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叙事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叙事视角
在初一语文的学习中,我们逐渐走进文学的广阔天地,其中一个重
要的方面就是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就像是我们观
察故事的眼睛,它决定了我们能看到什么、怎么看,从而影响着我们
对整个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让我们先来聊聊什么是叙事视角。
简单来说,叙事视角就是作者讲
述故事的角度。
它可以是第一人称,也就是故事中的“我”来讲述;也
可以是第三人称,像是一个站在故事之外的旁观者来描述。
这两种常
见的叙事视角各有特点。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能让我们迅速地代入角色,感同身受。
比如说在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以自己童年的视角,讲
述了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种种经历。
我们仿佛跟着那个小小的“我”
一起在百草园里玩耍,捉蟋蟀、拔何首乌,感受那份天真无邪的快乐;又一起在三味书屋里听先生念书,对那些枯燥的功课感到无奈。
因为
是“我”在讲述,所以我们能直接了解到主人公的内心想法和情感变化,这种亲近感让故事更加真实动人。
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则更加客观全面。
就像在《骆驼祥子》里,老
舍先生以旁观者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祥子的一生。
我们能看到祥子
的奋斗、挣扎以及最终的堕落,同时也能看到周围社会环境对他的影响。
这种视角让我们对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有更清晰的认识,能够更
全面地分析人物和情节。
除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叙事视角——第二
人称。
虽然在文学作品中相对较少,但也有其独特的魅力。
它仿佛是
作者在与读者直接对话,让读者有一种被卷入故事的感觉。
不同的叙事视角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往往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效果。
比如,一些悬疑小说可能会采用多重视角来叙事,一会儿从主人公的
角度展开,一会儿又切换到旁观者或者反派的视角,这样能够增加故
事的悬念和紧张感,让读者始终保持着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再比如,一些历史小说可能会选择以一个小人物的第一人称视角来
讲述大时代的变迁。
通过这个小人物的眼睛,我们能看到那些宏大历
史事件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
对于我们初一的同学来说,了解这些叙事视角有什么用呢?首先,
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当我们知道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
讲故事的,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变化以及故事的
主题思想。
其次,它能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阅读时,我们能够更加
敏锐地捕捉到作者的意图和技巧,从而更好地欣赏作品的魅力;在写
作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选择合适的叙事视角,让我们的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那么,我们要如何去分析和判断一部作品的叙事视角呢?这需要我
们仔细阅读文本,关注作者所使用的人称代词以及描述的角度。
如果
文中经常出现“我”“我们”这样的词汇,那很可能是第一人称视角;如果
是“他”“她”“他们”,那大概率是第三人称视角。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作者对故事的讲述方式,是深入人物内心,还是从外部客观描述。
总之,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叙事视角是初一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走进文学的世界,领略其中的丰富多彩和无穷魅力。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能够多留意叙事视角的运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