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5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5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斗智
罗广斌杨益言
刑讯室冰冷的水泥磨石地面上,横躺着一具血肉模糊的躯体。
鲜红的血水,正从那一动也不动的肉体上往水泥地面滴落……
惨白的灯光下,徐鹏飞用烟头指了指地上的肉体:
“看吧!你过去的交通员,厂长成岗!”
啊,成岗?成岗被捕了?
许云峰扑上前去,从血泊中把血肉模糊的成岗紧紧抱在怀里。
一阵心如刀割的绞痛,顿时使他热泪盈眶……他擦去成岗脸上涌流的鲜血,愤然抬起头来,瞪着这群卑劣的野兽。
可是,瞧着徐鹏飞那挑战的神气,他立刻又冷静下来。
他怎能用廉价的感情冲动,来代替斗争?于是他逼视着徐鹏飞,却一言不发。
“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不考虑自己,也要及早救救你的同志的生命!你太冷酷了,为着自己的名誉,不惜断送无数下级的生命。
”
听到这里,许云峰的激怒之情,渐渐转为轻蔑的冷笑。
徐鹏飞愣了一下,突然把手上的烟一丢:“你笑什么?”
“我笑你们……”许云峰紧紧抱住昏厥中的成岗,“我要告诉你:人民革命的胜利,是要千百万人的牺牲去换取的!为了胜利而承担这种牺牲,是我们共产党人最大的骄傲和愉快!”
“啊?”徐鹏飞不由得后退一步。
徐鹏飞突然沉默下来,不知如何应付。
许云峰一点也不犹豫,傲然地宣布:“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除了看见你们无法理解的东西外,什么也得不到!”怀里的成岗似乎动了一下,许云峰立刻低下头,摇了摇正在苏醒的战友。
“成岗……成岗!”
徐鹏飞像在绝望中猛然得计似的,扔掉刚点燃的另一支烟,冲着逐渐苏醒的成岗,猛然问道:“说!谁是你领导?”
“党中央!”成岗突然震耳地喊,“毛主席!”
许云峰把成岗抱得更紧,眼睛流露出炽热的光:“党中央!毛主席!回答得好!”
徐鹏飞打断许云峰,咆哮起来:“说!说你的直接领导!”
“我的领导,你抓不着,永远抓不着!”成岗一只拳头微微挥动着。
“成岗,成岗,你醒醒。
”许云峰呼唤着。
谁的声音,这么熟……像李敬原?不,不是,这声音是……怎么像是老许?成岗挣扎着,猛然睁大眼睛,一个熟悉的面影在眼前闪了一下,但他不敢相信。
他聚集起力量,凝视着,啊,他看见了老许脸上亲切的微笑。
真的是他。
“成岗!看清楚了吗?我是许云峰。
”
“老许!”
一阵泉涌似的泪水,流出成岗的眼眶。
老许也被捕了?不,他不能被捕!宁肯用自己的生命,换取老许的自由。
成岗的双手紧抱着许云峰,一阵激动,又昏过去了。
徐鹏飞多疑的目光,反复观察着面前这场早经安排的“重逢”。
他忽然意识到,成岗的话已经泄漏了秘密。
一认出许云峰,他立刻激动得失去知觉!这就是明证:许云峰可能继续领导着成岗。
“我已经完全掌握了你们的组织关系,而且有实物作证,许先生!”
“实物?”许云峰知道,从成岗那儿能抄到的,只有《挺进报》。
他的愤怒和信心交织在一起,大声说:“《挺进报》是破坏不了的,不出三天,你们看吧!”
“《挺进报》?”徐鹏飞喜出望外。
许云峰对《挺进报》和成岗的关系,知道得这样清楚,除非《挺进报》正是许云峰在领导。
这样看来,判断完全正确。
徐鹏飞感到,这是今晩审讯最大的收获,许云峰正是成岗的上级,《挺进报》的领导人。
徐鹏飞看看许云峰,又看看成岗。
“你说,他是谁领导的?”
“谁领导?”为了掩护党的组织和保护李敬原的安全,许云峰决定不露声色地引导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我是地下党市委委员,工运书记……”
“老许!你?”
