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第二讲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卷,35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55页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阶级社会的宗教与人关系的特点
首先,虽然同样反映了人的苦难经验, 首先,虽然同样反映了人的苦难经验,但在阶级社会的宗教中 由社会的不公平而导致的人间痛苦居于主要地位。 由社会的不公平而导致的人间痛苦居于主要地位。 其次,宗教力求对人的现实苦难的原因进行解释。 其次,宗教力求对人的现实苦难的原因进行解释。各个宗教在 这一点上多少有点不同, 这一点上多少有点不同,但比较普遍的是把人之受苦归于人 在宗教道德上的过失。人的现实境遇被解释为神的公允安排。 在宗教道德上的过失。人的现实境遇被解释为神的公允安排。 第三,既然人受苦的原因是在宗教道德方面的欠缺,那么, 第三,既然人受苦的原因是在宗教道德方面的欠缺,那么,加 强宗教道德修养便成为克服苦难的根本途径。 强宗教道德修养便成为克服苦难的根本途径。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 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 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 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第1卷第2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第1卷第2
阶级社会的宗教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首先, 首先,这种宗教包含着对以往宗教传统的继承和发 展。继承既定的宗教传统总是阶级社会中宗 教形成的基本前提之一。 教形成的基本前提之一。 第二,虽然从一般意义上说, 第二,虽然从一般意义上说,自然压迫和阶级压迫是阶 级社会宗教形成的最终根源;但是, 级社会宗教形成的最终根源;但是,这并不排斥 宗教起源所需的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 宗教起源所需的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个特殊 条件就是社会生活中出现广泛而深刻的危机。 条件就是社会生活中出现广泛而深刻的危机。社 会危机往往成为宗教运动的前驱。 会危机往往成为宗教运动的前驱。为新生宗教的 传播创造了必备的社会基础。 传播创造了必备的社会基础。 第三, 第三,阶级社会的宗教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较多 的人为因素。 的人为因素。
(《列宁选集》第2卷,第71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列宁选集》 715页 人民出版社,1972年
认识根源的问题, 认识根源的问题,侧重要解决人类 的宗教观念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的宗教观念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1.宗教产生的历史流程
灵魂观念 泛灵论 观念的实在化
“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构造,并且受 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构造, 在远古时代 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 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 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 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 而在人死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同样, ﹍﹍同样 而在人死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同样,由于自然力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被人格化了,最初的神产生了。 被人格化了,最初的神产生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 卷第515 515页 1972年 人民出版社,第3卷第515页,1972年)。
2.社会压迫和自然压迫的结合是阶级社会 条件下宗教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原始宗教条件下宗教与人关系的特点
其一,自然崇拜宗教里的神灵虽各司其职, 其一,自然崇拜宗教里的神灵虽各司其职,但并无地 位尊卑之分。 位尊卑之分。 其二,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氏族社会中, 其二,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氏族社会中,各个成员 与宗教崇拜对象的关系是同等的, 与宗教崇拜对象的关系是同等的,没有专职僧侣祭 祀和一般信徒的区分。 祀和一般信徒的区分。整个氏族以集体的方式与宗 教崇拜对象发生联系, 教崇拜对象发生联系,宗教活动必须由群体社会成 员共同参加,宗教的禁忌、 员共同参加,宗教的禁忌、律令和各项道德义务必 须由社会成员全体共同遵守。 须由社会成员全体共同遵守。 其三, 其三,宗教以神灵的绝对命令有力地干预人的现实生 成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活,成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样原始社 会的宗教经过长期的发展, 会的宗教经过长期的发展,终于成为一切社会生 活的基本形式。人的一切活动都具有宗教的色彩。 活的基本形式。人的一切活动都具有宗教的色彩。
