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漯河市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7七下·佛冈期中) 下列均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一组营养物质是()
A . 糖类、脂肪、维生素
B . 糖类、脂肪、蛋白质
C . 糖类、脂肪、无机盐
D . 糖类、蛋白质、维生素
2. (2分) (2017八下·金乡期中) 在很多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维生素C,要想比较不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需要利用维生素的哪个重要特性()
A . 维生素C能使淀粉变蓝
B . 维生素C使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 维生素C遇碘变蓝色
D . 维生素C能使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
3. (2分) (2019九上·揭西期末) 肉粽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关于肉粽在消化系统内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糯米中的淀粉在③处分解为葡萄糖
B . 猪肉中的蛋白质在④处被消化成氨基酸
C . 肉粽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主要在②处被吸收
D . 猪肉中的脂肪被①处分泌的消化液中的消化酶消化
4. (2分) (2019七上·垦利期中) 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2018年营养日的主题是“营养+运动,平衡促健康”。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营养学家建议: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比大约为()
A . 3:3:4
B . 4:3:3
C . 3:4:3
D . 2:4:4
5. (2分) (2017七下·抚宁期末) 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中,要通过几层细胞?()
A . 一层
B . 两层
C . 三层
D . 四层
6. (2分) (2019七下·潮南期末) 具有排泄作用的皮肤结构是()
A . 汗腺
B . 表皮
C . 皮脂腺
D . 毛囊
7. (2分)(2020·苏州) 某同学因扁桃体发炎到医院就诊,医生通过血常规化验结果诊断为细菌性感染,则其化验结果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A . 红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
B . 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
C . 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
D . 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
8. (2分) (2017九上·揭西月考) 世界卫生组织号召普遍使用铁制炊具,是因为()
A . 铁是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
B . 铁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
C . 铁是维生素C的成分
D . 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
9. (2分) (2020八上·兴庆期末) 血管内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关于血管的名称和特点不正确的是()
A . 动脉血管,血管内血流速度快
B . 毛细血管,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C . 静脉血管,血管内血液营养丰富
D . 动脉血管,血管壁厚、弹性大
10. (2分) (2017七下·黄石期末) 张大婶因严重贫血住院治疗,医生给她进行成分输血,对她应该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A . 血浆
B . 红细胞
C . 白细胞
D . 血小板
11. (2分) (2017·南华模拟)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A . 毛细血管
B . 动脉
C . 静脉
D . 心脏
12. (2分) (2017七下·庆云期中) 呼吸道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对吸入的空气具有的作用是()
A . 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B . 温暖、湿润、清洁空气
C . 利于气体交换
D . 利于气体扩散
13. (2分)下列关于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在人体一次呼吸过程中,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B .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最多的两种成分依次是氮气、二氧化碳
C . 呼吸运动需要肋间肌和膈肌提供动力
D . 人工呼吸依据的是呼吸运动原理
14. (2分) (2017七下·柘城月考) “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小健的妈妈一直给他吃钙片,希望他健康成长。
可医生却说小健缺钙,并建议给小健增服()
A . 维生素A
B . 维生素B
C . 维生素C
D . 维生素D
15. (2分) (2017七下·沂源开学考) 如图四幅图片中,属于近视眼成像和矫正的是()
A . ②、①
B . ②、④
C . ③、①
D . ③、④
16. (2分) (2018七下·潜江期末) 下列反射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 . 下落的灰尘引起的眨眼
B . 看见酸杏引起唾液分泌
C . 婴儿吃奶时的动作
D . 针刺上肢引起的缩手
17. (2分) (2017七下·江海期末) 人体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A . 脊髓
B . 小脑
C . 脑干
D . 大脑
18. (2分)(2020·连云港) 眼和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人体视觉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视网膜和鼓膜
B . 晶状体的凸度可改变,使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C . 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将口张开主要目的是缓解紧张情绪
D . 不良的用眼习惯会导致近视,近视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19. (2分)(2020·北京模拟) 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下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导致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冠病毒
B . 新冠肺炎可以通过抗生素进行治疗
C . 新冠肺炎患者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D . 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易感者的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20. (2分)下列对抗体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抗体是一类蛋白质
B . 抗体能引起人体产生抗原
C . 抗体也称为免疫球蛋白
D . 抗体可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
21. (2分) (2019七上·龙口期中) 某实验小组通过査阅资料得知,馒头中的淀粉遇碘变蓝,淀粉被分解后蓝色会消失。
为探究影响馒头在口腔内消化的因素,他们取等量的四份馒头和相同的四支试管,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
下列分析不科学的是()
A . 实验过程中四支试管都应置于37 ℃温水中
B . 试管1和试管4对比适合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
C . 试管2和试管3对比适合探究牙齿咀嚼的作用
D . 试管2和试管4对比适合探究舌搅拌的作用
22. (2分) (2017七下·红桥期末) 为促进年幼的侏儒症患者的生长发育,可以为他注射下列激素中的()
A . 性激素
B . 胰岛素
C . 生长激素
D . 甲状腺激素
23. (2分)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动脉血是指在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B . 心脏有四腔,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C . 一般量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肱动脉血压