刚刚醒来的成岗,突然喊了一声。
许云峰低下头来对成岗解释了一句,“叛徒早已告诉敌人了。
”接着,他对准徐鹏飞狡猾的眼睛,沉着地说下去,“我是《挺进报》的负责人。
”
成岗明白,老许早就不再领导他了。
《挺进报》过去是江姐,现在是李敬原直接领导。
可是为了不让敌人知道更多的秘密,老许有意把敌人的全部注意力引向自己,保护着组织,也保护着同志。
“老许!”成岗热情地呼唤着,把火热的胸膛紧贴着他。
(节选自《红岩》)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愣”“后退”“沉默”等语表明,徐鹏飞审讯许云峰的过程是艰难的,徐鹏飞后来“喜出望外”,以为自己有了重大收获。
B.小说塑造成岗这一人物形象有诸多作用,如推动情节发展;与许云峰对比,突出许云峰的形象;刻画革命者群像;
突出小说主旨;等。
C.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如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通过描写心理活动,细腻地表现了成岗苏醒时意识方面的状况。
D.小说叙述革命者与敌人斗智的一段故事,情节集中,不蔓不枝,凸显了共产主义者的革命精神,唱响了一曲革命英雄的赞歌。
2.小说中画横线的三句话分别蕴含着成岗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小说表现了许云峰这位革命者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卖白菜
莫言
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
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
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
透过朦胧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
母亲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来。
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
我熟悉这棵白菜,就像熟悉自己的一根手指。
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一行的拐角的位置上,它一直长得不旺,我们在浇水施肥时就对它格外照顾。
我曾经背着母亲将一大把化肥撒在它的周围。
后来,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珍贵的欣喜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
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
不时有赶集的人从我们身边超过去。
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
母亲就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终于挨到了集上。
在我们旁边卖青萝卜的是一个高个子老头,母亲让我叫他七姥爷。
听母亲说,是我姥姥村里人,同族同姓。
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
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
母亲回答了她。
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
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
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
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
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找到
卷得更紧的吧。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厌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这是谁?是你的儿子吗?”“是老小,”母亲回答了老太太的问话,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
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大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
”母亲劝说着她。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
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
老太大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
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
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
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没算错吧?”老太大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
”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
”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
我看到七姥爷的尖锐的目光在我的脸上戳了一下,然后就移开了。
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
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
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看到七姥爷的尖锐的目光在我的脸上戳了一下,然后就移开了”,暗示“我”的伎俩被识破了。
B.老太太挑白菜的过程中,“蹲”“翻”“拽”“撇”一连串动作描写说明她是一个挑剔、爱占小便宜的人。
C.老太太撕扯白菜帮子,母亲却没有阻止,说明母亲是一个懦弱的人。
D.前文写我和母亲侍弄白菜,写出对劳动果实的珍爱,更为下文我对老太太的厌恶提供了情感缘由。
2.文中画线两处对母亲的眼睛进行了描写,请你结合这两处描写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3.本文没有具体写“最坏的事情”的发生经过,请推测这一经过,并分析这样省略写的好处。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其本身是一串使用密码学相关联所产生的数据块,
