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寒冷张亚凌阅读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失的寒冷张亚凌阅读题及答案
①三十年前,站在宿舍门口,看着萌发出新芽儿的柳枝映在斑斑驳驳的土墙上的影子,我一边感慨着“春天总算来了”,一边告诉自己:在以后所有的冬天,你再也不会有寒冷
的感觉了。

②也正是那一年,十三岁的我,遗失了寒冷。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今天的我才尝试
着触摸那段遗失寒冷的过程。

③那一年,我升入初中,必须在学校住宿。

褥子被子一捆,和一大布袋子红薯、糜面
馍馍、玉米糕绑在一起,母亲帮我拎起来搭在肩上。

背上是褥子被子,胸前是一个大布袋子,后面重前面轻,我都有些把持不住自己的身子。

母亲只是交代了句“不要贪吃好的,
一顿蒸上两个红薯一个糜面馍或玉米糕就行了”,都不曾将我送到家门口,就转身忙自己
的活儿了。

④走一走歇一歇,到了学校,喘了半天气才缓过神来。

宿舍是一面窄窄的空荡荡的窑洞,我们直接在地上铺铺盖。

⑤别人都是先在地上铺一个厚厚的草垫子,上面再铺个毡子毯子什么的,接下来才铺
上褥子,褥子上面还有个布单子,叫“护单”——怕将褥子弄脏了。

我呢,只带了褥子和
被子,压根就没有其它东西铺在地上,褥子显然是不能直接铺在地上的。

于是我就满学校
找来了一些废纸片,铺在地上,才开始铺褥子。

结果是:我的床铺比两边的同学低下来一截,她们都觉得我不应该夹在中间。

于是,我就自觉地挪到了最边上,——门口的墙下。

⑥我的褥子几乎是直接挨着地面,很潮湿,挨地的那面经常是湿漉漉的。

只要有一丁
点太阳的影子,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将褥子抱出去晾晒。

我现在特别喜欢冬天的太阳,甚至
会深情地看上半天,恐怕就源于那个寒冷的冬天我对太阳的感激吧?那时在别人眼里,我
或许是个很可笑的女孩,跑到学校似乎就是为了等太阳出来晒褥子。

⑦冬天天冷,夜又长,起夜的学生就多。

门一拉一合,冷风就直吹过来。

抗击了半天
寒冷好不容易才入睡的我,常常又被寒风刺醒。

为了应对寒冷跟风的袭击,我睡觉不再脱
衣服且蒙住了头。

⑧我从来没有给母亲提及此事,母亲看到我在家里睡觉的样子便有些想不通,曾给父
亲说:“这娃书念的,成呆子了,——炕中间烧得热乎乎的,她咋老蒙着头靠墙根睡?”
⑨现在想来,那种奇怪的反应不会是寒冷留下的恐惧症吧?
⑩是那夜夜寒风吹走了我的寒冷?
记忆里,那年的冬天,下雪的日子经常有。

我也清楚地记得当语文老师看着窗外纷飞
的大雪吟诵“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时,我的泪水悄然滑落。

在我,下雪天是最最难熬的日子,包括雪后的一段时间。

不仅仅是褥子只能无奈地潮
湿下去,更重要的是,我只有脚上一双布鞋,不像别的孩子,还有一双可以换着穿的鞋子
或是能踩雨雪的黄胶鞋。

教室、饭堂、厕所,跑上几趟,布鞋的鞋底就湿了,半天下来,
就湿透了。

我就满教室找别人扔的纸片,厚厚地铺在鞋里。

一两节课下来,又湿透了。


出来扔掉,再找纸片再铺进去,再应付一阵,如此反反复复。

纸片也不是那么好找的,那
时一个本子一毛钱,都是很节省的用。

雪后若有太阳,在别人吃饭时,我就留在教室里。

因为饿是可以忍受的,入骨的冰凉
却是难以抵御的。

等到教室里没人了,我就将凳子搬到外面,将鞋子脱下来,底朝上晒晒。

我则盘腿坐在凳子上,搓揉着冰凉如石块的脚,让它暖和些。

再后来,我有些开窍了:找到塑料袋,撕开,铺在鞋底,再铺上纸,就好多了,也不
用不停地换纸。

有一句话我信,那就是“许多智慧来自于人们对贫穷的应对”。

更多的时候,是等着鞋子自己慢慢变干。

我甚至曾一度固执地认为,是我自己的身体
暖和了脚,脚再暖和着鞋子,直至吸干鞋里里外外所有的“水分”,鞋底才会变干。

还是连续的雪天冻掉了我的寒冷?
每个周三下午有一个半钟头的活动时间,我常常趁机跑回八里外的家里取下半周吃的
东西。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下着大雪。

雪大风猛,我是抄小路往家里赶。

有的地方雪没过了我的膝盖,很熟悉的小路也因大
雪的覆盖变得陌生,以致于我一脚踏下去摔进了雪里面,——我把沟边当成了小路。

从雪
里爬出来,继续往回赶。

我一推开房门,母亲愣住了,一个劲地说:“照一下镜子,看你
成了啥样了,看你成了啥样了……”
父亲就倒了一碗热水让我暖和暖和。

我伸手去接,明明接住了,碗却摔在了地上——
我的手指冻僵了!我走到镜子跟前,眼泪刷地流了下来:被雪弄湿了的头发,再在风的猛
刮下,直直地向上竖着!
母亲拿着梳子赶过来给我收拾头发,才惊叫道“你的头发都结了冰”。

我只说,赶紧
给我装吃的,我不想迟到。

背起装满干粮的布袋子,我又赶往学校。

风还是那么猛,雪更大了。

我也说不清为什么,至今想起那个下午,都会泪流不止,包括此刻。

一个十三岁的小
姑娘,从独自对抗过那场大雪后,她似乎再也没有畏惧过寒冷!接下来的两个冬天,似乎
都一样,冬天再也没有变出什么新花样来折磨这个小姑娘。

是那场大雪不客气地冻掉我那
脆弱的寒冷?
18.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那段遗失寒冷的过程”中的三件事。

6分
19.结合全文,说说你对第①节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分
20.第小节描写母亲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我一推开房门,母亲愣住了,一个劲地说:“照一下镜子,看你成了啥样了,看你成了啥样了……”
母亲拿着梳子赶过来给我收拾头发,才惊叫道“你的头发都结了冰”。

18.1夜里睡觉抗击寒冷跟风的袭击;2连续的大雪天应对鞋子湿透后入骨的冰凉。

3趁活动课冒着大雪跑回八里外的家,冻成雪人。

每点2分
19.严寒的冬天终于结束,夜夜寒风、连续雪天的考验让我不再脆弱,磨炼了我抵御寒冷的坚强品质。

意思要点抓住即可
20.描写母亲运用神态、语言描写2分,既表现出母亲对我受冻的心疼1分,也从侧面烘托了风大雪大天寒,表现了我的坚强。

1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