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文科)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右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
因素是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
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
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冻害 B.虫害
C.滑坡 D.洪水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

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

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湿度曲线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气温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

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4.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5-7题。

5.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6.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
下图为南美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9.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D.受高峻地势影响
右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
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
万。

据此完成10-11题。

10.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
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D.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11.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2017年7月10日,马云杭州无人超市火热开业,实现“自动识别、即走即付”购物体验。

它的背后则是集自主感知及学习系统、目标跟踪及分析系统和意图识别及交易系统于一身的IOT(物联网)技术方案。

据此回答12-14题。

12.无人超市相对传统超市的优势是
①提高超市商品质量②降低劳动力成本③降低商品物流成本④改善用户购物体验A.①②B.①③C.③④ D.②④
13.无人生活超市最适宜布局在
A.农村B.工业区 C.住宅区D.商业区
14.下列受无人超市冲击较大的有
①零售实体店②商业地产③劳务市场④公交公司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
(15~64岁)人口数之比。

图3示意1980~
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
趋势。

读图回答15~16题。

1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
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1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
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
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
始运营的年份。

读图,回答17-18问题。

17.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
最小的为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18.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据水利部权威人士披露,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69.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46.52%。

据此回答19-20题。

19.我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由于
①地处东亚季风区②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独有的地貌特征
③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④干旱区面积广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我国山洪灾害尤以暴雨型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为严重,其主要分布区为A.西北内陆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流域
21.我国西南地区交通建设明显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条件恶劣 B.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C.资源贫乏,位置偏僻 D.地形地质极为复杂
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22-23题。

22.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23.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
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

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XX川”。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时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

据此完成24-25题。

24.为趋利辟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A.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25.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
26.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

阅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1)简要分析甲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

(6)
(2)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
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8分)
(3)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乙、丙三地自然带类
型的相同,指出自然带类型及乙、丙所体现的地
地域分异规律。

并简析丙地自然带的原因。

(8分)
27.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示地区东南部城市密集的原因。

(8分)
28.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

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4分)
29.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解决“三农”问题,搞好“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新时期的重要决策之一。

结合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6分)
(1)说明甲图所示地区村落分布特点,并指出地形对村落规模的影响。

(4分)
(2)为落实“新农村建设”,甲图所示地区选择了M村落作为村容村貌建设的试点,试分析选择M村的自然原因。

(4分)
(3)甲图中平原和山区的道路形态及工程造价有何差异?(4分)
(4)与B地区相比,A地区聚落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原因。

(4分)
1-5BABDA 6-10 CDBAC 11-15ADCBD 16-20BBACD 21-25DCBDC
26【1答案】位于地中海沿岸,由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冬季时,西风带南移至此,西风从海洋上带来潮湿的气流,加上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因此气候温和多雨。

而夏季时,副热带高压向北移至此气候区内,气流以下沉为主,不易形成降水,因此气候干燥炎热。

【2答案】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3答案】. 热带雨林带。

纬度地带性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规律)。

该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影响;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常年流经,因此丙地自然带类型与甲、乙两地的相同。

27【答案】临海、地形平坦(为平原)、交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政策支持等。

(每项2分,答出4项即可得8分。


28【答案】(1)商贸发达(商品集散地);就业岗位多(收入高);生活水平高(服务设施完善)。

28【答案】(1)沿道路呈带状分布。

山区村落规模小,平原村落规模大。

(2)地形平坦,利于村落建筑布局;距湖泊近,环境优美。

(3)平原地区道路较平直,造价相对较低;山区道路弯曲,多呈“之”字形,工程造价高于平原地区。

(4)聚落集中分布、规模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