2、宗教形成和发展有客观的必然性
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 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人在遭受来自客观方面的沉重压迫 迫切地需要对自己的命运和历史归宿加以认识。 时,迫切地需要对自己的命运和历史归宿加以认识。人意 识到种种外在力量对自己的压迫, 识到种种外在力量对自己的压迫,希望从中发现历史的必 然性。但是,在实践中没能掌握必然的人,在思想观念中 然性。但是,在实践中没能掌握必然的人, 也就不可能把握必然。 也就不可能把握必然。历史的本质和人生的命运作为一个 未知对象,充满了神秘色彩。在这种情况下, 未知对象,充满了神秘色彩。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 从宗教的角度来认识问题。 从宗教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宗教从各个角度对人的现实苦 难的原因的解释, 难的原因的解释,成为异己力量压迫和支配下的人对自己 苦难经验的反思。然而人们需要的绝不是单纯地解释现实, 苦难经验的反思。然而人们需要的绝不是单纯地解释现实, 更重要的是改变现实。 更重要的是改变现实。在实践中软弱无力的人愈加迫切地 需要在精神中超越客观对象的束缚,进入自由领域。 需要在精神中超越客观对象的束缚,进入自由领域。因此 宗教用想象的真善美填补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匮乏, 宗教用想象的真善美填补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匮乏,给心 灵受到的创伤人们带来了一线希望和安慰。 灵受到的创伤人们带来了一线希望和安慰。
同时人们在自然崇拜的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 仪式规定, 仪式规定,以为只有按照这些规定的要求向自然 对象表示谢恩或悔罪, 对象表示谢恩或悔罪,才能长久地得到自然的恩 与此伴生而来的是最早的禁忌观念, 宠。与此伴生而来的是最早的禁忌观念,违背了 仪式规定的行为即是犯了禁忌。 仪式规定的行为即是犯了禁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19卷第328页,1956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19卷第328页 1956年 卷第328
(一)宗教起源的认识论根源
“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 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 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 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 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
人格神
宗教崇拜
2.宗教产生的现实流程
从现有的 文化中得到 宗教观念 在个人幻 觉中得到 神秘体验 在群体中进 行暗示和感 染,形成集 体表象 实体化和崇拜
(二)宗教起源的社会历史根源 1.自然压迫是宗教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和 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自然对人的压迫。 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自然对人的压迫。在人们不 可能真正了解自然过程的原因、 可能真正了解自然过程的原因、并凭借自己的力量 控制自然过程的情况下, 控制自然过程的情况下,自然只能表现为一种可怕 的异己力量。受自然的淫威而摆布的人们不得不以 的异己力量。 自然为依赖和畏惧的对象。在这个前提下, 自然为依赖和畏惧的对象。在这个前提下,他们把 各种自然事物或现象的原因解释为某种异己的精神 力量的活动,并以感激、 力量的活动,并以感激、虔敬和畏惧的心情对之加 以崇拜,力求与之修好。 以崇拜,力求与之修好。这就形成了最初的以自然 为崇拜核心的宗教。 为崇拜核心的宗教。
祖先崇拜 自然崇拜 图腾崇拜
麦克斯. 3.麦克斯.缪勒的三线索说 单一神教 众神处于无序
的松散状态下
多神教
在最高神的领 导下, 导下,众神结 为一个整体。 为一个整体。
一神教
否定从前的所 有神, 有神,只追求 一位至高的神。 一位至高的神。
二、各派宗教起源论
自然神话学派的“自然神话说” 自然神话学派的“自然神话说”。 认为宗教和神话中的“ 认为宗教和神话中的“神”都是自 然力的人格化; 然力的人格化;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万物有灵论”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万物有灵论” 斯宾塞的“祖灵论” 斯宾塞的“祖灵论”
(三)正确认识宗教的社会历史根源 1、社会历史条件作为人的历史活动 、 的前提,本身具有双重的意义 的前提, 首先,它为人的历史活动提供了超越的对象。 首先,它为人的历史活动提供了超越的对象。 其次, 其次,社会历史条件也是人从事历史 活动的客观限制。 活动的客观限制。
一方面, 一方面,任何时代的人都只能以当时的那些社会历史条 件为对象,实现有限的超越。 件为对象,实现有限的超越。 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人对社会历史条件的超越方式也不能超出 客观条件的许可。 客观条件的许可。
一、关于宗教起源问题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同解释
(一)信教者的解释
1.超自然的神圣渊源 2.神启说 3.圣人得悟
传说中的女 娲抟土造人 佛陀菩提树下悟道
(二)世俗学者者的解释
1.自然形成论 灵魂观念 2.人为制造论
