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pt无损检测技术资格人员渗透检测培训复习题汇编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无损检测技术资格人员渗透检测培训复习题汇编
夏纪真编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
2006年3月
目录是非判断题
问答题
选择题
计算题
参考文献
是非判断题(在每题后面括号内打“X”号表示“错误”,画“○”表示正确)1.在检验表面细微裂纹时,渗透检验法的可靠性低于射线照像检验法(X)
2.检验铁磁性材料的表面裂纹时,渗透检验法的灵敏度一般要低于磁粉检验法(0)
3.显像剂的作用是将缺陷内的渗透液吸附到试样表面,并提供与渗透液形成强烈对比的衬托背景(0)
4.渗透检测法包括着色检验和荧光检验(0)
5.适用于所有渗透检测方法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在黑光灯照射下显示才发光(X)
6.液体在毛细管中自动上升的现象叫毛细现象(0)
7.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力,这种力称为表面张力(0)
8.只要两种物质(一种是溶质,一种是溶剂)结构相似,它们就一定能相互溶解(X)
9.一定成分的液体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表面张力系数值一定(0)
10.表面活性物质能使溶剂的表面张力突降(X)
11.紫外光、荧光都是光致发光(X)
12.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较高时,可起乳化作用,较低时不能起乳化作用(X)
13.表面活性剂的H.L.B越高,亲水情况越好(0)
14.因为水银不能润湿玻璃,所以也不能润湿其他固体(X)
15.渗透液接触角表征渗透液对受检零件及缺陷的润湿能力(0)
16.渗透液渗透性能可用渗透液在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来衡量(0)
17.同种荧光染料溶解在不同的溶剂中所配制的荧光渗透液,被照射后激发出的颜色可能不同(0)
18.为了强化渗透液的渗透能力,应努力提高渗透液的表面张力和降低接触角(X)
19.决定渗透液渗透能力的主要参数是粘度和密度(X)
20.表面张力和润湿能力是确定一种渗透液是否具有高渗透能力的两个最主要因素(0)
21.着色探伤是利用人眼在强白光下对颜色敏感的特点(0)
22.荧光法的灵敏度一般比着色法的灵敏度高(0)
23.润湿现象能综合反映液体表面张力和接触角两种物理性能指标(0)
24.液体渗入微小裂纹的原理主要是对固体表面的浸润性(X)
25.表面张力系数的法定计量单位是"牛/米"(0)
26.喷罐型着色渗透探伤剂中充装的是SF6气体(X)
27.渗透剂的含水量应不大于5% (0)
28.在渗透探伤中,用着色探伤发现的缺陷可以用荧光探伤进一步进行复验(X)
29.着色荧光渗透剂是将着色染料和荧光染料同时溶解到渗透溶剂中而配制的(X)
30.用渗透剂探测泄漏时,粗糙表面也可用超高灵敏度的后乳化型渗透剂进行检验(X)
31.溶剂悬浮型湿显像剂又称为速干式显像剂(0)
32.悬浮型湿显像剂粉末沉淀后,经过搅拌,又能重新悬浮起来,这种性能称为分散性(0)
33.渗透液粘度越大,渗入缺陷的能力越差(X)
34.对同种固体而言,渗透液的接触角一般比乳化剂的大(X)
35.干粉显像剂应使其保持在干燥与松散的状态(0)
36.作过着色渗透探伤试验的对比试块,一般情况下不能再作荧光渗透试验,反之则可以(0)
37.使用黑光源时,要防止未经滤光的紫外线直接射至眼中(0)
38.渗透探伤剂应配套使用,不同型号的渗透探伤剂不能混用(0)
39.各类湿式显像剂都是悬浮液(X)
40.荧光着色法使用的渗透液含有荧光染料和着色染料(X)
41.电源电压波动太大,会缩短黑光灯的寿命(0)
42.使用过滤性微粒渗透液对石墨制品进行渗透探伤时,不使用显像剂而实现自显像(0)
43.水基湿式显像剂中一般都有表面活性剂,它主要是起润湿作用(0)
44.乳化槽中的乳化剂可采用压缩空气搅拌(X)
45.荧光渗透液和溶剂悬浮式显像剂都是溶液(X)
46.水基着色液是一种水洗型着色液(0)
47.装有合适滤光片的黑光灯不会对人眼产生永久性伤害(0)
48.荧光渗透检验中要用黑光灯的主要作用是放大缺陷迹痕(X)
49.A型试块和C型试块都可用来确定渗透液的灵敏度等级(X)
50.经过着色渗透检验后的零件需进行彻底清洗,才能进行荧光渗透检验,这是因为零件上残存的着色染料会减少或猝灭荧光染料所发的荧光(0)