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多次交易有效确认的信息。
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储存带来公开与透明,也让数据直接产生价值;信息的不可篡改、可追溯性带来安全与诚实,也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互信。
区块链被认为是继互联网之后又一大浪潮,将作为基础设施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变革机会。
目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领导讲话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让我国在区块链这个新兴领域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
“最前沿”“制高点”“新优势”,三个词无疑说明中国在区块链竞争领域的目标确定而唯一:就是争夺第一。
(摘编自《<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全文解读》中研网)
材料二:
(资料来源:《清华区块链技术应用白皮书》)
材料三:从融资的情况来看,我国区块链融资项目单项金额较低,较为成熟的、投资价值高的融资项目还有待挖掘。
我国专利全球领先,但缺乏关键技术研究。
我国区块链技术大部分围绕着加密数字货币、钱包、存证溯源等应用
层开展,在关键底层技术研究上落后,因而整体价值不高。
反观美国,虽然技术数量相对落后,但依然是目前区块链最新技术理念和解决方案的主要提出者。
中国亟需在区块链关键技术方面有所突破,进而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更大规模的商业场景中落地。
(摘编自《2019年全球区块链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趋势》前瞻网)
材料四: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建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想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不同行业,相关人员既需要深入理解底层技术,又要懂应用场景的具体业务逻辑。
但是,现在的矛盾在于,懂技术的人不一定懂产业,懂产业的人不一定懂技术。
高端区块链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朱建明介绍,随着区块链上升到国家层面,面对区块链人才的供求不平衡状态,培训教育也将被重视起来。
高校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计算机和信息安全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增设区块链研究方向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在金融、管理等其他专业普及区块链知识,才能各方配合一起完成应用落地。
(摘编自《区块链人才“虚假繁荣”背后》新京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块链本质上是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它的去中心化能使数据公开且透明。
B.区块链中的数据块包含多次交易的确认信息;信息不可篡改,可以追溯。
C.2019年,中美区块链融资市场相对活跃,中国融资数量和金额均高于美国。
D.到2018年,我国区块链行业相关技术专利数量,大幅度领先美国,全球领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块链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基础设施技术革新,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且致力于加快它的发展。
B.我国区块链产业融资单项金额低,说明产业还不成熟,投资价值高的产业项目有待挖掘。
C.我国已在区块链关键技术方面有所突破,而区块链技术还有待在大规模商业场景中推广。
D.高校加强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区块链知识的普及,才可能解决区块链人才匮乏的难题。
3.目前如何能加快我国区块链产业的发展?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继和字周叔,少以荫补
..供奉官,三迁洛苑使。
淳化后继隆多在边任继和常从行友爱尤至每令入奏机事继隆罢兵柄手录唐李勣遗戒授继和曰:“吾门不坠者在尔矣。
”初,继隆之请城镇戎军也,朝廷不果于行。
继和面奏曰:“平凉旧地,旁扼夷落,为中华襟带,城之为便。
”太宗乃许焉。
后复不守。
咸平中,继和又以为言,乃命版筑,以继和知其军,兼原、渭、仪都巡检使。
城毕,建议募贫民及弓箭手,垦田积粟,又屡请益兵,朝议未许。
上曰:“苟缓急,不为济师,则或至失援矣。
”命继和兼泾、原、仪、渭钤辖。
时继迁未弭,命张齐贤、梁颢经略,因访继和边事。
继和上言:“镇戎军为北面捍蔽,又为熟户所依。
诚能常用步骑五千守之,泾、原、渭州苟有缓急,会于此军,并力战守,则贼必不敢过此军。
臣虑议者以调发刍粮扰民为言。
赖圣谟深远,不惑群议,复置此军,一年以来,蕃部咸以安
集,边民无复愁苦。
以此较之,则存废之说,相失万倍矣。
”真宗以其精心戎事,甚嘉之。
戎人伺警巡驰备,一夕,
塞长壕,越古长城抵城下。
继和与都监史重贵出兵御之,贼据险再突城隍
..,列阵接战,重贵中重创,败走之,大获甲
骑。
有诏嘉奖,别出良药、缣帛、牢酒
..以赐。
继和习武艺,好谈方略,颇知书,所至干治。
然性刚忍,御下少恩,部兵终日擐甲,常如寇至,人多怨焉。
真宗屡加勖励,且为覆护之。
时朝廷每诏书约束边事,或有当行极断之语,官吏不详深意,即处大辟。
继和言其事,乃诏:“自今有云重断、极断、处斩、决配之类,悉须裁奏。
”先是,继隆卒,
继和耻以遗奏得官。
久之,迁西上阁门使。
大中祥符元年卒,年四十六。
赠镇国军节度,遣诸王率宗室素服
..赴吊。
(节选自《宋史·李继和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淳化后/继隆多在边任/继和常从行/友爱尤至/每令入奏机事/继隆罢兵/柄手录唐李勣遗戒授继和/
B.淳化后/继隆多在边/任继和常从行/友爱尤至/每令入奏机事/继隆罢兵/柄手录唐李勣遗戒授继和/
C.淳化后/继隆多在边/任继和常从行/友爱尤至/每令入奏机事/继隆罢兵柄/手录唐李勣遗戒授继和/
D.淳化后/继隆多在边任/继和常从行/友爱尤至/每令入奏机事/继隆罢兵柄/手录唐李勣遗戒授继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补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文中指继和因上辈功劳任供奉官。
