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
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我国教育改革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而高中作为义务教育的衔接,其学科内容相较于初中时期进一步深化。
而政治作为一门高中时期的主要科目,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下,焕发了新的活力,这也为广大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全新的教学理念,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适应全新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政治学科的教书育人价值。
文章就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开展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政治;问题;对策
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高中政治课程注重学生内在修养的提升,通过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塑造良好的心理及品格,同时增强学生对全党指导思想的理解与认知。
而在传统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对课堂知识的讲解,增强学生对所讲解知识的理解,其取得的课堂实效谨小慎微。
新课标理念的广泛实施,无疑是向当代的教学工作发起一项重大的挑战,而当代学生只有兼顾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才能够成长为现代社会合格的“接班人”。
1.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应试教育“霸占”教学课堂是数十年间,我国初高中的教学课堂上侧重于课堂知识的讲解,而教师的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过于注重学生的课业成绩,将成绩视为评估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砝码”。
虽然阶段测验能够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准确的评估,但其涉及的分析、深度理解题目相对较少,这也让整个高中政治课堂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形式,虽然学生充分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其实践能力仍然处于“弱势”[1]。
政治课程作为一门关乎国家时事政治的课程,蕴含了诸多与国际形势相关内容,对学生的帮助较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
用。
为此,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如果只侧重于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注重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
1.2缺乏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相关的教学内容
新课标的新形势下,高中政治教师不仅要注重对教材内容知识的渗透,还要
将目光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并在此基
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内容,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纵观高中政治课堂
教学现状,教师将全部精力放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旨在让学生汲取更多的课堂
知识,却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置于“边缘地带”,虽然教师为了强化学生
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会就某个知识点开展课堂讨论,但无法为学生的自
主探究预留更多的时间,只是一味地按照教材内容的设定,将课后时间作为学生
自主探究的时间,整个课堂弥漫了“唯分数论”的传统思想,整个探究过程一笔
带过,这也导致了众多的学生失去了对于高中政治课堂知识的自主学习兴趣,课
堂效果差强人意。
1.3课堂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高中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特殊时期,因为学习节奏不断加快,所以教师在开
展课堂教学时,往往是将精力全部放在教材、教辅资料中,所以其课堂教学资源
以教材为主。
但实际上,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资源远不止教材,还有多媒体、时
事新闻等,但教师只是将目光聚焦于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并未充分利用到其他的
教学资源,这也导致其教学效果的局限性。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有所收获,教师在课堂教学资源上下足功夫,吸引更多学生的积极参与[2]。
1.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
1.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课堂作为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的主营地,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
充分利用好有限的45分钟课堂时间,才能够给予学生无限的收获。
而在新课改
的新形势下,教师要摒弃传统“成绩至上”的理念,不再将提升学生学科成绩为
主要目标,而是要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共同发展的目标[3]。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积极认识当下社会背景与学生能力培养之
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紧跟时代发展的节奏,更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并加强对自
身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学模式的优化发展。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课时,
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二十大会议中习总书记的讲话,并带领阅读《人民日报》的文章,引导学生自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答了什么时代课题?同时为学生播放二十大会议精神及实施的各项重大决策,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的
全党的指导思想历经怎样的华丽蜕变。
2.2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标中指出了广大教学工作者要兼顾对学生学科知识教育与学科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提升课堂实效,增强其综合素质。
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注重
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汲取,同时也要增强其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促使其课堂知
识内容的均衡发展,并被赋予时代的特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促进其课堂教
学效率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课时,在学习“更好地发挥政
府作用”一章时,为了强化学生对于本章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教师可设定这样的
教学情境,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经济体制的比较,让学生对二者的差距形
成清晰的认识。
为了强化学习实效,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并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其说出国内外近几十年经济体制的变化特点,并说出国
内外不同的经济现象,这种趣味性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对于教材内容进行清晰的
认知,并开展进一步的思考,帮助学生理清本章知识的脉络,并充分掌握重点内容,以增强课堂实效。
2.3充分利用课堂资源
为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教师要不断地挖掘课堂资源,并充分实现多媒体设
备与教材的有机结合,整体形成“以教材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资源,加强
对二者资源的相互匹配,以增强课堂实效。
在备课期间,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
源,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时,在网络资源的补充下,深
入理解教材内容,并对教材内容进行理性思考,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
与此同时,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要自主开发教学课程,并增设教学资源,
在学习党的指导思想一章内容时,融入国内外时事政治新闻内容,并将其作为补充,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深入理解时事政治内容,并在不断分析的过程中,提升其思维能力与自主分析能力,赋予教学内容生动性、趣味性。
结论:综上所述,高中政治作为一门紧贴时事政治的学科,对于学生今后发
展的影响重大。
而就当下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存在问题,广大教师要不断致力对
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探索,不断地推陈出新,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奠定良好的物质
基础。
文章首先分析了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重
理论,轻实践、缺乏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相关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堂资源未得
到充分利用三个问题,最后基于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
[1]张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多媒体与
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03):221-222.
[2]董利杰,常炳乐.探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7):184-185.
[3]马正华.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学课程辅
导(教师通讯),2019(2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