51.应用过着色渗透检验的试片一般不应再用于荧光渗透检验,或者必须经过最彻底的清洗,这是因为试片上残存的着色染料会减少或猝灭荧光染料所发的荧光(0)
52.为了保证渗透检测试片、试块的反复使用,用于水洗型渗透剂的试片,试件,每次使用后,推荐采用三氯乙烯蒸汽除油清洗(X)
53.零件表面上的裂纹,荧光渗透检验时也可能产生圆形显示(X)
54.外场使用中的工件进行液体渗透检测,一般都使用高灵敏度的荧光液体渗透法(0)
55.荧光液黑点直径越大,临界厚度越厚,则荧光液发光强度越高(X)
56.渗透液腐蚀性能试验一般采用镁,铝,钢三种材料进行(0)
57.当用溶剂去除型渗透剂时,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将被检件浸于清洗剂中或用蘸有清洗剂的布对被检件进行往复擦拭,才便于将试件表面的渗透剂去除(X)
58.使用干式或快干式显像剂时,干燥处理应在显像处理前进行(0)
59.用清洗剂去除时,既可自然干燥或用布或纸擦干,也可加热干燥(X)
60.用湿式及快干式显像剂时,显像剂应涂得均匀,在同一部位上反复涂敷便能做到这一点(X)
61.经渗透探伤,当出现显示迹痕时,便能确定此迹痕总是与真实缺陷的存在相对应的(X)
62.后乳化型渗透剂渗透试件后需施加乳化剂进行乳化,然后用水清洗干净,这种渗透探伤方法对检查浅类的裂纹性表面缺陷特别有效(0)
63.渗透探伤用溶液是易燃,微毒液体,操作时要严禁火种和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0)
64.渗透探伤前应预先考虑到被检物表面上可能出现的缺陷种类及大小,被检物的用途,表面粗糙度,数量和尺寸,以及探伤剂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及确定操作细则(0)
65.渗透探伤时,宽而浅的缺陷最容易检出(X)
66.为了避免使用水洗型渗透剂时的过清洗,通常让冲水方向与工件表面相垂直(X)
67.每个工作班开始时,如未进行工艺性能控制校验就开始了渗透探伤作业,则该工作班渗透探伤的所有试件检验结果无效(0)
68.施加探伤剂时,应注意使渗透剂在工件表面上始终保持润湿状态(0)
69.后乳化荧光法灵敏度高于溶剂清洗型着色法(0)
70.试件表面极为光滑时,最好选用湿式显像剂(0)
71.水洗型荧光渗透检验方法对浅而宽的缺陷最灵敏(X)
72.一般情况下,表面比较粗糙的工件宜选用水洗型渗透剂,缺陷大而深度浅的工件宜选用后乳化型渗透剂(0)
73.一般说来,在渗透探伤中采用后乳化型荧光渗透法的灵敏度最高(0)
74.进行荧光渗透探伤时,一般说来,选用后乳化型荧光渗透检验法较水洗型荧光渗透检验法灵敏度高(0)
75.后乳化渗透法施加乳化剂时,可用喷涂,刷涂,浇淋方法(X)
76.荧光法渗透探伤时,试件的检查应在紫外灯辐照的有效区域内进行(0)
77.采用溶剂去除零件表面多余渗透剂时,溶剂起着对渗透剂的乳化作用(X)
78.干式显像,湿式显像都是速干式显像(X)
79.施加显像剂的目的,其中之一是给缺陷迹痕提供背景反差(0)
80.为显示细微裂纹,施加湿显像剂时,越厚越好(X)
81.显像时间不能太长,显像剂层不能太厚,否则缺陷显示会变得模糊(0)
82.在被检工件上施加显像剂的目的是从缺陷中吸收渗透剂并提供背景反差(0)
83.渗透探伤前,对试件进行预清洗的最好方法是蒸汽除油(0)
84.对渗透探伤操作要求最高的工序是迹痕解释和评定(0)
85.后乳化渗透法显像时发现背景太浓,则应从乳化开始重新渗透探伤以后的各工序(X)
86.渗透探伤可用来检查各种机械零件上开口于表面的缺陷(X)
87.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液体的挥发性能有关,挥发性能好的液体,其表面张力系数比挥发性能差的大(X)
88.润湿作用好的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液面要高于毛细管外面的液面,并且液面是一个中间高边缘低的弧形(X)
89.渗透剂中所含的水分超过某一限值后,就会出现分离、浑浊、沉淀、凝胶和灵敏度下降等现象,这个限值称为渗透剂的含水量(X)
90.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液体密度的比值,其单位是cm2/s或斯托克斯(0)
91.由于在20℃的情况下,煤油的粘度为1.65厘斯,水的粘度为1.004厘斯,所以煤油的渗透能力比水大(X)
92.一种荧光渗透剂中往往需加进两种荧光染料,一种染料在黑光下发出的荧光能激发另一种染料发出荧光,这种发光过程称为串激发光(0)