B.城隍指城墙或护城河,从《过秦论》“因河为池”看,古代就是以天然河流作护城河。
C.牢酒即牢牲和酒,古代用作赏赐慰劳的物品,其中牢作祭祀用时,有太牢少牢之分。
D.素服指白色的冠服,居丧或遭到其他凶事时所穿,表示悲痛的心情和对死者的悼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继和深谋远虑,见识不同一般。
有人以调拨粮草烦扰百姓为理由反对保留镇戎军,继和表示反对,认为镇戎军是北部边境的屏障,军事意义重大。
B.继和精忠报国,很受朝廷重视。
敌人夜里翻越长城进攻,形势危急,继和英勇迎战,得到朝廷嘉奖;他去世后,皇帝派遣诸王去吊唁。
C.继和治军严厉,得到皇帝理解。
继和对待部下缺少恩德,因敌寇经常到来,他命令士兵终日穿着铠甲,士兵对此不满,真宗却勉励他并替他掩盖不足。
D.继和熟悉边务,敢于上书进言。
当时朝廷下诏令严禁发生边境冲突,官吏没有准确理解诏令,随意执行死刑,继和上书反映,使朝廷下诏纠正官吏错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平凉旧地,旁扼夷落,为中华襟带,城之为便。
(2)上曰:“苟缓急,不为济师,则或至失援矣。
”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留赠偃师①主人
许浑②
孤城漏未残,徒侣③拂征鞍。
洛北去游远,淮南归梦阑。
晓灯回壁暗,晴雪卷帘寒。
强尽主人酒,出门行路难。
[注]①偃师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
②许浑,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晚年寓居润州(今江苏丹阳)。
③徒侣:同伴;朋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中的“留赠”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留别”两字表达的意思相同。
B.“孤城”表现了偃师主人的孤独心情,首联第二句表达了同伴对诗人的不舍之情。
C.颔联是虚写,诗人想象此次远游,越行越远,而诗人的归乡之思也越来越强烈。
D.颈联是实写,第一句写室内情景,第二句写室外雪景,以景物衬托诗人的心情。
2.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吾闻之,_____,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_____?(《楚辞·渔父》)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4)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
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
(李商隐《锦瑟》)
(5)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_____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①家庭生活中一定有引发你关注的细节。
请以一次家庭聊天作为背景,刻画聊天场景以及你的心理状态。
150字左右。
②在疫情中奔赴一线有所作为的人,人们称之为“逆行者”。
请写一段抒情文字,向这些“逆行者”致意。
150字左右。
③请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及《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就其中某个片段写一段推荐阅读的文字。
150字左右。
8、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150字。
①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常常凸显人物性格特征。
请你从《呐喊》《边城》《平凡的世界》《红岩》《老人与海》中任意选取一个场景,展开想象,进行细节描写,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风貌。
要求:描述生动形象,符合原著内容。
②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贴春联是过年的习俗之一。
每逢春节,你会选取哪副春联贴在门口?请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要求:a.先在答题卡上写出上联、下联和横批;b.条理清楚,理由充分。
答题格式如下:
③每当国家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护工作者一定冲在最前面,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们于危难之中。
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请写一段抒情文字来赞美他们。
要求:感情真挚,有文采。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近一年来,西方国家中有一名少女爆红。
她在社交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430万粉丝,很多人视她为偶像、环保斗士。
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侃侃而谈,面斥各国领导人。
虽然她今年才16岁,却已经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更被评为“2019年影响世界的100人”。
她就是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
材料二:2019年9月27日,浙江小伙沈钧亮代表“蚂蚁森林”公益项目到联合国总部领取最高环保荣誉奖“地球卫士奖”。
“蚂蚁森林”通过日常绿色出行、在线支付水电费等低碳行动积攒“绿色能量”,以种植真树,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真树,其中超4成能量由95后青年贡献。
以上两个新闻事件在励志中学掀起了热议,有同学为瑞典少女的敢于呐喊钦佩,有的同学则不以为然,认为中国青年默默地为地球种树更有价值。
为此,励志中学团委举办了一次辩论赛,正方是“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反方是“行动比呐喊更重要”。
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词,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并驳斥对方的观点。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立场,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