包括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被认为是人为宗教。 包括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被认为是人为宗教。
阶级社会里人与人关系的特点
在阶级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根本利益的对立。 在阶级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根本利益的对立。 整个社会因此分化为两个根本对立的集团。 整个社会因此分化为两个根本对立的集团。为了维护和巩固 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奴役关系,剥削阶级国家机器应运而生, 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奴役关系,剥削阶级国家机器应运而生, 取代了昔日的氏族社会组织机构, 取代了昔日的氏族社会组织机构,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暴 力统治工具。这样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本身就变成了一种与 力统治工具。这样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本身就变成了一种与 现实的人相对立的异己力量。 现实的人相对立的异己力量。人们不得不在继续承受自然压 迫的同时,又承受着由阶级对立造成的社会压迫。 迫的同时,又承受着由阶级对立造成的社会压迫。单是自然 压迫就已使人处于严重的苦难之中, 压迫就已使人处于严重的苦难之中,而社会压迫则给人造成 更为可怕的苦难。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结合, 更为可怕的苦难。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结合,构成了宗教 在阶级社会条件下的根源。 在阶级社会条件下的根源。
所谓自然压迫,是指“ 所谓自然压迫,是指“在原始人 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 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 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 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 20卷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672 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 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类具有永恒的意义。人们 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类具有永恒的意义。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改造和认识自然的能力,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改造和认识自然的能力,从而 不断地把自己从自然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不断地把自己从自然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但是人 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彻底消除自然压迫的因素, 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彻底消除自然压迫的因素, 既便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 既便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还是不得不 在许多方面受到自然的压迫。 在许多方面受到自然的压迫。自然按其本身固有 的规律的运动始终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人们不能抗 拒的异己力量。 拒的异己力量。这样认识和消除自然压迫便成为 各个历史时代宗教的一个基本主题。 各个历史时代宗教的一个基本主题。不能自觉地 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们在宗教中以幻想的方式与自 然建立起一种精神联系, 然建立起一种精神联系,使得异己的自然在观念 中转变成为人的自然。因此, 中转变成为人的自然。因此,考察宗教起源的社 会历史条件时, 会历史条件时,必须把自然压迫的影响作为首要 的因素加以研究。 的因素加以研究。
所谓社会压迫,是指“人们就像受某种异己力量的支配一样, 所谓社会压迫,是指“人们就像受某种异己力量的支配一样,受 自己所创造的经济关系、受自己所创造的生产资料的支配,因此, 自己所创造的经济关系、受自己所创造的生产资料的支配,因此, 宗教的反映过程和事实基础就继续存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宗教的反映过程和事实基础就继续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神农尝药图
史密斯(英国)、笛尔凯姆( )、笛尔凯姆 史密斯(英国)、笛尔凯姆(法 和弗洛伊德等人的“图腾说” 国)和弗洛伊德等人的“图腾说” 马雷特、 弗雷泽等人的“ 马雷特、金、弗雷泽等人的“前 万物有灵论” 万物有灵论”
三、宗教起源的认识论根源和社会历史根源
“对于一种征服罗马帝国、统治人类文明达1800年之久的宗教(基 对于一种征服罗马帝国、统治人类文明达1800年之久的宗教( 对于一种征服罗马帝国 1800年之久的宗教 督教――引者注),简单地说它是骗子手凑集而成的无稽之谈, ――引者注),简单地说它是骗子手凑集而成的无稽之谈 督教――引者注),简单地说它是骗子手凑集而成的无稽之谈, 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根据宗教借以产生和取得统治地位的历史 条件,去说明它的起源和发展,才能解决问题。 条件,去说明它的起源和发展,才能解决问题。”