D . 体循环可为人体器官送去养料,肺循环则绝对不能
24. (2分) 1克食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热量为该食物的热价,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热价(单位:千焦/克)分别为()
A . 17.15、17.15、38.91
B . 38.91、17.15、23.43
C . 17.15、23.43、38.91
D . 17.15、18.91、38.91
25. (2分) (2019八上·夏津月考) 鼻黏膜的功能是()
①粘住灰尘②湿润空气③杀死细菌④阻挡灰尘⑤温暖空气⑥气体交换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⑥
C . ③④⑥
D . ①②⑤
26. (2分) (2019九上·惠来月考) 如图是人体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尿液的形成包括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其中滤过作用发生在()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①和②
27. (2分)医生看完病人的尿检报告后,将病人诊断为肾小球病变,请问,这是因为尿检中哪种成分超标
A . 蛋白质
B . 葡萄糖
C . 无机盐
D . 尿素
28. (2分) (2017七下·宜春期末) 下列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A . 排汗
B . 排便
C . 呼出气体和水分
D . 排出尿液
29. (2分)(2018·广东模拟) 当有人不小心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医生会给伤者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使可能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直接失去致病性。
注射的物质和免疫的类型分别是()
A .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 . 抗原、特异性免疫
C .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 . 抗体、特异性免疫
30. (2分)(2020·襄州模拟) 学习完生物知识后,小倩梳理了一些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 . 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水+二氧化碳+能量
B . 发酵现象: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
C . 尿液的形成:血液原尿尿液
D . 特异性免疫: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16分)
31. (4分)(2018·天门会考) 下图为菜豆种子和菜豆幼株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菜豆种子中,⑤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是菜豆花在完成传粉、受精后,由________发育而成的。
(2)菜豆种子的②________发育成⑦,它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④子叶。
(3)⑧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________向上运输至茎和叶等地方。
(4)过程A进入叶片气孔的是氧气,出来的是二氧化碳。
则A过程是________作用。
(5)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套上,并扎紧袋口,袋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经过暗处理→光照→脱色→清洗→加碘液→取出观察,叶片B________(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32. (3分)(2020·文山模拟) 巴西遭遇严重的寨卡病毒疫情,此疫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当中传播。
(1)寨卡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组成。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发热的病人属于________。
(3)在预防寨卡疫情的公益广告中,提倡大家“齐动手,清积水”,这一预防措施属于________。
(4)疫情爆发至今,尚无有效针对此疫情的疫苗。
如疫苗研制成功并通过测试,该疫苗进入人体后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________,从而将入侵的病原体清除。
(5)如图所示为伊蚊的个体发育过程示意图,由此推测伊蚊的个体发育属于________发育。
(6)当小明被伊蚊叮咬后,迅速缩手并感觉到痛,痛觉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
若[G]处受到损伤,出现的反射状况是________。
33. (5分) (2017九上·北京期中) 阅读分析
2017年10月2日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科学家,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因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通俗地说,就是他们阐明了人体“生物钟”的运行机制.
其实不仅人类有“生物钟”,植物也有“生物钟”.植物的生长随季节表现出的快慢节律性变化,称为季节节律.例如,温带的多年生植物春季发芽、夏季生长、秋季落叶、冬季休眠,完成一个生长季.植物还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例如,大豆的叶片白天舒展,夜晚下垂;牵牛花的花早晨开放,夜晚闭合.
研究表明,光是控制植物节律最重要的环境信号,可以调控组织的分化和器官的发育,包括对种子的萌发、茎叶的发育、叶子的脱落、芽的休眠、开花等的诱导和控制.
光对植物的成花诱导是最典型的现象.许多植物只有经过适宜的日照处理,才能诱导开花,植物对昼夜相对长度变化所发生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以把植物分为三种类型:短日植物、长日植物、日中性植物.短日植物是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长(即引起植物开花的最大日长)条件下才开花.短日植物对黑暗期敏感,延长暗期会诱导或促进植物开花,因此,短日植物又称为长夜植物.通常这些植物在早春或秋季开花.长日植物则只有当日照长度超过临界日长,或者黑暗期必需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形成花芽.长日植物一般在仲夏开花,如冬小麦、菠菜等.日中性植物对日照长度没有特殊要求,在任何日照长度下都能开花.
那么,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哪里呢?有人推测是叶片,且认为叶片在完全展开时对光周期最敏感.叶片在光周期下会形成刺激开花的物质,运输到芽的位置,诱导形成花芽.植物生理学家因此做了如下实验,如图:
将带有叶片的植物和除去叶片的植株置于相同的光周期下进行诱导,然后再分别将这两株植物与一株未经光周期诱导的有叶片植物相连,结果发现带有叶片进行光周期诱导的一组中,两株植物都能正常地开花.但是,除去叶片的一组,两株植物都不能开花.
虽然这种促进开花的物质至今未被分离出来,但科学家推测,它们可能是一组包括色素在内的特殊有机物的混合体.
(1)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有节律现象?请举一例________,月季是北京市的市花,因花期长、易管理、品种多样广泛用于街道绿化,它最可能是________植物(短日植物/长日植物/日中性植物).
(2)黄巢的《不第后菊赋》中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可知菊花是短日植物(短日植物/长日植物/日中性植物),要想让花房中的菊花提前到8月开花,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3)根据植物生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根据科学家对促进开花物质的推测,实验中需要将两株植物的________(导管/筛管)相连通,以便于该物质的运输.
(5)如果让你设计小花园的绿化,尽量使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种类的花开放.你选择的植物是________(至少写出三种),请你为保护小花园的提示牌写一条提示语________.
34. (4分) (2017七下·宣城期中)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123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与1号试管形成________。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
(4)水浴温度保持在37℃的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
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答案:26-1、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