93.在常用的着色染料中,以苏丹IV使用最多,它的化学名称是偶氮苯(0)
94.荧光染料吸收紫外线的能量之后能发出波长约在3300nm-3900nm的荧光(X)
95.液体在加温过程中产生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称为液体的闪点(X)
96.着色探伤渗透剂染料颜色应当能与显像剂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它的粒度应当细小到可长期地悬浮在溶剂内而不出现沉淀(X)
97.通常不推荐水溶型显像剂与水洗型渗透剂配套使用,因为前者能使后者的颜色变为蓝色(0)
98.蒸汽除油槽应当经常清洗和更换旧液,因为除油过程中滴入槽内的油污会与三氯乙烯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酸性物质,使除油性能减弱,并对槽壁产生腐蚀(0)
99.在渗透探伤中,应当尽可能使用无泡型乳化剂,从而减少乳化剂废液对环境和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染(0)
100.在储氧器的渗透探伤中,应使用各种能与氧相容的溶液,以防发生爆炸事故(0)101.经三氯乙烯除油工艺处理过的零件,应尽可能将残留在工件表面的三氯乙烯去除干净,因为三氯乙烯在紫外线照射下会产生一种令人产生痴呆症的光气(0)
102.苯会使人中毒,而丙酮、松节油、乙醚等不会使人中毒,因此在渗透探伤中应尽可能用丙酮、松节油、乙醚等代替苯(X)
103.荧光渗透探伤中清洗后的水是符合环保标准而可以直接排放的(X)
104.荧光渗透探伤中清洗后的水属于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放,而必须经过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后才能排放(0)
105.荧光渗透探伤清洗后的水中主要是“石油类”和“COD”(化学耗氧量)两项指标必须经过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后才能排放(0)
106.液体渗透探伤是应用物理学上的毛细管现象实施的,液体表面张力越小,越容易润湿固体表面,其渗透能力越强(0)
107.液体渗透探伤是应用物理学上的毛细管现象实施的,液体表面张力越大,越容易润湿固体表面,其渗透能力越强(X)
108.液体渗透探伤是利用液体的毛细现象实现的,液体的渗透能力与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有关,一般说来,挥发性能好的液体,其表面张力系数小,在高温情况下,以及有杂质的情况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也小(0)
109.荧光渗透检测和荧光磁粉检测都要使用的黑光灯其发出紫外光的中心波长是3650(0)110.水洗型湿法显示渗透探伤的操作步骤按顺序是:预清洗-渗透-清洗-干燥-显像-观察-后处理(0)
111.液体渗透探伤时,渗透剂对表面缺陷的渗入速度受渗透剂的粘度参数影响最大(0)112.施加显像剂的目的是吸出缺陷内的渗透剂和增加背景反差(0)
113.荧光渗透探伤使用水洗型渗透剂和湿式显像剂时,正确的操作工序是:预处理、渗透、清洗、显像、干燥、观察(0)
114.荧光渗透探伤使用后乳化型渗透剂时,在渗透和清洗工序之间需进行乳化处理(0)115.施加在工件表面上与渗透剂混合,并能使其易于用水从工件表面清除的液体叫乳化剂(0)
116.渗透检验中,显像剂的作用是提供背景反差,使缺陷部位的渗透剂被吸出来并显示为迹痕以利于观察,达到探伤目的(0)
117.紫外线照射装置接线图如下,正确的为(2) (0)
118.渗透检验时,工件表面上的圆形迹痕可能的缺陷是气孔(0)
119.喷罐型着色渗透探伤剂中充装的是氟里昂(X)
120.荧光渗透探伤时,检验人员进入暗室工作,应有一个眼睛适暗时间(0)
121.用于荧光渗透探伤的激发光源为紫外线光源,因为它的激发能大于荧光光能,波长比荧光波长短(0)
122.液体与固体的界面和液体表面切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接触角,固体可被液体润湿的条件是这个角θ<90°(0)
123.液体与固体的界面和液体表面切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润湿角,固体可被液体润湿的条件是这个角θ>90°(0)
124.表面活性剂具有润湿、乳化和洗涤等多种作用(0)
