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 动量和动量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拾躲市安息阳光实验学校课后限时集训18
动量和动量定理
建议用时:45分钟
1.关于冲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
B.作用在静止的物体上的力的冲量一定为零
C.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冲量越大
D.冲量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A [力作用一段时间便有了冲量,而力作用一段时间后,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物体的动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说冲量使物体的动量发生了变化,A正确;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经历一段时间,这个力便有了冲量I=Ft,与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无关,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是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共同产生的效果,B错误;物体所受冲量I=Ft与物体动量的大小p=mv无关,C错误;冲量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无关,D错误。

]
2.在一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轻质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紧靠着一物体A,已知物体A的质量m=4 kg,如图所示。

现用一水平力F 作用在物体A上,并向左压缩弹簧,力F做功50 J后(弹簧仍处在弹性限度内),突然撤去力F,物体A从静止开始运动。

则当撤去力F后,弹簧弹力对物体A 的冲量大小为( )
A.20 N·s B.50 N·s
C.25 N·s D.40 N·s
A [根据题意知,撤去力F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E p=50 J,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 p=
1
2
mv2,解得物体A离开弹簧的速度为v=5 m/s,根据动量定理得I=mv-0=4×5 N·s=20 N·s,A正确,B、C、D错误。

]
3.(多选)(2019·湖南衡阳八中二模)质量为2 kg的物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块的动能E k与其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1 m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2 m/s
B.x=3 m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25 m/s2
C.在前2 m的运动过程中物块所经历的时间为2 s
D.在前4 m的运动过程中拉力对物块做的功为25 J
BCD [根据图象知,x=1 m时,物块的动能为2 J,由
1
2
mv2=2 J,解得v = 2 m/s,故A错误;对x=2 m到x=4 m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有F合2Δx =ΔE k,解得F合2=2.5 N,则物块的加速度a=
F合2
m

2.5
2
m/s2=1.25 m/s2,故
B 正确;对前2 m 的运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F 合1Δx ′=ΔE ′k ,解得F 合1=2 N ,则物块的加速度a ′=F 合1m =22
m/s 2=1 m/s 2
,末速度v ′=
2E k
m

8
2
m/s =2 m/s ,根据v ′=a ′t 得t =2 s ,故C 正确;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W F
-μmgx =ΔE ″ k ,解得W F =25 J ,故D 正确。

]
4.(2019·玉溪一中月考)如图所示,ad 、bd 、cd 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
滑细杆,a 、b 、c 、d 位于同一圆周上,a 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 点为最低点。

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完全相同的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 、b 、
c 点无初速度释放,下列关于它们下滑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力对各环的冲量中a 的最大
B .弹力对各环的冲量中c 的最大
C .合力对各环的冲量大小相等
D .各环的动能增量相等
B [设任一细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环运动的时间为t ,圆周的直径
为D 。

则环的加速度大小为a =g cos α。

由位移公式得D cos α=12at 2=12gt 2
cos
α,得到t =
2D
g
,所以三个环的运动时间相同,由于三个环的重力相等,运
动时间相同,由公式I =Ft 分析可知,重力对各环的冲量相等,A 错误;弹力
F N =mg sin α,则c 环受到的弹力最大,三个环的运动时间相等,则弹力对c
环的冲量最大,B 正确;a 环的加速度最大,受到的合力最大,则合力对a 环的
冲量最大,C 错误;重力对a 环做功最多,其动能的增量最大,D 错误。

]
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大小确定的水平外力F 作用下,以速度
v 沿水平面匀速运动,当物体运动到A 点时撤去外力F ,物体由A 点继续向前滑
行的过程中经过B 点,则物体由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v 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大,摩擦力做功越多
B .v 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大,摩擦力做功与v 的大小无关
C .v 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小,摩擦力做功越少
D .v 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小,摩擦力做功与v 的大小无关
D [由题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 =F ,且为恒力,由A 到B 的过程中,v
越大,所用时间越短,I f =Ft 越小;因为W f =F ·AB ,故W f 与v 无关。

选项D
正确。

]
6.(2019·云南曲靖一中二模)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

若一个50 g
的鸡蛋从高空下落撞在地面上,与地面碰撞时间为2 ms ,同时对地面产生的冲
击力为103 N ,鸡蛋落地时的速度约为( )
A .0.4 m/s
B .4 m/s
C .40 m/s
D .400 m/s
B [设向上为正方向,则鸡蛋与地面碰撞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得(F -mg )t
=0-(-mv ),解得v =F -mg t m =103-0.5×2×10
-3
0.05
m/s =4.1 m/s ,
选项B 正确。

]
7.(多选)质量为m 的物体以初速度v 0开始做平抛运动,经过时间t ,下降的高度为h ,速度变为v ,在这段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 )
A .m (v -v 0)
B .mgt
C .m v 2
-v 2
D .m 2gh
BCD [由动量定理可得,物体在时间t 内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mgt ,B 正确;
物体在平抛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量Δv 沿竖直方向,其大小Δv =v 2
-v 2
0,由机械能守恒定理可得:12mv 20+mgh =12mv 2,所以v 2-v 2
0=2gh ,故物体动量变化
量Δp =m Δv =m v 2
-v 2
0=m 2gh ,选项C 、D 均正确,只有选项A 错误。

]
8.一辆轿车强行超车时,与另一辆迎面驶来的轿车相撞,两车相撞后,两车车身因相互挤压,皆缩短了0.5 m ,据测算两车相撞前速率约为30 m/s ,则:
(1)试求车祸中车内质量约60 kg 的人受到的平均冲力是多大?
(2)若此人系有安全带,安全带在车祸过程中与人体的作用时间是1 s ,求这时人体受到的平均冲力为多大?
[解析] (1)两车相撞时认为人与车一起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位移为
0.5 m 。