阶级社会的宗教与人关系的特点
首先,虽然同样反映了人的苦难经验, 首先,虽然同样反映了人的苦难经验,但在阶级社会的宗教中 由社会的不公平而导致的人间痛苦居于主要地位。 由社会的不公平而导致的人间痛苦居于主要地位。 其次,宗教力求对人的现实苦难的原因进行解释。 其次,宗教力求对人的现实苦难的原因进行解释。各个宗教在 这一点上多少有点不同, 这一点上多少有点不同,但比较普遍的是把人之受苦归于人 在宗教道德上的过失。人的现实境遇被解释为神的公允安排。 在宗教道德上的过失。人的现实境遇被解释为神的公允安排。 第三,既然人受苦的原因是在宗教道德方面的欠缺,那么, 第三,既然人受苦的原因是在宗教道德方面的欠缺,那么,加 强宗教道德修养便成为克服苦难的根本途径。 强宗教道德修养便成为克服苦难的根本途径。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 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 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 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第1卷第2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第1卷第2
阶级社会的宗教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首先, 首先,这种宗教包含着对以往宗教传统的继承和发 展。继承既定的宗教传统总是阶级社会中宗 教形成的基本前提之一。 教形成的基本前提之一。 第二,虽然从一般意义上说, 第二,虽然从一般意义上说,自然压迫和阶级压迫是阶 级社会宗教形成的最终根源;但是, 级社会宗教形成的最终根源;但是,这并不排斥 宗教起源所需的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 宗教起源所需的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个特殊 条件就是社会生活中出现广泛而深刻的危机。 条件就是社会生活中出现广泛而深刻的危机。社 会危机往往成为宗教运动的前驱。 会危机往往成为宗教运动的前驱。为新生宗教的 传播创造了必备的社会基础。 传播创造了必备的社会基础。 第三, 第三,阶级社会的宗教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较多 的人为因素。 的人为因素。
(《列宁选集》第2卷,第71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列宁选集》 715页 人民出版社,1972年
认识根源的问题, 认识根源的问题,侧重要解决人类 的宗教观念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的宗教观念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1.宗教产生的历史流程
灵魂观念 泛灵论 观念的实在化
“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构造,并且受 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构造, 在远古时代 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 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 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 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 而在人死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同样, ﹍﹍同样 而在人死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同样,由于自然力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被人格化了,最初的神产生了。 被人格化了,最初的神产生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 卷第515 515页 1972年 人民出版社,第3卷第515页,1972年)。
2.社会压迫和自然压迫的结合是阶级社会 条件下宗教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原始宗教条件下宗教与人关系的特点
其一,自然崇拜宗教里的神灵虽各司其职, 其一,自然崇拜宗教里的神灵虽各司其职,但并无地 位尊卑之分。 位尊卑之分。 其二,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氏族社会中, 其二,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氏族社会中,各个成员 与宗教崇拜对象的关系是同等的, 与宗教崇拜对象的关系是同等的,没有专职僧侣祭 祀和一般信徒的区分。 祀和一般信徒的区分。整个氏族以集体的方式与宗 教崇拜对象发生联系, 教崇拜对象发生联系,宗教活动必须由群体社会成 员共同参加,宗教的禁忌、 员共同参加,宗教的禁忌、律令和各项道德义务必 须由社会成员全体共同遵守。 须由社会成员全体共同遵守。 其三, 其三,宗教以神灵的绝对命令有力地干预人的现实生 成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活,成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样原始社 会的宗教经过长期的发展, 会的宗教经过长期的发展,终于成为一切社会生 活的基本形式。人的一切活动都具有宗教的色彩。 活的基本形式。人的一切活动都具有宗教的色彩。
2、宗教形成和发展有客观的必然性