125.液体在分子压强作用下,使液面有收缩的趋势,如果一个液滴不受外力作用,则它在分子压强作用下应趋球形(0)
126.界面张力的产生是由于处于界面的分子受力不平衡而产生的(0)
127.液体渗透探伤一般用水清洗,因此应选择乳化剂的HLB值为11-15(0)
128.液体渗透探伤一般用水清洗,因此应选择乳化剂的HLB值为1-5(X)
129.毛细现象使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高度h=2xcosθ/rρg,式中:x表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θ表示接触角,r表示毛细管的内半径,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0)130.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高度的公式为h=2xcosθ/rρg(0)
131.临界厚度值常用作表示荧光渗透剂发光强度的参数之一,临界厚度以下极薄层渗透剂不发光而形成黑点,该黑点直径越小,说明临界厚度越小,荧光渗透剂的发光强度越高(0)
132.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往往用HLB来表示,亲水性越好,HLB值越高,亲油性越好,HLB 值越小(0)
133.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往往用HLB来表示,亲水性越好,HLB值越低,亲油性越好,HLB 值越大(X)
134.选择渗透检验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零件的表面状态、零件的材料和用途、零件的缺陷种类和检测设备器材条件等(0)
135.渗透探伤工艺顺序排列应为:预清洗、渗透、滴落、清除表面多余渗透剂、干燥或含水湿显像、显像或干燥、观察检验与记录、后处理(0)
136.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浓度超过cmc不多时,呈球形;浓度在10倍于cmc时,呈棒形;浓度更大时,呈巨大的层(0)
137.凸弯曲液面对膜下液体施加压力,附加压强指向液体内部;凹弯曲液面对膜下液体施加拉力,附加压强指向液体外部(0)
138.弯曲液面产生附加压强的根本原因是表面张力的存在(0)
139.湿式显像剂分为水悬浮显像剂、溶剂悬浮显像剂、水溶性显像剂、塑料薄膜四种(0)140.红色染料和白色背景之间的对比率可达6/1,荧光显示与不发荧光的背景之间的对比率可达300/1~1000/1(0)
141.对润湿液体,表面粗化会使接触角变小,对于不润湿液体,表面粗化会使接触角变大(0)142.对润湿液体,表面粗化会使接触角变大,对于不润湿液体,表面粗化会使接触角变小(X)143.渗透工艺的优劣一般用灵敏度试块预先进行检验,在反复使用试块时,每次用后应将试块进行可靠的清洗,使缺陷中的残留物有效地去除掉,才能将试块收藏起来,以准备下次再用(0)
144.黑光灯泡中有三个电极:2个主电极,1个辅助电极。
其中一个主电极与辅助电极靠得很近,在开始通电时,即产生电弧放电,由于限流电阻作用使得电流很小,但却足以使管内水银蒸发,导致二个主电极之间产生电弧放电,因而产生紫外线(0)
145.渗透处理可根据被检物的数量、尺寸、形状以及渗透剂的种类而选用浸渍、喷洒和涂刷等方法(0)
146.所谓渗透时间就是指从施加渗透剂到开始乳化处理或清洗处理之间的时间,它包括排液所需时间在内(0)
147.所谓渗透时间就是指从施加渗透剂到开始乳化处理或清洗处理之间的时间,它不包括滴落时间(X)
148.应当采用喷洒和涂刷方法施加快干式显像剂,不可采用浸渍方法,施加到工件表面的快干式显像剂也应当让其自然干燥或用低温空气喷吹干燥(0)
149.在高镍合金、钛合金、奥氏体材料的渗透探伤中,应对渗透剂的氯、氟、硫的含量严格加以控制(0)
150.对大型工件的渗透探伤是采用静电喷涂方法施加渗透剂和显像剂,以利节省探伤剂的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但是所用试剂必须绝缘电阻大、粘度小(0)
问答题1.试写出各种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计算式
