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工作应做到的“四句话、八个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工作应做到的“四句话、八个有”
干工作应做到的“四句话、八个有”
一、有头脑、有眼光
人是万物之灵,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显著特点是有意识、会思维、能说话、有文字。

所以,人也成了世界的主宰。

一个人要想成功,不仅要勤于读书,更要勤于思考。

不论是人生还是事业,所有的成败都源于你的思维,即你的思想。

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不被淘汰,就要有头脑,有眼光。

脑子越用越灵,眼光越看越明。

平常人们在评论人时,往往会说某某脑子灵光,办事有眼光,或者说这人没脑子、没眼光。

因此有没有脑子,有没有眼光成了评价一个人的很重要的标准。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社会,我们必须有头脑,有眼光,不然我们就会无所适从,难以生存和发展。

机遇时刻为有准备的头脑准备着,有头脑的人就有更多的机会把握先机,抓住机遇。

聪明的人做事,先观察土地,然后决定使用什么工具;先观察民情,然后决定事业目标;先综合大家的意见,然后制定具体措施。

就当前而言,就是要认清形势,看到困难,寻找对策,
谋求发展。

那么我们怎样去做呢?一是思想敏锐,接受新的事物快。

即对国际国内的形势、党和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新发生的事物,以及新的理论和观念,能够敏感到,及时学习理解,作出我们的反映,拿出我们的对策和办法,从中接受新的有用的东西,抵制那些负面的东西,从而引发新的思考,把握好事物发展的走势,争取主动,快速前行。

二是善于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快。

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感知事物的水平相差不大,就是因为一些细微的差距,才有了彼此的高低。

所以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反映了一个人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

头脑聪明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敏感,反映快速,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主动应对,积极地去解决。

三是着眼长远,适应发展变化快。

世界每天都在变,人也在不断地变。

因此,我们的思想、方法都应该随之跟着变。

做到知变、适变和善变,以不变应万变。

特别是在遇到困难和危机的时候,要遇变不惊,沉着冷静,放眼未来,开创新局面。

二、有思路、有办法
眼光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办法解决问题。

思路的一变天地宽,思路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

古人也讲,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域。

不谋远虑,必有近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思维的高度和深度,决定着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有利于办法的形成和成熟,更符合实际。

一个人没有开阔的思路,就是有再多的好机遇又有何用?就如同已经躺在了失败的病床上。

现实工作中,有的领导机关下来检查考核,不仅要看你工作干得怎么样,解决了哪些问题,更要看你的思路怎么样,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的。

由此可见,思路和办法对于一个干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思路和办法从哪儿来呢?我看主要来源于勤奋
刻苦的学习思考;来源于艰苦扎实的实践锻炼;来源于群众的聪明智慧;来源于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这里都有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不断研究探索和提高的过程。

作为我们基层来说,当前的思路是什么,那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增强成就感、努力保持先进位次,再创新的业绩。

具体讲就是“三个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注重“抓管理、强基础、创特色、求发展、争先进”;以突出的成绩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思路解决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指导思想问题,办法则是促成我们实现思路的途径和手段。

思路对、办法好,干起工作来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是事倍功半。

因此,作为干部要特别重视思路的谋划,重视对策和办法的研究,使我们的思路更加符合规律、符合实际,办法更灵活多样,更有益于达成目的。

三、有行动、有效果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列宁曾经说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语言。

行动是最好的语言。

邓小平同志也早就告诫我们,群众不是看你说得怎么样,而是要看你做得怎么样。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老子和孔子都强调要行“不言之教”,用行动去影响大家。

这些无一不强调了行动的重要。

优良的作风集中起来就是一个“干”字。

小平同志还说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干”有几层含义,第一“要干”,要当挖山不止的愚公,不要当指手划脚的智叟。

第二“要自己干”,不能做“甩手掌柜”,潇潇洒洒当“二传手”,要亲自抓,亲手干,而且要一抓到底。

不能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

第三“要率先干”,要身先士卒,做好表率。

第四“要早干”,有只争朝夕的作风,不要拖拖拉拉。

第五“要高标准地干”,精益求精,要干就干出水平,不要马马虎虎、流于一般。

第六“要齐心协力地干”,继承和发扬我们“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好传统,团结干事。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具体体现。

如果说理思路、想办法的过程是务虚的,是形而上的过程,那么,付诸行动的过程就是务实的,形而下的过程。

再好的思路和办法只有到实践中应用和检验,才能起作用。

否则,只能是一种摆设,是镜中花、画中景,好看不管用。

所以,我们一旦
有了好的思路和办法,就要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使之促进工作,提高效率。

首先要做到立说立行,不拖泥带水,不犹豫不决,更不能搞光说不练的空把式;其次要三思而后行,慎重稳妥地付诸实施,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完善,不一条道走到底,一根筋扭不转,甚至不撞南墙不回头;三是行之有效,注重行动的实际效果,敢于承担责任,不把问题推给别人,勇于自己解决问题,把效果作为最终的尺度。

四是行动中注意不能鲁莽从事,要讲科学,讲方法,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要处理好过程与效果的关系。

过程是达成某种目的,取得良好效果的途径,效果是过程的目的所在。

没有一定的过程就没有一定的效果。

过程必须是有效的过程,效果必须在过程中得以实现。

既要重视过程,更要重视效果,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不能偏废,重视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

四、有压力、有进步
铁人王进喜说过:“井无压力不喷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压力才有进步。

一个人有压力是有事业心、责任心的表现。

那么我们的压力来自哪些方面呢?可以说压力是来自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一是我们的岗位和职业要求我们要把工作干好,完成不好任务有压力;二是领导机关要求我们要胜任工作,创造新的业绩,不出成绩有压力;三是群众信任我们,把你推上了这个位置,干不出象样的事情,让群众得到实惠有压力;四是客观存在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需要我们去协调解决,弄不好影响社会稳定及对你的评价,能没有压力嘛;五是自身的能力素质与形势任务有许多差距,短时间内又难以有大的提高,自我压力也自然存在。

因此,我们要认真做事,老实做人。

能力差一点不要紧,勤奋干事亦能作些弥补。

千万不能是既没有什么本事,又在那里当混混。

只要我们有“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的精神,就能把工作做好,干出一番成绩来。

比如,同样是工作,条件也大体相当,为什么别人能干好,而我们就干得不怎么样;有的单位和个人相继获得省部级、市区级先进,争得了荣誉,而的单位和个人好几年没有获得先进,差距一看便知。

这里就有一个能力和责任问题,就有一个压力和动力问题。

只要我们有压力,又有办法,能下苦工夫,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

一分辛苦一分劳嘛。

有了成绩,进步问题你不考虑,组织上也会考虑的。

相信扎实干活的人,有能力的人终究是不会吃亏的,关键就看你怎么干、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啦。

《圣经》上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去追求吧,这样做了将有所收获;去探索吧,这样做了将有所发现。

凡追求者得,凡探索者获。

”让我们努力去追求吧,认真去探索吧,在拼搏奋进中进步吧!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