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宁的据理力争:
这些人怎么啦,怎么能够抓住书本上的只 言片语而忘掉现实呢?现实告诉我们,国 家资本主义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进步。如果 我们在短期内能够在俄国实现国家资本主 义,那是一个胜利。——列宁
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坚持 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1924年1月,列宁病世,苏联进 入斯大林执政时期。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初期探索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道 路 的 初 期 探 索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道 路 的 初 期 探 索
兖矿二中 杨建斌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的初期探索
十月革命 胜利 苏维埃社会主义 共和国联盟成立 1922.12.30 苏联第一部 宪法通过 1924.1
1917.11
5、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认为,“市场关 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 素”“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 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 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你是否赞同布哈 林的观点?结合俄国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社 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论证。 赞同。布哈林的观点正确反映了俄国的实际情 况。例证(略)
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⑴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 俄国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 下了坚实基础。 ⑵ 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
⑶ 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三、路漫漫其修远兮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难曲折
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流言蜚语: 理想主义诗人说:看!莫斯科受寒忍饥, 俄共高层人物说:新经济政策是富农政 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高呼:抗议向资本 从前整洁美丽,而现在买卖投机。 策,如果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革命的 主义过渡! 官僚主义邪恶,那这条新路线就是资本 主义邪恶。
历史情境三: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 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 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 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 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 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 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 ——新经济政策
背景:
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帝义 的包围封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已不适应新形势。 实施: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 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工业 国有化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实行配给制 新经济政策
专题概述


本专题主要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 设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它大致 经历了一下三个阶段: 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十月革命 1917 年11月(俄历十月)
巩固政权、向社会 主义过渡
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苏维埃俄 国,简称苏俄。
4、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使苏俄恢复了被 战争破坏的经济,罗斯福新政使美国 渡过了经济危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经济迅速崛 起,纵观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这三次大 调整,判断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是什 么? 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是否符合国 情,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 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利益。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单一公有制、计划 经济、行政管理
工业 推行工业国有化,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 商品 流通 分配
取消自由贸易 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实物配给制,劳动义务制 平均主义
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 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历史情境一、1919~1920年,苏俄人民 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粉碎了国内外 敌对势力发动的三次大规模武装干涉,取 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 历史情境二、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 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 木材却属于你们。”
一、危难时刻显身手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狠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 牺牲。
——杰米扬· 别德内依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国内反革命势力的反扑; 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
固定的粮食税 新的农业政策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新的经济体制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 新的管理手段 自由贸易 适应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新的分配方式
主要“新”在: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 “新”在哪里? 本主义, 发展商品生产。
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情境材料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 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 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 拄着拐杖走动了!” ——《大国崛起》 情境材料2、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联盟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各苏维 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 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 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联盟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积极影响: 它适应战时需要,最大限度
地调动了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 为保卫苏维埃国家政权创造了必要的 物质前提。 消极影响: 使农民负担过重,挫伤 了农民的积极性;而且不符合客观价 值规律,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 影响,最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经济和 政治危机;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正确途径。
思考苏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表现?俄共又采取什么对策?
2.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 性质,这是因为 A.农民欢迎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 收集制 B.国家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 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 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
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 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 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 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到1928年,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 消,取而代之的是高度集中的计 划经济模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探索还在曲折中继续……
学以致用
1.列宁指出,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 收制的问题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关系到 A.使农民获得彻底解放 B.巩固工农联盟 C.避免农民倒向资产阶级方面 D.小农的经济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