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拓宽工程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拓宽工程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道路的建设仍然无法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
因此,对道路路面进行拓宽,成了经济发展的必要要求,它也是目前被采用较多的方案,本文分析探讨了道路拓宽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处理措施。
【关键字】道路拓宽注意事项处理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由于先前相当一部分的路网已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一方面要增加新建项目,另一方面要升级改造原有项目。
在升级改造项目中,以公路道路拓宽工程最为常见。
但是,新、老路基之间存在差异,加之两者的相互作用,导致道路病害的发生以及路面整体性能下降,严重影响了行车的安全和舒适。
一、道路拓宽的处理措施
在实际工程中,主要从路基工程,水泥石屑稳定层,人行道、绿化带侧、平石施工这几方面对道路进行拓宽处理。
下面具体阐述道路拓宽的处理措施。
1、路基工程
处理路基主要包括现场清理、路基填方施工以及路基填土三方面的工作。
在施工中,首先要清理道路用地范围内所有人为或非人为障碍物,包括树根、灌木丛、孤石、垃圾、篱笆、结构物等。
同时,应清除地表的砼基础等,可采用挖掘机配油炮凿除。
对于道路施工范围内淤泥的清除,要先用抽水机尽量将水抽干,然后采用挖掘机挖除装运。
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原有排水系统的维护,除先行开挖两侧的排水边沟外,还应在施工前应对原有排水系统进行勘察,以确保原有排水系统的畅顺排水。
为防止对管线造成破坏,应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严格按管线图纸施工,并在管线部位,做好标志,施工人员要熟悉本段管线的位置;第二,与有关管线单位联系、协商,调查管线的走向位置和埋设深度,并取得管线走向图;第三,指定专人精确探测管线部位,并对非管线部位进行普测。
对于路堤的填筑,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也就是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为便于衔接,要在各填筑层面上预留不小于2m宽平台。
此外,在分层填筑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在现填路段接头处预留缓于1∶2的坡度;二是,当原地面不平时,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在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2、水泥石屑稳定层
⑴摊铺
当土路基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摊铺。
其施工要求是:第一,基层施工应在气温达到+8℃以上和非雨天时进行;第二,混合料应在拌好后立即铺筑,其存放时间不应超过3h~4h;第三,摊铺混合料时,应采用摊铺机按要求厚度进行,如果摊铺机在某些路段或部位无法工作,经批准后,可采用人工摊铺;第四,施工时,应注意保护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灰粉污染。
⑵碾压
混合料松铺大致整平后,应立即在全宽范围内使用机械压实。
对于碾压的要求是:首先,宜采用10t~12t的压路机碾压,且碾压次数大于6遍;其次,在碾压速度方面,前两遍采用 1.5~1.7km/h的碾压速度,其他的采用 2.0~2.5km/h 的碾压速度;再次,直线段由两侧向路中碾压,超高段则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最后,若碾压中局部有“弹软”、松散、起皮等现象,应立即停止碾压,并翻松晾干,进行处理后再压,若出现推移则要适量洒水,整平压实。
⑶接缝和养护
施工时应先将前一段施工未端的斜口表面清理干净,再进行下一段的摊铺工作,并将稳定层的纵横施工缝做成斜坡式。
为保持表面湿润,应在稳定层辗压完成后4h进行洒水保养,且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
养生时应注意,只允许施工运输车辆在路上行驶,并且车辆应在该层全宽上均匀分布,同时,行车速度不得超过15km/h,且不能急刹车,一旦发生破坏,应及时进行修整,使之达到设计要求标准。
3、人行道、绿化带侧、平石施工
人行道及绿化带采用C30砼预制侧石,侧石基座采用现浇C20砼。
其中,人行道侧石采用100×15×30cm尺寸,绿化带侧石采用100×45×15cm尺寸。
侧石施工顺序为:挂线——铺上侧石——校验——铺砌基层座浆。
对于侧石铺砌的要求是,预留1cm纵缝,待铺砌完毕后,用M10水泥砂浆灌满压平,必须保证侧石安砌的稳定,做到线直、弯顺、无折角、顶面平整无错牙,勾缝饱满严密、整洁坚实。
如果道路纵坡小于3%,侧石间接口用M10水泥砂浆勾缝,要求缝深0.5cm,缝宽1cm。
平石宜采用100×25×12cm预制块。
安装平石前先挂线,然后在下层浇注8cm 厚的现浇C30砼,再铺筑平石,当道路纵坡小于3%时,平石面按锯齿式边沟布置。
此外,在雨水口处,要求侧、平石的施工与雨水口的施工相配合,以保证安砌牢固、位置准确。
二、道路拓宽工程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有着自身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不足,例如,大多数地基处理方法都会对老路基产生较大的扰动和影响。
如果在地基处理时采用复合地基,则可以通过竖向增强体来提高拓宽路基部分地基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从而减小施工过程中对老路基地基的影响,因此,在路基拓宽工程中可采用这种地基处理方法。
2、路基加筋
在路基加筋的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对不协调变形的减小幅度进行定量分析;其次,应选择延伸率小、易于施工、抗拉强度高、价格较低的土工合成材料作为加筋材料;再次,尽可能增长加筋材料的被动抗力区,要求老路基边坡开挖台阶,新路基填筑、压实到相应标高时,再平整铺设加筋材料;最后,在保证原地面铺设一层的前提下,尽可能每一台阶铺设一层。
3、新老路基结合面的处治
如果在施工时台阶面深入到老路路面的中心,也就是说有可能要挖除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老路面,也就大大增加了土石方的工程量。
因此,应在老路基边坡上开挖台阶,从而放缓横坡,达到减小滑动力、改善拓宽路基的稳定性的目的。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有利于新路基的压实,增加结合部位的强度。
4、支挡结构
拓宽路基时应设置支挡结构的情况有:第一,当拓宽路基放坡困难,土石方量较大时,为收缩边坡,应设置支挡结构;第二,当拓宽路基的稳定性不满足要求,需要设置支挡结构以提高其稳定性;第三,如果拓宽路基的高度较大,导致自然放坡所产生的不协调变形过大,为减小不协调变形,也需要设置支挡结构。
5、拓宽路基填料及压实度控制
在路基拓宽工程中,新路基的填料及压实度十分重要,因为它不仅影响自身的压缩变形,还影响新老路基的模量比,最终会影响结合部路面结构的力学效应。
试验表明,新、老路基模量比小于1.0时,路表变形和基层层底的弯拉应力都会随着模量比的增大而减小,新、老路基模量比超过1.0后,减小速率有明显的降低。
因此,提高新、老路基的模量比可以改善路面结构的受力状态。
但是,也不能一味提高新、老路基的模量比,因为过分提高拓宽路基的模量会提高处治成本,却不能明显改善路面结构的受力状态。
三、结束语
总之,在城市道路拓宽改造施工中,应严格掌握好规范尺寸,并结合改造的
实际情况,确保建设质量,从而使项目既能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又能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