答:任意形状的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强,可由拉普拉斯公式表示如下:P任=α[(1/R1)+(1/R2)], 式中P任-任意形状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α-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R1,R2-任意曲面的主曲率半径.规则的球面液面下的附加压强计算式可用下式表示:P球=2α/R,式中P球-规则球面的附加压强,α-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R-规则的球面的曲率半径.柱状液面下的附加压强计算式可用下式表示:P柱=α/R,式中P柱-柱面的附加压强,α-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R-柱面的曲率半径. 2.简述辐射强度,光通量,发光强度和照度的定义
答:辐射源在单位时间内向给定方向所发射的光能量称为辐射通量.能引起眼睛视觉强度的辐射通量称为光通量.光源沿给定方向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光通量称为发光强度.被照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称为照度.
3.写出辐射强度,光通量,发光强度和照度的单位
答:辐射通量的单位:瓦特(W),光通量的单位:流明(Lm),实验室测定对0.550μm的波长的光,1W相应于683Lm,发光强度的单位:坎德拉(cd),540x1012Hz的单色光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为1cd,照度的单位:勒克斯(lx),1勒克斯=1流明/米2
4.什么是着色强度?什么是荧光强度?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缺陷内被吸附出来一定数量的渗透液,在显像后能显示色泽(或色相)的能力称着色强度(荧光强度).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着色染料或荧光染料的种类色别,一是染料在渗透液中的溶解度.染料色别越鲜明,发光强度越大,染料在渗透液中的溶解度越大,则该渗透液的着色强度(荧光强度)越大.
5.什么是过剩自由能?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单位面积表面分子的自由能与单位面积内部分子的自由能之差值称为表面过剩自由能,其物理意义是增加(或减少)单位表面面积液体时,自由能的增值(或减值)
6.什么是表面活性,表面活性剂?试通过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简述其特性.
答:凡能使溶剂的表面张力降低的性质称为表面活性,加入量很少就能大大降低溶剂表面张力并进而产生润湿,乳化和加溶等一系列作用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一般都由非极性的亲油疏水的碳氢链部分和极性的亲水疏油的基团共同构成,而这两部分分处两端,使得表面活性剂是一种两亲分子,具有又亲水又亲油的两亲性质,这种两亲分子能吸附在油水界面上,降低油水界面的界面张力,吸附在水溶液表面上,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从而起到润湿,乳化和加溶等作用.
7.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在液体内部,对每个分子来说,它所受四周分子的引力作用是一样的,而处于表层液体的分子向外受气体分子的吸引,向内受液体分子的吸引,由于气体分子的浓度小于液体分子的浓度,液体表面层分子所受向内吸引力大于向外吸引力,合作用表现为受向内的拉力,这就形成了液体的表面张力.
8.什么是乳化剂和乳化现象?简述乳化机理.
答: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本来不能混合到一起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到一起的现象称为乳化现象,具有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乳化机理:加入表面活性剂后,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质,使之易于在油水界面上吸附并富集,降低了界面张力,改变了界面状态,从而使本来不能混合在一起的"油"和"水"两种液体能够混合到一起,其中一相液体离散为许多微粒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成为乳状液.