设运动的时间为t ,根据x =v 02t 得,t =2x v 0=1
30
s 。

根据动量定理Ft =Δp =mv 0得,F =mv 0t =60×301
30
N =5.4×104
N 。

(2)若人系有安全带时,F ′=
mv 0t ′=60×301
N =1.8×103 N 。

[答案] (1)5.4×104
N (2)1.8×103
N
9.一位质量为m 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跳起,经Δt 时间,身体伸直并
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 。

在此过程中 ( )
A .地面对他的平均作用力为mg +mv Δ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12mv 2
B .地面对他的平均作用力为mg +mv
Δ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C .地面对他的平均作用力为mv Δ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12mv 2
D .地面对他的平均作用力为mv
Δ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B [人的速度原来为零,起跳后变为v ,则由动量定理可得I -mg Δt =Δ(mv )=mv ,故地面对人的冲量为mv +mg Δt ;则地面对人的平均作用力F =
I
Δt
=mg +mv
Δt
,人在跳起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竖直向上,在跳起过程中,在支持
力方向上没有位移,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不做功,故B 项正确,A 、C 、D 三项错误。

]
10.(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我国航天事业持续飞速发展,1月,“嫦娥四号”飞船在太阳系最大的撞击坑内靠近月球南极的地点着陆月球背面。

假设有一种宇宙飞船利用离子喷气发动机加速起飞。

发动机加速电压为U ,喷出二价氧离子,离子束电流为I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基本电荷为e ,原子质量单位为m 0,飞船质量为M )( )
A .喷出的每个氧离子的动量p =2eU
B .飞船所受到的推力为F =4I m 0U
e
C .飞船的加速度为a =
4I
m 0
MU e
D .推力做功的功率为2MeU
B [对于每个氧离子,根据动能定理得qU =12
mv 2
,动量为p =2qmU ,其中
q =2e ,m =16m 0,故p =8em 0U ,故A 错误;设在Δt 时间内喷出N 个氧离子,
飞船受到的推力为F =N Δp Δt =N 2qmU Δt =
Nq
Δt
2mU
q ,其中Nq
Δt
=I ,q =2e ,m =16m 0,所以F =4I
m 0U e ,a =4I M m 0U
e
,故B 正确,C 错误;功率的单位是J·s -1
,而2MeU 的单位是kg·J,故D 错误。

]
1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
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 的作用。

力F 可按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 与mg 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已知此物体在t =0时速度为零,若用v 1、v 2、v 3、v 4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 s 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度中最大的是( )
A B C D
C [根据动量定理分别研究四种情况下物体的速率。

取t 0=1 s ,A 图中:
mg sin 30°·3t 0+F ·2t 0-Ft 0=mv 1,得v 1=20 m/s ;B 图中:mg sin 30°·3t 0
-Ft 0+Ft 0=mv 2,得v 2=15 m/s ;C 图中:mg sin 30°·3t 0+F ·2t 0=mv 3,得
v 3=25 m/s ;D 图中:mg sin 30°·3t 0+F ·2t 0-F ′t 0=mv 4,得v 4=15 m/s 。

故选项C 正确。

]
12.如图所示,由喷泉中喷出的水柱,把一个质量为M 的垃圾桶倒顶在空中,水以速率v 0、恒定的质量增率(即单位时间喷出的质量)Δm
Δt 从地下射向空中。


垃圾桶可停留的最大高度。

(设水柱喷到桶底后以相同的速率反弹)
[解析] 设垃圾桶可停留的最大高度为h ,并设水柱到达h 高处的速度为v t ,则
v 2t -v 2
0=-2gh
得v 2t =v 2
0-2gh
由动量定理得,在极短时间Δt 内,水受到的冲量为
F Δt =2⎝ ⎛⎭
⎪⎫Δm Δt ·Δt v t
解得F =2Δm Δt ·v t =2Δm Δt v 2
0-2gh
据题意有F =Mg
联立解得h =v 20
2g -M 2g 8⎝ ⎛⎭⎪⎫Δt Δm 2。

[答案] v 20
2g -M 2g 8⎝ ⎛⎭
⎪⎫Δt Δm 2
13.如图所示,质量m A 为4.0 kg 的木板A 放在水平面C 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4,木板右端放着质量m B 为1.0 kg 的小物块B (视为质点),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木板突然受到水平向右的12 N·s 的瞬时冲量I 作用开始运动,当小物块滑离木板时,木板的动能E k A 为8.0 J ,小物块的动能
E k B 为0.50 J ,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求:
(1)瞬时冲量作用结束时木板的速度v 0的大小;
(2)木板的长度L 。

[解析] 木板受到瞬时冲量作用后获得初动量,此后A 、B 相对运动,B 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A 在B 的反作用力及C 的摩擦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最终B 从A 上掉下来。

(1)设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有I =m A v 0 代入数据解得v 0=3.0 m/s 。

(2)设A 对B 、B 对A 、C 对A 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 AB 、F BA 和F CA ,其
中F CA =μ(m A +m B )g =12 N ,B 在A 上滑行的时间为t ,B 离开A 时A 和B 的速度分别为v A 和v B ,由动量定理得
-(F BA +F CA )t =m A v A -m A v 0
F AB t =m B v B
其中F AB =F BA ,E k A =12m A v 2A =8.0 J ,E k B =12
m B v 2
B =0.50 J
设A 、B 相对于C 的位移大小分别为x A 和x B ,由动能定理得-(F BA +F CA )x A
=12m A v 2A -12
m A v 2
0 F AB x B =E k B
木板A 的长度L =x A -x B 代入数据解得L =0.50 m 。

[答案] (1)3.0 m/s (2)0.50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