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 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人在遭受来自客观方面的沉重压迫 迫切地需要对自己的命运和历史归宿加以认识。 时,迫切地需要对自己的命运和历史归宿加以认识。人意 识到种种外在力量对自己的压迫, 识到种种外在力量对自己的压迫,希望从中发现历史的必 然性。但是,在实践中没能掌握必然的人,在思想观念中 然性。但是,在实践中没能掌握必然的人, 也就不可能把握必然。 也就不可能把握必然。历史的本质和人生的命运作为一个 未知对象,充满了神秘色彩。在这种情况下, 未知对象,充满了神秘色彩。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 从宗教的角度来认识问题。 从宗教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宗教从各个角度对人的现实苦 难的原因的解释, 难的原因的解释,成为异己力量压迫和支配下的人对自己 苦难经验的反思。然而人们需要的绝不是单纯地解释现实, 苦难经验的反思。然而人们需要的绝不是单纯地解释现实, 更重要的是改变现实。 更重要的是改变现实。在实践中软弱无力的人愈加迫切地 需要在精神中超越客观对象的束缚,进入自由领域。 需要在精神中超越客观对象的束缚,进入自由领域。因此 宗教用想象的真善美填补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匮乏, 宗教用想象的真善美填补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匮乏,给心 灵受到的创伤人们带来了一线希望和安慰。 灵受到的创伤人们带来了一线希望和安慰。
同时人们在自然崇拜的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 仪式规定, 仪式规定,以为只有按照这些规定的要求向自然 对象表示谢恩或悔罪, 对象表示谢恩或悔罪,才能长久地得到自然的恩 与此伴生而来的是最早的禁忌观念, 宠。与此伴生而来的是最早的禁忌观念,违背了 仪式规定的行为即是犯了禁忌。 仪式规定的行为即是犯了禁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19卷第328页,1956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19卷第328页 1956年 卷第328
(一)宗教起源的认识论根源
“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 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 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 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 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
人格神
宗教崇拜
2.宗教产生的现实流程
从现有的 文化中得到 宗教观念 在个人幻 觉中得到 神秘体验 在群体中进 行暗示和感 染,形成集 体表象 实体化和崇拜
(二)宗教起源的社会历史根源 1.自然压迫是宗教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和 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自然对人的压迫。 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自然对人的压迫。在人们不 可能真正了解自然过程的原因、 可能真正了解自然过程的原因、并凭借自己的力量 控制自然过程的情况下, 控制自然过程的情况下,自然只能表现为一种可怕 的异己力量。受自然的淫威而摆布的人们不得不以 的异己力量。 自然为依赖和畏惧的对象。在这个前提下, 自然为依赖和畏惧的对象。在这个前提下,他们把 各种自然事物或现象的原因解释为某种异己的精神 力量的活动,并以感激、 力量的活动,并以感激、虔敬和畏惧的心情对之加 以崇拜,力求与之修好。 以崇拜,力求与之修好。这就形成了最初的以自然 为崇拜核心的宗教。 为崇拜核心的宗教。
祖先崇拜 自然崇拜 图腾崇拜
麦克斯. 3.麦克斯.缪勒的三线索说 单一神教 众神处于无序
的松散状态下
多神教
在最高神的领 导下, 导下,众神结 为一个整体。 为一个整体。
一神教
否定从前的所 有神, 有神,只追求 一位至高的神。 一位至高的神。
二、各派宗教起源论
自然神话学派的“自然神话说” 自然神话学派的“自然神话说”。 认为宗教和神话中的“ 认为宗教和神话中的“神”都是自 然力的人格化; 然力的人格化;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万物有灵论”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万物有灵论” 斯宾塞的“祖灵论” 斯宾塞的“祖灵论”
(三)正确认识宗教的社会历史根源 1、社会历史条件作为人的历史活动 、 的前提,本身具有双重的意义 的前提, 首先,它为人的历史活动提供了超越的对象。 首先,它为人的历史活动提供了超越的对象。 其次, 其次,社会历史条件也是人从事历史 活动的客观限制。 活动的客观限制。
一方面, 一方面,任何时代的人都只能以当时的那些社会历史条 件为对象,实现有限的超越。 件为对象,实现有限的超越。 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人对社会历史条件的超越方式也不能超出 客观条件的许可。 客观条件的许可。
一、关于宗教起源问题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同解释
(一)信教者的解释
1.超自然的神圣渊源 2.神启说 3.圣人得悟
传说中的女 娲抟土造人 佛陀菩提树下悟道
(二)世俗学者者的解释
1.自然形成论 灵魂观念 2.人为制造论
包括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被认为是人为宗教。 包括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被认为是人为宗教。
阶级社会里人与人关系的特点
