究证实了这一结果。

早产儿在不同月龄出现气质的变化差异:向中间型和易养型的构成比增加,虽然难养型的构成比仍然高于足月儿童。

一方面这也许是早产儿自身受到干预逐渐回归、修正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儿科医生干预、指导,幼儿家长不断重视的结果。

本研究存在许多不足:(1)由于样本量的原因,并没有纳入到一些极低体重儿或超低体重儿,本次研究的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体重相对集中在低體重儿范围;且早产儿中的大部分胎龄都集中于相对较大的范围内,没有纳入到超早早产儿,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结论的局限性问题。

(2)其次本研究由于样本量较小,存在选择性偏倚的问题,完成随访的小儿多数家庭条件相对较好也比较重视儿童的发展,多数在城市环境而偏僻农村的儿童较少。

(3)为了控制失访率,研究经费时间的限制,随访时间较短等原因也导致研究结果的不完善。

综上所述,部分婴幼儿的气质并不完全一层不变,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早产儿,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神经行为发展有各自的特殊性。

婴幼儿是促进儿童神经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应尽早重视,不断深入研究其规律,在不同时期给予科学的干预以促进儿童发展。

参考文献
[1]Shi Z,Bureau J F,Easterbrooks M,et al.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prospectively observed quality of early care as predictors of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features[J].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2012,33(1):55-69.
[2]Derauf C,LaGasse L,Smith L,et al. Infant Temperament and High Risk Environment Relate to Behavior Problems and Language in Toddlers[J].
[3]Saudino K J. Behavioral genetics and child temperament[J].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pediatrics:JDBP,2005,26(3):214.
[4]Perricone G .Morale MR. The temperament of preterm infant in preschool age .Italian Journal of Pediatris,37:4,2011 UI 202119632
[5]张彬彬朱敏蓉邵志英胡雯王留娣晚期早产儿与足月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状况比较临床儿科杂志J Clin Pediatr V ol.30 No.5 May .2012 doi:10.3969 j.issn.1000-36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