9.什么是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系数?表面张力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分子压强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答:存在于液体表面试液体表面收缩的力称为表面张力.液面边界单位长度所具有的表面张力称为表面张力系数.表面张力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将液面扩大(或缩小)单位面积,表面张力所
作的功.因为分子压强的本质就是内部分子对表面层分子的吸引力,当液体表面积越小,受到此种吸引力的分子数目越少,体系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液体表面有自由收缩并使其表面积减少的趋势,并因此而产生了表面张力,所以说分子压强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10.渗透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渗透检测主要探查开口性缺陷,利用因为液体表面张力而产生的毛细管现象来实现对缺陷的渗透,从而达到显示缺陷形状和位置及大小的目的。
11.黑光强度检测仪有哪几种类型?分别简述其作用原理
答:黑光强度检测仪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测量法,另一种是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将黑光直接辐射到离黑光灯一定距离的光敏电池上,从而测得黑光辐射照度值,其单位为μW/cm2.间接测量法是将黑光辐射到一定距离的荧光板上,使其激发出黄绿色荧光,黄绿色荧光再照射到光敏电池上,使照度计指针偏转指示照度值,其单位为勒克斯.荧光板是将无机荧光粉粘附在薄板上,并在表面涂有一层透明的聚酯薄膜而制成,光敏电池前装黄绿色滤光片.
12.简述黑光灯镇流器的结构及作用,为什么黑光灯要尽量减少开关次数?
答:黑光灯镇流器是电感元件,结构与日光灯镇流器一样,由铁心和绕在上面的线圈组成.黑光灯镇流器的作用有三个:①在主辅电极放电和两主极放电的时候,都起着阻止放电电流增加的作用,使放电电流趋于稳定,保护黑光灯不被击穿.②由主辅电极放电转为两主极放电的一瞬间,主辅电极断电,在镇流器上产生一个阻止断电的反电动势,这个反电动势加到电源电压上,使两主极之间的放电电压高于电源电压,有助于黑光灯的点燃.③黑光灯点燃并稳定后,石英内管内的水银蒸汽压力很高,如果在这种状态下断电,镇流器上所产生的反电动势加到电源电压上,会使两主极之间的电压在断电的瞬间远远高于电源电压,这时由于石英内管内的水银蒸汽压力很高,会造成黑光灯处于瞬时击穿状态,减短黑光灯的使用寿命,这第三点是我们所不希望的.由于黑光灯镇流器的第三个作用,黑光灯在稳定状态工作时,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关次数,每断电一次,黑光灯寿命大约缩短三小时.通常每个工作班只开关一次,即黑光灯开启后直到本工作班结束不再使用才关闭.
13.简述A型试块,B型试块和C型试块的主要用途
答:A型试块适用于两种不同的渗透探伤剂在互不污染的情况下进行灵敏度对比试验,也适用于同一种渗透探伤剂在某一不同工序下进行灵敏度对比试验,但由于裂纹尺寸较大,不能用于高灵敏度探伤剂的性能鉴别.B型试块主要用于校验操作方法和工艺系统灵敏度,它通常与塑料复制品或照片对比使用.C型试块用途与A型试块用途相同,但主要用来鉴别各类渗透液性能和确定灵敏度等级,因为C型试块的裂纹宽度和深度都可以控制.
14.简述静电喷涂法的工作原理及优越性
答:静电喷涂装置包括100KV的静电发生器,粉末漏斗柜,高压空气柜,渗透液喷枪和显像剂喷枪五个部分.静电发生器产生静电高压加在受检试件与喷枪喷嘴之间,受检试件接地为阳极,喷枪喷嘴为阴极,喷涂时,渗透液(或显像剂)从喷嘴中喷出,在80-100KV负电压静电场作用下,由于静电吸引而被吸附在受检试件上,此即静电喷涂法的工作原理.其优越性有:①静电喷涂可以在现场操作,受检试件不用移动(特别是对于大型工件更为适合),也不需要渗透液槽和显像粉柜等一系列容器,占地面积大大节约,②由于静电高压场的作用,渗透液(或显像剂)有70%以上都能够滴落在受检试件上,大大减少渗透探伤剂损耗,③由于静电喷涂时,渗透探伤剂能快速而均匀地覆盖在受检试件表面,探伤速度和灵敏度得到相应提高,④所有的渗透探伤剂都是新的,没有循环使用问题,不存在渗透探伤剂的污染问题
15.简述干粉显像剂和溶剂悬浮显像剂的显像原理
答:干式或湿式显像剂的白色粉末颗粒非常细微,其直径达到微米级,可以形成许多直径很小且很不规则的毛细管,缺陷中的渗透液能润湿干式或湿式显像剂中的白色粉末,容易在上述毛细管中上升并在受检表面横向扩展,使缺陷的显示迹痕得以放大,形成肉眼可见的显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