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第14课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语文第14课笔记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目标:
了解《荷塘月色》的背景和作者朱自清的生平事迹。

理解《荷塘月色》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课文解析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一篇经典散文,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文章以清新淡雅的笔触,细腻入微的描绘,展现了荷塘月色的美妙景象。

背景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陷入了黑暗。

这个作品反映了作者苦闷彷徨的心情,也寄托了希望与幻灭的感情。

课文内容
文章以“颇不宁静”的心情为基调,描述了作者独自漫步在幽僻的荷叶塘边,欣赏着荷香月色,感到一种超脱的宁静之感。

文章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荷塘月色的美妙景象。

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三、知识点梳理
生字词:注音并解释下列生字词:倩影、峭楞楞、煤屑、藻荇、酣眠、梵婀玲、惆怅、脉脉。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运用。

情感表达: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写作技巧:细腻入微的描绘、情景交融等写作技巧在文章中的运用。

四、学习建议
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课后可以阅读一些相关的文学作品或评论文章,加深对《荷塘月色》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知识点和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荷塘月色的美妙景象和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解、讨论、归纳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也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