在阶级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根本利益的对立。 在阶级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根本利益的对立。 整个社会因此分化为两个根本对立的集团。 整个社会因此分化为两个根本对立的集团。为了维护和巩固 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奴役关系,剥削阶级国家机器应运而生, 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奴役关系,剥削阶级国家机器应运而生, 取代了昔日的氏族社会组织机构, 取代了昔日的氏族社会组织机构,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暴 力统治工具。这样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本身就变成了一种与 力统治工具。这样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本身就变成了一种与 现实的人相对立的异己力量。 现实的人相对立的异己力量。人们不得不在继续承受自然压 迫的同时,又承受着由阶级对立造成的社会压迫。 迫的同时,又承受着由阶级对立造成的社会压迫。单是自然 压迫就已使人处于严重的苦难之中, 压迫就已使人处于严重的苦难之中,而社会压迫则给人造成 更为可怕的苦难。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结合, 更为可怕的苦难。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结合,构成了宗教 在阶级社会条件下的根源。 在阶级社会条件下的根源。
所谓自然压迫,是指“ 所谓自然压迫,是指“在原始人 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 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 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 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 20卷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672 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 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类具有永恒的意义。人们 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类具有永恒的意义。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改造和认识自然的能力,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改造和认识自然的能力,从而 不断地把自己从自然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不断地把自己从自然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但是人 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彻底消除自然压迫的因素, 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彻底消除自然压迫的因素, 既便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 既便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还是不得不 在许多方面受到自然的压迫。 在许多方面受到自然的压迫。自然按其本身固有 的规律的运动始终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人们不能抗 拒的异己力量。 拒的异己力量。这样认识和消除自然压迫便成为 各个历史时代宗教的一个基本主题。 各个历史时代宗教的一个基本主题。不能自觉地 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们在宗教中以幻想的方式与自 然建立起一种精神联系, 然建立起一种精神联系,使得异己的自然在观念 中转变成为人的自然。因此, 中转变成为人的自然。因此,考察宗教起源的社 会历史条件时, 会历史条件时,必须把自然压迫的影响作为首要 的因素加以研究。 的因素加以研究。
所谓社会压迫,是指“人们就像受某种异己力量的支配一样, 所谓社会压迫,是指“人们就像受某种异己力量的支配一样,受 自己所创造的经济关系、受自己所创造的生产资料的支配,因此, 自己所创造的经济关系、受自己所创造的生产资料的支配,因此, 宗教的反映过程和事实基础就继续存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宗教的反映过程和事实基础就继续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神农尝药图
史密斯(英国)、笛尔凯姆( )、笛尔凯姆 史密斯(英国)、笛尔凯姆(法 和弗洛伊德等人的“图腾说” 国)和弗洛伊德等人的“图腾说” 马雷特、 弗雷泽等人的“ 马雷特、金、弗雷泽等人的“前 万物有灵论” 万物有灵论”
三、宗教起源的认识论根源和社会历史根源
“对于一种征服罗马帝国、统治人类文明达1800年之久的宗教(基 对于一种征服罗马帝国、统治人类文明达1800年之久的宗教( 对于一种征服罗马帝国 1800年之久的宗教 督教――引者注),简单地说它是骗子手凑集而成的无稽之谈, ――引者注),简单地说它是骗子手凑集而成的无稽之谈 督教――引者注),简单地说它是骗子手凑集而成的无稽之谈, 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根据宗教借以产生和取得统治地位的历史 条件,去说明它的起源和发展,才能解决问题。 条件,去说明它的起源和发展,才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